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诗歌

齐鲁风20140616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4-08-15热度:0

刊头照——淄博  颜文姜祠  王子勇/摄
刊头题字—— 姜海龙(莱阳师范学校)

1——没有乡绅就留不住乡愁
作者——周习


       任志强对于我来说,觉得是很遥远的事,可是今日上网,任志强说:潘石屹回天水,回家做乡绅,做一些公共建设。但现在你要回去买宅基地,是逆城市化,要建立告老还乡制度,让年轻人进城,老年人回乡,没有这个循环不起来,有乡绅就留得住乡愁,没有乡绅就留不住乡愁。这是诗人的情怀,有哲学家的命题。
       在房地产的是是非非中,任志强被称为任大炮,形成了炮轰系列。我一直对创业者怀有敬意,起码他们付出了汗水和智慧。世界的美丽、居住条件的改善是他们这一行业所有脑力、体力劳动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对于用劣质砂,抽钢筋的不法建筑商列外,我痛恨他们。但真正的劳动者还是应该受到尊敬。
       让农村活起来,让乡愁美丽起来,这是一把钥匙,一开就行。很多山村,就如葛水平的《地气》中国的十里岭,说不住人就不住人了。无论是政府组织,发展地方旅游,还是村民为了生活方便,自愿下山,使很多山村成为空壳村,有的山村十年没娶过一个新娘,山里的新娘子去哪儿了?都在县城买楼房了。去北部单位扶贫县采访,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去县城买了房。因为中国人是一群羊,唯马首是瞻,能人出去了,大家跟着出去?;桓鏊嘉绻苋嘶乩戳?,回到老家盖个好房子住,相信好多在外打拼的乡人就会回来。一个村子,最有威信的是乡绅。
       乡绅阶层是这样定义的: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乡绅阶层始终是儒家文化最可靠的信徒。这种对儒学长期不变的情有独钟,奠定了乡绅阶层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文化地位。他们从科举制度中得到的不仅是入仕之途,同时也以此作用于儒学的发展,无形中影响着周围的人的文化价值观乃至社会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又逐步确立了自身在乡村社会中的文化主导者地位。
       同时,乡绅又从乡村的宗族、家族、民众那里得到支持,这种源于古典式民主并具的不二人选。
       但我知道任志强所说的乡绅已不是原来封建社会的乡绅,是村中最有威信最能给父老乡亲办实事的人。小时候,在我们村里,称得上乡绅的可有十个八个。我的家乡在县城的南边,经过县城几年的扩充,已经包围在内,成为县城的一部分,南魏居委会。关于村名的来历,有人说是三国时期曹操安营扎寨的地方;也有的说是清朝县里大乡绅魏塾的田园,叫南魏家庄子。自我记事起,仅有一户人家姓魏,分为弟兄三户,辈分特高,和我同龄的魏家男孩,我得叫爷爷。小时候不懂事从没问过他们是否是魏塾家的人,大了反而很少接触。而县城的北边城里村以北与南魏家庄子基本对称,有个小村叫北魏家庄子,却是地道的魏塾家后人,我去看过他们的家谱,所以我相信后者。魏塾是大乡绅,有的男人挽着裤腿脚,小腿肚子上沾着泥巴,一周时间不舍得洗去,以能在他家干活为荣。
       新社会穷人翻身做主人,没有乡绅,却有近似乡绅的大户。我父亲十六岁在村里任小队长,一个下放到村里干部的女儿看上了他。这个女儿很漂亮,很爱看书。我的父亲很帅记忆力很好,在村里是好小伙,人很活泼常带队去工人俱乐部打篮球。那女孩常借书给他看,然后提出建立恋爱关系,他父亲提议推荐他们俩一块上大学。我父亲一听要离开村子,离开父母,坚决拒绝,和我母亲一个大他四岁的女人结了婚,永远留在了村里。他一辈子喜欢土地,推车子、挑沟子,样样农活重活跑在头里,也是村里科技队的带头人,干活很认真被选到公社工作组,很多年后又被村里从公社硬叫回来当支书。因为是城中村,村里没地了,他很惆怅。
       父亲是家中的长子长孙,刚二十岁就结婚。村里要规划,桥西边一块地方很空旷很平整但却做过沤肥的池子,没人愿意去盖房,老支书动员他,让他带头在那里盖了第一口房。他就从东边的铁板一块的周家群了孤零零地出来,在一群外姓人家边盖了新房。等我稍稍懂事,发现南邻就是个乡绅,他高大威武,严肃谨慎,很有知识的样子,他从东北回来,带着个很年轻很洋气的媳妇,那女人不善微笑,让人敬而远之,到是那个女儿很漂亮,可是很瘦弱,也不敢大声说话,原来是后妈。这个女人是乡绅的小媳妇,国家不让有多个媳妇,他就和大媳妇离婚了。他家里打水井,叫压水井,很多人去他家提水。他家常常摆下四个盘喝酒。过了几年我上小学了,每次看我们张榜公布成绩,我自然是第一,于是他就表扬我,说我是好孩子,我很高兴,比老师表扬我还高兴。在他的夸奖声中我完成了初中学业。
       隔着一条沟的东边,有个我眼中也是乡绅的人,他姓赵,名字很时尚,也不知是当过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他们一家是胶东人,说普通话,他被安排了工作,在外面大公司干会计,他个头高大,模样端正,穿著说话与村里人不一样。家里种着很多的花草,房前有一个大石头池子,长满了芙蕖,金鱼在水中快乐地游动,南墙根下蓬蓬勃勃地长着一丛顺筋条树,有人崴了脚就去他家折枝条熬水洗脚。他晚年的时候说:“不通则痛,痛则不通。”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我家的西边有个张姓伯伯是个中学校长。后来他退休了,每天的黄昏他从外面回来,还是穿得很干净,只不过手里多了一只羊的缰绳,身后跟着一只羊,有时是两只。在我心中他们都算乡绅,他们都给我文明的启迪。
       乡绅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文化。喜欢种植各种花草,养鱼,院子里很漂亮。但现在不同,乡绅种菜多了,不是他们没钱买菜,是怕买的菜用药多。
       这样看来,小时候我记忆中的乡绅就是乡亲们眼中文明、富足、高贵的代名词,是榜样,是母亲口中教育孩子的标杆,是权威;如果节假日,他们在外工作求学的亲属们回来了,整个乡村就活了,他们的一举一动就是整个乡村的话题,是孩子们眼中的对外窗口。
   (山东省地质科学院)


2——西藏重行
作者——滕红光

         1988年曾入藏,今又入藏。上次是军航、这次是民航,这次是学习,上次是守疆。
  客机在一望无际的云海和一望无际的山海之间向拉萨机场下降飞行,突然心里有了一种纠结----人的出世和入世。
      从机场乘车,穿过雅鲁藏布江大桥,驶上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直奔拉萨。天净云静,路的两旁,高压电线穿山越岭,帅哥靓妹的广告牌间或迎面而来,这和绿黄的稻田、插着五色旗的藏屋、山间白墙红檐的寺庙形成强烈反差,而且感觉格外刺眼!询问司机师傅,原来从机场去拉萨老路上有尊山体菩萨巨像是否还在,师傅说你记性真好!菩萨还在!据说上高速从贡嘎机场到拉萨市的时间可以缩短30分钟。世间时间短了,心里的佛路是否近了?
       经过佩戴荷枪实弹高速口武警的检查,车驶向拉萨市。沿途建设工地,吊车林立,车水马龙。有大型游乐园、知名品牌的写字楼、商厦酒店……,通过拉萨河桥,穿过立交桥,进入市区,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在车通过拉萨河时一闪而过!大街上行走着身着不同文明服装的人,公交车站牌下占满了不同肤色的人群,沿街的店铺,既有国际名牌,也有国内名牌,还有各地名吃小吃。手里转动着转经筒的藏族老妈,隐现在五颜六色的人流之中,那旋转的经桶内的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是否能换醒周围茫然忙碌的世人?如果在雪域高原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而消失一座宗教文明的古城,这是人类的喜?还是人类的悲?!
      清晨,天光淡亮,初阳给布达拉宫披上了件金色的袈裟,远远望去,金碧辉煌的金顶,中间雄伟的红色主体,周围白色的墙壁,组成了一座盘座于蓝天白云之间、周围彩霞萦绕、天籁回梁的通天宏佛?。?!布达拉宫的下面,绕宫转经的人们,心怀虔诚,缓慢而又有条不紊地走着,手转经桶,口颂经文。大昭寺,寺内供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殿顶覆盖着西藏独具一格的金顶,阳光下浮光耀金,光彩夺目。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记录着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迹,也留下了岁月的永恒。扎布伦寺、白居寺……,无数的寺庙象雪域高原的明灯,流传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照亮着人类的心灵!纳木措湖像蓝天降到地面,故称“天湖”。她象一块青绿纯洁的翡翠镶嵌青藏高原。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站在这天净水纯之间,突然在想,人有灵魂吗?
       我想人应该是有灵魂的?。?!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3——父爱如山系列散文之十三

父亲买的大虾酥
□ 冯连伟

         大虾酥糖对我来说有一份特殊的意义。
        童年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的脑袋说:“将来有没有出息,日子过得好不好,就看你有没有糖吃;如果每天都能吃上一块糖块,每一天都是甜的,你也就是最有出息的人了。每当说这些话的时候,父亲总会递给我一块糖块,那是一块比一般糖块要长两倍、近似圆柱体的大虾酥。即使过去了三十多年,那香甜美脆的味道,一直流在我的梦里,留在记忆的深处。
       也便从那时起,我对大虾酥糖块始终情有独钟。小时候面对着让人馋涎欲滴的大虾酥,曾发誓长大了一定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每天买上一大包大虾酥糖块,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多少吃多少。直到今天,每当逛商场时,只要时间允许,我总要到卖糖果的专柜转一转,不管现在的糖果品种多么丰富,而我则只盯着大虾酥,每一次都不会空手而归,所以我家的餐桌上、茶几上、床头柜上到处都可以找到大虾酥糖块的身影。每天早上离家的时候,总要顺手拿上一块,而拿糖块时的感觉,总让我感觉到是疼爱我的父亲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递给我的,那份绵绵的父爱总是让我沉醉不醒。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那时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还比较低,经过三年困难时期的老百姓脸上刚刚有了点血色,“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我生活的小山村尽管偏僻,但革命之火却也熊熊燃烧,革命革了,上报的产量年年增,缴的公粮年年长,但分到的粮食却只减不增。
        我上小学的时候,语文和算术各需要一个作业本,那时一张一开的大白纸代销店里卖四分五厘钱,一个鸡蛋仅换一张白纸,如果拿两个鸡蛋一起去,除了可以换两张白纸外还可以得到一块大虾酥,代销员是把一个鸡蛋作价伍分钱,因此两个鸡蛋就相当于一角钱,买两张大白纸的同时剩下的一分钱就可以买一块大虾酥。
       那时一块大虾酥糖块对一个不能经常吃到而又极度渴望的儿童来说,是充满了相当大的诱惑力的。所以,每一次我都是把语文和算术两个作业本写得又快又好又满,每个学期都要至少用一个双百和奖状给父母一个交待。每当我的两个作业本快用完的时候,我的眼前似乎就有一块又香又脆又甜的大虾酥在向我招手,当别的小伙伴去玩皮猴翻鞋牌的时候,我正为了这块大虾酥在两个作业本上忙呢。
       现在想想,每一个双百分里面都有不知多少块大虾酥在做贡献呢!
       姊妹五个中,我是家中的老小。父亲对我捧在手上怕碰了,含在口中怕化了,在那种经济状况下,能吃到的最好的美味也莫过于甜甜的糖块。于是父亲便总是千方百计地给我买块大虾酥甜甜嘴。所以,童年中的我,大虾酥的来源,除了鸡蛋换白纸赠送外,再就是来自于父亲了。
       糖成为我童年里一件美好的事情,父亲外出,我就等待着他回来,等着他习惯性地掏出一块大虾酥。后来我才知道,一块大虾酥是一分钱,父亲经常是靠捡废品卖的钢镚儿给我买的,如果有幸能捡上一块较大的废铁或一个牙膏皮,那我一次就可能获得至少两块或更多的大虾酥糖块。
       大虾酥糖块带给我甜蜜的回忆,也让我刻骨铭心的刺痛。
       父亲一生谨慎俭朴,在那生活极度贫困的年代,作为父亲承受着拉扯五个儿女长大的巨大压力。他是一个大男人,他也想为这个家挡风遮雨顶起一片蓝天,但当生活的重担把他压得快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父亲也有想扔下担子喘口气的想法。
       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家中的存粮所剩无几,父母与那个时代所有的父母一样,无奈地面对着这个青黄不接难熬的季节。有一天我正在村东河堰上挖野菜,父亲找到了我。那天他一下给了我一包大虾酥糖块,还给了我伍角钱,嘱咐我早回家,然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父亲的举动没有引起我任何担心,在一个贪吃少年的心中赶快吃上一块糖块甜甜嘴是最重要的事情了。父亲走后,我把糖块数了数,足足有二十多块,这是父亲给我最多的一次,即使春节父亲也没舍得给我这么多啊。于是,我吃了一块,又挖了几棵野菜,就提起篮子回家了?;丶液笞钪匾氖虑榫褪前颜獍强楹驼馕榻乔腋鲎匀衔踩牡胤讲仄鹄矗阅锖透缃忝挥型嘎兑坏阈畔?。
       那天中午我们吃饭时就没见到父亲,娘让二哥去生产队的牛栏里找父亲,回来说没找到,和父亲一起喂牛的本门叔叔说父亲早上喂完牛后说家里有事就走了。娘的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说:“你爹平时不赶集不上店,咱家里又没什么事,他会上哪里去呢?”
        默默吃饭的我心中开始忐忑不安起来,父亲会到哪里去呢?我回忆一下父亲找我时的情景,心中隐隐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但我仍然没有当着娘的面把父亲给我糖块和钱的事说出来。
  太阳从西下到完全落下去,可去寻找父亲的人反馈回来的信息都是没见到、没找到。夜幕降临,父亲到底上了哪里还没有任何确切的信息,大伯大娘和左邻右舍又心急又要安慰我娘,而娘早已是哭昏过几次,当我感觉再也不能把见到父亲的情景藏在心里时,我哭着把那包大虾酥糖块和伍角钱拿出来了,这更加给娘和其他人带来了不祥的感觉,于是我的大伯作主连夜派出多路人马到有可能的亲戚朋友家中去寻找父亲。
        那一夜全家被哭声和焦急的寻问时、安慰声所充斥,整个村东头有一百多户一二百口人听着我娘的哭声没有入睡。
       那是让我终生难忘的一夜,小小的我,竟然懂得了撕心裂肺地牵挂,品尝了与大虾酥糖完全不同味道的失眠、担忧和惧怕,那种感受在我年幼的心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
       当然,事情的结局是圆满的。第二天一早,大哥就用自行车把父亲从他准备启程返回东北的同学家里接回来了。父亲回来时看到满街满院满屋里焦急地寻找他的人群,脸上露出了一个做了错事满怀愧疚的男人的无奈笑容。
      这件事过去了很久,父亲给我的那包大虾酥随着气温的升高都开始融化了,但我没有再去吃一块。之后常常想,如果我把这包糖块吃了而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向谁去忏悔?那个时候,我真真地体会到了糖块也有让我不甜而感到苦的时候。
      父亲活着的时候,每当家中有喜事的时候,父亲总是安排多买大虾酥糖块。大姐出嫁的时候买,大哥考上大学的时候买,儿子结婚的时候买,凡是家中喜事到,必是大虾酥糖块到;喜事越大,买得越多,吃到大虾酥同喜同贺的人就更多。
      父亲去世前的最后一个春节,我和大哥同时都买了几包大虾酥糖块,从除夕之夜到大年初一,凡是到我家看望父亲和拜年的人都得到了几块。父亲坐在床上,后背倚靠着被子,只要来了拜年的人,父亲总是第一时间招呼来人吃大虾酥糖块。
       记得那个春节的傍晚,我们围坐在父亲的床前吃着年夜饭,父亲突然拿起一块大虾酥糖,用干瘦的手费力地剥开,拿到我的嘴前说:“你就好吃这个,过年了,吃一块,明年会甜顺一年啊?!蹦且豢?,我的心像是突然被什么撞了一下,眼眶开始发热,我的父亲那么多年后,依然记得他疼爱的小儿喜欢吃的糖。那一刻,所有的童年记忆都在那一瞬间回来了。看到我把糖块填到嘴里时,父亲的脸上露出快乐的笑容,似乎糖块是在他的口中慢慢融化,那一刻,我匆匆地出门,为的是不让家人、不让老父看到我满脸的泪水。
       父亲已逝二十余年,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孩子没有多少人会对糖块有兴趣了,但在我的眼里我的心中却依然对这大虾酥糖块难以割舍。
       忘不掉父亲说的“如果每天早上吃一块糖块,这一天都是甜的”。哪一个父亲不都是希望儿女的每一天都是甜甜蜜蜜呢?
       亲亲的父亲,天堂里有大虾酥吗?每次上坟时我给你送上的大虾酥你收到了吗?

4——做一株麦子
(外二首)
□ 秦瑟

做一株麦子
披着童年的雪霜
把一颗炙热的心
贴紧大地宽厚的胸膛
写下田野最初的诗行
 
做一株麦子
象荠菜和油菜花一样渴望
春风春雨和阳光
返青  分蘖  拔节  抽穗  扬花  灌浆
魔术般变换着惊喜的模样
 
做一株麦子
任牵?;ㄇ那呐噬贤Π蔚募绨?/span>
向检阅的清风
献上感恩的绿浪  无私的坦荡
朴素的颂词和清香
 
做一株麦子
经不住炊烟和布谷鸟的呼唤
高举着金黄的旗帜
在镰刀下幸福地歌唱
款款走向村庄永恒的守望
 
做一株麦子
深秋来时
再怀抱一粒圆实的种子
植根深深的泥土
孕育来岁新的梦想

 

追觅一缕粽香

 

五月  初夏的风
在菖蒲和艾叶上逡巡
所有的城市和乡村
到处飘满粽子的芬芳
穿透迢遥的风雨
我追觅一缕缥缈的粽香
 
二千二百八十七年前的五月
楚宫内外飘着冷冷的雨
一个形容消瘦的身影
在汨罗江岸上孤独彷徨
眉宇间锁着忧愤
胸膺里积郁着忧伤
 
终于  
他发出最后一声太息
怀抱大石  投身赴江
那一声沉重的太息
成了楚国的绝唱
那纵身一跃
激起两千二百八十余年的回响
从此
汨罗江的波浪翻滚着悲伤
汨罗江上飘满龙舟和粽香
 
每年五月  我总是
沿着熏风吹来的方向
沿着艾叶和菖蒲生长的方向
沿着龙舟划行的方向
沿着汨罗江流去的方向  追觅
那一缕粽香
 
我知道  每一粒糯米
都是屈子离骚中忧愤的一个词
每一颗粽子
都是他九歌里瑰丽悲壮的一行
我知道  他的忧患比石头还重
他的光芒就比太阳还亮
 
五月  粽香也是诗香
我握着的这一管瘦削的笔
心里盛满蓝色的血
笔尖上流出的每一滴泪
都会逆流而上  带着粽香
回到她的上游----汨罗江

 

布 谷 


杏麦黄时  布谷
五月忠实的守卫者
在辽阔的平原
溢满遍地歌声
 
布谷  农民亲密的伙伴
不歇的歌声号召人们
刈麦  布谷  间苗
适时侍奉刚柔相济的作物
 
布谷  吉祥的鸟
催促我们启开生命之门
点种一窝情感
让美丽的颗粒幸福地着床
 
布谷  布谷  布谷
布谷的日子荡漾一种美好心情
湿润的歌声
不时点亮五月的诗眼
 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