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又看了看作家刘醒龙的小说《凤凰琴》,我被那些山区的民办教师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所感动。我看着看着,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物,那个人是在乡村当了几十年小学民办教师、后来成为小学校长的、我的亲舅舅王仁忠。
我的大舅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毕业于英山师范学校,他在学校不但各门功课成绩优秀,而且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当年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经济困难时期,刚从学校毕业的大舅,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农村当了一名乡村民办教师。
在他任教的那所山村小学,教学、生活条件都极其简陋,教室破旧昏暗。他家离学校有几里路远,中午的一顿饭在学校吃,从家里带米带菜,自己动手做。为方便孩子们少跑路,他让学生们也带着中饭在学校食堂热着吃。
他既是小学校长,又是班主任。他教语文课、数学课,还兼带文体课。
他对待学生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清晨,他领着学生们沿着山间小路上学;傍晚,他又带着孩子们踏着崎岖的山路一块回家。
在我的印象中,大舅总是保持一副艰苦朴素的样子。他在这所小学任教的前30年,一直跟公社社员一样拿工分。直到九十年代初,他才拿到国家工资。文教组织要调他到公立学校去,他婉言谢绝了。他在这所小学里任教四十多年,他默默地、辛勤地耕耘着,他把青春献给了家乡,献给了山区学校。他的学生一批批地毕业,走向社会,可谓“桃李满天下”,而他一直坚守在这里,教书育人,直到退休。
刘醒龙的小说里写到了凤凰琴,说来也巧,我大舅家也有一台凤凰琴,那是他文革时期买的。大舅的那台凤凰琴是橙黄色的,琴身上有一对金凤凰,非常漂亮。我读中学放暑假时,经常去大舅家小住。他的那台凤凰琴摆放在房间靠窗户的写字桌上,我兴致来了就去拨弄几下,像《东方红》、《社会主义好》这些简单的曲子我也会弹。大舅就是用这台凤凰琴教学生们弹唱,给山里的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大舅爱好文艺、喜爱演奏,他的二胡拉得非常好,还会京胡、板胡、手风琴、笛子、口琴。学校放寒、暑假时,他就在生产大队文艺宣传队,组织农村青年排练文艺节目,演唱京剧、黄梅戏,还有湖北大鼓、三句半、表演唱等,深入田边、地头慰问演出,深受社员们的欢迎。在他的带动下,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搞得十分活跃。
在庆祝第33个教师节之时,我想起了已是白发苍苍的老教师大舅,我又想起了凤凰琴。在此,我以一个学生的名义,向所有为了农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您们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
写于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