趣谈中国“酒文化”
来源:作者:关东人时间:2014-02-17热度:0次
中国是一个饮食大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尤其酒文化,历经数千载而不衰。
中国早在殷商时代以前就懂得了造酒方法,后来更出现了许多关于酒的著作,如《酒谱》、《酒经》、《酒史》、《酒乘》等等,详细地叙述酒的缘起和历史典故。清代扬州人石成金出版的《酒中趣》,是从饮酒的趣味作了仔细的解说:一、酒趣在于娱乐,即一心享受饮酒的欢娱。二、酒趣在于放虚。三、酒趣在于缓酌,指缓缓含咀杯中佳味。四、酒趣在于微醉。宋代邵雍诗曾说:“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就是这种境界。五、酒趣在于昼饮,石成金认为夜晚饮酒,酒毒停于胸腹,容易引起疾病,故他主张白天饮酒。六、酒趣在于易致,意思是酒须常备,兴到即饮。七、酒趣在于颠狂,饮酒至半酣,颠狂自得。八、酒趣在于真率,追求自然随意,反对娇柔造作。九、酒趣在于小集,三、四知己,饮酒赏月,最是自在。十、饮酒在于浅令,浅显酒令可以助兴。同时,石成金在《酒中趣》中列举了八害:一、因酒折福。二、因酒昏志。三、因酒失事。四、因酒取怨。五、因酒浪费。六、因酒肆言。七、因酒致病。八、因酒杀身。可见对于酒的利弊,他是看得比较清楚的。他没有沉醉于酒乡,而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理智。
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饮酒方式,亦显多样多彩。如先秦之饮,尚阳刚、尚力量;魏晋之饮,尚放纵,尚狂放;唐代之饮,多奋发向上的恢宏气度;宋代之饮,多省悟人生的淡淡的感伤……那时的酒多以黄米发酵而成,含酒量较少,香味绵长,不少人一回可喝几碗甚至几十碗,以显其潇洒与海量,留下颇多趣闻?!拔鹘呦汀敝坏牧趿?,以酒会友,嗜酒如命,有民谚云:“刘伶饮酒,一死(醉)三年。”唐代书法家张旭,“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今江苏苏州张旭祠中有一幅楹联:“书道入神明,酒狂称草圣”,即是对他的赞赏。
我国少数民数饮酒更是花样翻新。如蒙古族有自酿自饮马奶酒、牛奶酒、羊奶酒、骆驼奶酒的风俗。在内蒙古,家家都会酿造马奶酒、牛奶酒、羊奶酒,特别是到了夏天,水草丰美、马奶、羊奶充盈,这个季节酿出的酒,酒色清纯,酒味甘香。自酿马奶酒后,热情好客的蒙古族牧民,常常设宴请客,招待亲朋好友。喝酒的时候,还要唱祝酒歌:“乳汁的精华是奶酒,我们将奶酒献给亲朋好友。”若你要到牧民家里做客,主人请你喝酒你就喝,你要是不喝,他认为你不够朋友,就总唱《祝酒歌》:“金杯银杯马奶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扒肉,请你喝个够。朋友,朋友,请你尝尝,这酒醇正,这酒绵厚,在这富饶的草原上,友情长久。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度春秋?!?BR> 土家族饮“杆杆酒”。土家族有插竹管于酒坛咂饮的传统,即酒酿好后,将一根打通节的竹管插入坛中,众人围坛轮流吸引,酒液吸完了,再掺冷开水入坛直至味淡。这种喝酒法叫做喝“咂酒”,但在吸酒时,是一人一根长而细的吸管,围坛咂酒,而不是众人一根吸管。在喝酒过程中还穿插有歌舞等。
哈尼族喝“焖锅酒”,如果客人到哈尼族山村人家做客,热情的主人便用双手棒敬一碗“焖锅酒”。焖锅酒香气扑鼻,是用山里特产的大米精心酿制而成,喝了之后可以解乏提神。在喝酒时,主人家的长辈先唱“劝酒歌”:“喝呦——喝;来自远方的贵客,不要嫌弃酒不甜不香。传说远古的时候,我们是葫芦兄妹的孩子,祖辈像白云和山岗一样亲密呦,愿我们的友谊如江河相连。呦——喝呦;”酒未入口,这热情甜蜜的“劝酒歌”,就令客人陶醉了。席间,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加高兴。喝罢,在席的客人一一站起,向老者敬酒祝福健康长寿。大家便齐声喝彩,将酒一饮而尽。
达翰尔族喝 “接风酒”、“出门酒”、“会亲酒”、“回门酒”和婚礼上的“交臂酒”。这些都是达翰尔族的婚姻饮酒巴习俗?!敖臃缇啤焙汀俺雒啪啤保褪撬颓椎娜艘坏侥蟹郊?,新郎的父母要斟满两盅酒,向送亲人敬“接风酒”,来宾要全部饮尽,以示已是一家人?;槔窈?,女方家远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次日才走。在送亲人返程时,新郎父母都恭候门旁内侧,向贵宾一一敬“出门酒”?!盎崆拙啤?,即在订婚仪式时,要摆的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盎孛啪啤?,就是在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即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交杯酒”,即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个小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交臂酒”就是在婚礼上,为表示夫妻相爱,夫妻各执一杯酒,手臂相交饮一口。
瑶族人喝“吃笑酒”?!俺孕啤笔茄宓囊恢侄捞氐囊葡肮撸谘缦?,酒过数巡兴味正浓时,饮酒的人们彼此之间必须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讲一段笑话或者哼一段曲调,以比喻手法含蓄而风趣地揭露同席中某一个人的“短处”,带有嘲讽之意。有趣的是这些被挖苦的人,非但不恼愠,还要以同样的方法回敬“对方”,引起同席者捧腹大笑,空气中弥漫着欢乐的气氛。
彝族人饮“转转酒”,就是几十个人围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端着酒杯,依次轮流饮用,此为“转转酒”。关于彝族人饮转转酒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汉、藏、彝三个民族,结为兄弟,每逢年节在兄弟都要团聚在一起共庆佳节。有一年,彝族幺弟请大哥、二哥去吃荞面,因煮得太多,第二天,荞麦饭变成了浓烈溢香的酒,舀在碗里,三兄弟围坐火堆旁,你推我让,都不肯多喝。突然飞来了幸福神对他们说:”只要辛勤劳动,就会有喝不完新酒的。“三兄弟于是轮流喝起来,直到都喝醉了,碗还是满的,幸福之神也留了下来。于是,“转转酒”在彝族民俗中也留传下来了。独龙族有饮竹筒酒、布衣族喝丰收酒,苗族有喝拦路酒等习俗。这些少数民族饮酒风俗,给中国酒文化增添了许多色彩。
不仅如此,古人还讲究饮酒行令,以增加筵席中的热闹氛围。行令,亦称酒令或猜拳。在各种宴会场合,或俗、或雅、或简、或繁,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出三时,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时,大拇指要侧内,不能往上翘。出二时,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时要侧向,不能用食指指向对方,以表示礼貌。猜拳时,一般以三杯酒为一组,输拳者被罚喝酒。因为由于酒令内容充溢着一种喜庆、吉利的色彩,即使输者喝了一杯罚酒,却也感到高兴。
历朝历代以酒咏物、以酒抒怀的诗辞歌赋,民间谚语难以数计。妙趣横生的酒联更能令人回味无穷。相传,清朝未年,江南无锡有这样一家酒店,一家三口经营,无奈买卖惨淡,欠账累累,走投无路。一位诗人路过此地,闻知此事挥笔为这家酒馆写下了一幅对联,联曰:东不管西不管酒馆;兴也罢衰也罢喝罢。自从这幅酒联高悬门外后,马上顾客盈门,生意兴隆起来。有的酒联集唐诗组成妙联,别有意境:“劝君更进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贝肆狭鲎酝跷摹端驮拱参鳌?,下联则出自李白的名作《将进酒》。一幅好的酒联,还能使小酒店增辉:座上不乏豪客饮;门前常扶醉人归。杭州平湖秋月处,有一家叫“仙乐处”的酒楼,其联曰:翘首仰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及时行乐也,春也乐,夏也乐,秋也乐,冬来寻诗风雪中,不乐亦乐。此联趣随境迁,风趣自然,浑然天成。还有的酒联像:“酒气冲天,飞鸟闻之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三杯竹叶穿心过,一朵桃花上脸来”、“四座了无尘事在,八方都为酒人开”、“一川风月留酣饮,万里山河尽皓歌”等等,这些酒联文笔优雅,意趣盎然,逗兴之余,充满和谐,有着十分诱人的魅力,过往行人客商大有赌句欲饮,未酒先醉之感。
古代文人墨客饮酒作诗,枚不胜举?!笆伞崩畎子小俺峦跽呤毖缙嚼郑肪剖ё嘶囤??!保ā督啤罚├詈赜小傲懵錀僖槐疲魅朔铛统な??!保ā吨戮菩小罚┣宕死钋逭沼小岸榘丫苹苹韬?,有暗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保ā蹲砘ㄒ酢罚┒颂赵饔小坝写栈夷鹁疲刖蛔硪惶杖??!彼凇逗土踝仙!肥疲骸肮确缱啾?,春醪解饥劬?!薄按乎病?,即指当时生产的一种名酒。
北周诗人庚信有诗云:“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贝耸愠隽艘壕瞥嘶肚旒呀谕?,更重要的目的是驱除恶移之气,以求长命百岁。大诗人苏东坡有诗曰:“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毕啻?,屠苏酒是三国时名医华佗的配方,采用多种原料浸泡而成,具有防疫、保健作用,是春节特定的保健酒。
酒旗,也是酒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酒旗作为一种古老而特殊的酒家广告,历史悠久。《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宋人有酤酒者,外概甚平……悬帜甚高。悬帜说的就是升起酒旗,后世人称:“酒市有旗,始见于此”。
古代名人好怀古,意在借古喻今。所以,酒旗也同诗词歌赋,骚人墨客联系最为广泛?!霸萍士头吖?,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张昇《离亭燕·金陵怀古》)“客帆”与“酒旗”给人以奇特的感受,似乎惟有喝酒闲聊的渔夫和樵夫,才显得潇洒自在?!俺そ迦蒸壕疲吒呔破煨凇保ㄕ偶┣毓墼凇缎邢阕印反手性疲骸帮s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毙∏帕魉裕破炱?。词人乘兴,偶然步过东冈,眼前一派春光明媚,生机盎然。晚唐诗人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更是把人们的心旌撩拨得晃荡不安。酒旗既然能触发蓬蓬生机,也能张扬林逋《西湖诗春曰》的诗眼:“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彼略翰韫牡那宕嗌?,合着酒旗的飘动,在晚风中荡漾,把诗情画意拓展得更远。由于酒旗的魅力来自醉人的酒意,使得人们看见它迎风舒展,心底里便能涌动着一股暖流,就像欧阳修的“西风酒旗市,细雨落满天?!狈冻纱蟮摹俺每吐粲闼保亟辆菩∑旌钡仁?,都是醇醇暖意油然而生。元代诗人欧阳玄在题画诗《为所性侄题不景》中云:“浦口归帆路,沙头行客回。林间酒旗中,快着一篙来?!本萍颐徘暗木苹?,召唤来归舟人,快靠崖,喝酒去。
拿酒旗入诗入画入词,已足见魅力,如果将酒旗入画,又会怎样的情致呢?当年宋代大画家在湖南韵山的禅寺里,看日出东方,山河美景,即兴绘成了《山市晴岚》,并配诗曰:“乱峰空翠晴犹湿,山市岚昏近觉摇。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从此不须招?!奔淳叭牖破熘荒苋【仓沟囊《翁?,反倒巧妙地点拨了心中的醉意,这就是“酒旗从此不须招”的妙处。
酒旗的颜色是白色和青色,“青旗沽酒趁梨花”,白居易所说的“青旗”,是一面极富诗意的酒旗。酒旗小的一尺之布可缝,大的如元曲《后庭花》中唱的“酒店门前七尺布,过来过去寻主顾”,足见其声势?!笆镅塘宓晷?,一枝风压酒旗徧……绿影自遮南北路,春痕分护短长桥?!敝钡角宕?,酒旗还在袁枚的《春柳》中,营造着别有韵味的意境。
我国古代文人雅士饮酒,很讲究饮人、饮地、饮候、饮趣、饮禁、饮阑。饮人,即指共饮者应当风度高雅、性情豪爽、直率的知已故友,所谓“酒逢知已千杯少”。饮地,是指饮酒场所以竹林、高阁、花下、画舫、幽馆、平畴、名山、荷亭等地为佳,所谓“醉翁行乐处,草木亦可敬”,正是“奠枕楼头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饮侯,是指选择与饮地和谐的新春、清秋、雨霁、积雪、新月等,最富诗情画意之时饮酒。唐伯虎每于晚凉之时,必邀知已至桃花坞相饮,已成佳话。饮趣,是指饮酒时联吟、清谈、焚香、传花和度曲等。饮禁即包括苦劝、恶谑、喷秽等,避免饮酒时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古人饮酒讲究“酒巴既和旨,饮则孔偕”,就是说礼仪之邦,饮酒应有好的风尚。饮阑,是指酒之将尽,宴饮临近结束时,或相邀散步,或“欹枕”养神,或登高、垂钓。这些风尚雅兴,令人回味无穷。
酒杯,在酒文化中作为一种饮酒器具,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古代时的酒杯名称很多,造型各异。最初称之为“爵”,后又称为“觞,再后称“觞杯”,到了唐宋,才将饮酒器称为“杯”。
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饮酒器属于礼器,有爵、觚、觯、角等,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还有严格的尊卑区分。如在宋庙举行祭祀,由于 祭祀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所持的饮酒器也不一样,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也。在饮者,要等主人先饮,客人才能动杯;主人喝干了,客人才能干杯。古人把斟酒叫做“寿”,满杯以后,持杯一饮而尽,叫做“酹”。《史记·武安候列传》记,武安候娶燕王女为夫人,设宴,“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已魏其候为寿。”寿,即上酒。这是记席间,主人(武安候)和宾客(魏其候)先后为大家斟酒入杯。《汉书、游侠郭鲜传》记:“解姐子负鲜之势,与人饮,使之酹,非其任,强灌之”。酹,尽爵也。这是记郭解姐姐的儿子仗着舅舅的势力,强迫人家喝干杯中酒。如今,斟酒已不用“寿”,偶言“上”,犹有古意;酹改称“干”、“干杯”变得通俗。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