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9月,我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平度县兰底八中,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高中学习生活。那年,我刚好17岁。
记忆中,母校八中操场四周那高高大大的白杨树、浓荫如盖的法国梧桐树,就是最亮丽的风景了。
大门左侧,是高一三个班,大门右侧,是高二三个班。迎着大门的,是一处竹影婆娑、花儿叶儿竞相开放的大花坛,一条小径横贯东西。每当月明风清之夜,同学们都会去那里看花赏月,或者背英语单词。
花坛后面,是一排砖瓦房,就是老师们办公的地方。再往后,走过宽大开阔的操场,最后头,就是学校的后勤处。那里有我们一日三餐吃饭的大伙房,有一排喂养了几只大肥猪的猪舍,还有一块不小的菜园子。菜园子里种满了各色时令蔬菜,除了几畦子韭菜、扁豆和豆角,几垅大葱、黄瓜和辣椒茄子,还有一些萝卜、芥菜和白菜之类。萝卜和芥菜是用来做腌咸菜用的。每逢劳动课,我们说说笑笑来到菜地里,锄地、间苗、浇水,竟也十分有趣。
后勤右前方,有一片不小的苹果园,盛夏里开满了密密麻麻白色花朵的苹果树,花儿、叶儿散发着醉人的芳香。一到秋天,树上结满了累累果实,红红的苹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我们是十一级一班,班主任是王守忠老师。之所以对王老师印象深,是因为读高一的第一年,在第一批光荣加入团组织的三个人中,其中就有我。那时候,有幸加入团组织,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第二年,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三个班级进行了文理分班,一班是文科班,二班、三班是理科班。我进入到文科班学习,准备迎接高考。
那时候,我们文科班共有50多名学生,早晨起来先上操场跑操,接着上早自习,上午还有课间操,晚上有晚自习,大家把一切的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大概是因为王老师教学有方吧,不久就当上教导主任。班主任就换了万一老师,班主任兼语文课教学。
万老师,矮墩墩的个子,平头,眼小,嘴阔,面皮刮净,一看,就给人一种干练、稳重的感觉。接触一长,方知万老师性情温和,和蔼可亲。他讲的每一堂语文课,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让我们耳目一新。
我叫万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那个万一。记得刚给我们上课时,万老师这样自报家门,诙谐、幽默的话语,一下子活跃了班里的气氛。
那次,万老师给我们讲《鸿门宴》,讲的是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举行的一次宴会。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犹豫不决。在“一再示意”上,记得万老师举起手来,手指着左手心,连声说,决心,决心!谁知,万老师的这个“决心”,却跟“脚心”谐音,结果惹得满堂哄笑。
性情温和的万老师,遇上调皮的同学还是会发火,露出他严厉的一面。教室后面那片苹果园,一到秋天,树上结满了红红的苹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们就像一群群叽叽喳喳的麻雀似地,少不了溜进去偷吃、甚至饱餐一顿。后勤主任发现有人偷苹果,马上就把情况反映给各班班主任,万老师自然在班上又是一顿训。恰巧那天晚上我偷吃苹果吃坏了肚子,肚子涨得难受,老跑厕所。万老师把我叫出教室。我认为是挨训,或者是罚站,顿时头都涨大了,同学们也都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没想到,他径直把我领到校医务室,跟校医要了几片帮助消化的“食母生”药片,让我吃下去,最后才说:“你是个好学生,不该去做违背校规的事情!”我羞愧得低下了头?;氐桨嗬?,我听见前面几个偷吃苹果的同学,悄悄地捂着嘴说:“看见了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往后可要小心!”
想想也是,我不该做违背校规的事情,更不该对不起万老师。想想他对我多好呀!因为我学习用功,作文写得好,万老师没少在课堂上表扬我。比如我利用寒假整整齐齐地写了读书笔记,即使一个错别字,也不胡乱划掉,而是用剪刀剪了一个个小方块纸粘上,再在上面改正过来,得到万老师多次表扬。
记得那时,我还订了一本叫《雨花》的文学杂志,抽空学习,还学着投稿,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写了就投给《雨花》、《山东青年》和《中国青年》。同学们看到我不时地收到编辑部的退稿信,纷纷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
我抽空写了一篇自认为小说的小说,题目就叫《落榜之后》,大意是说,主人公“我”,高考落榜不落志,村书记亲自接“我”回家创业。我拿给万老师看,请他提意见。记得万老师看了以后,笑着说,你写的这个东西虎头蛇尾,刚开始不久,就没有了下文,这不能叫小说。
万老师的一番话,暂时打消了我搞创作的念头,打那,我一门心思用功学习,准备迎接高考,毕竟高考才是头等大事。
有时候上晚自习,电说停就停了,一时半会儿来不了,我们就人人自备一盏小煤油灯,用一本书遮挡着。一时间,整个教室,烟雾缭绕,嗓子眼里净是烟灰,搭眼一望,同学们一个个活像庙里的小鬼。有的实在憋不住,只好到教室外面透透气,清清嗓子,再回来抱着书死记硬背。
班里有个女同学,白皙的脸蛋,明眸皓齿,待人热情,开朗大方,声音甜美,一笑脸颊上还显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很美的样子。平时我俩就很谈得来,我们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谈鲁迅高尔基,谈歌德的名篇《少年维特之烦恼》,谈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和冬妮娅的纯真爱情,看了一场电影、一本外国文学名著也要谈上老半天,甚至对她产生了朦胧的好感,由好感而生出了万般情丝。这也许就叫单相思吧。于是,我在心里默默地称她为“冬妮娅”。
冬妮娅古文成绩不佳,我便主动把一段段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汉语,写在纸条上递给她??吹蕉萱晕逸付恍?,就像一道清澈的小溪流,流进我的心田那般美妙。
平时,万老师就跟我们讲,身体好是第一位的,有个强健的体魄,以后才会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每天上早操,万老师跟在我们在队伍中奔跑。寒冷的冬天,冻的人直打哆嗦,他却光着膀子,提着水桶,来到滑溜溜的井台上,打水洗身子,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有了榜样,我能不好好学吗?于是,下雨了,别人都往教室里跑,我却偏偏跑到雨地里挨淋、甚至大叫着奔跑。记得一次,半夜一觉醒来,我看看外面明晃晃的月亮地,便一个人悄悄来到操场上跑步,放飞我少年的梦想。不料,踢踏的脚步声惊醒了王校长,拍着后窗直喊。我自觉扰乱了别人休息不好,便停下来,又来到教室,点上煤油灯看书。不一会儿,王校长跟万老师推门进来,我主动说刚才是我在操场上跑步。万老师批评我,怎么能这么不要命呢,休息好,一定要休息好。
那时候,高考之前,先是预选,谁能预选上,才有资格参加高考,预选不上,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到预选时,全班50多人,总共才预选上5个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胜利过关。老师同学一齐朝我竖起大拇指,万老师见了我,竖起大拇指,冬妮娅见了我,连说恭喜恭喜,其他同学们也都认为我有出息,肯定能考上。
预选结束,学校把预选上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就这样,1981年5月25日,我们预选上的高成瑞、万爱波、郭翠芝、马洪亭和我等5名同学,在地理老师姜会清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张戈庄五中,进行了为期40天的集中复习。复习期间,我念念不忘冬妮娅,还给她写过热情似火的一封信,不知什么原因,她没有回信,当然我也不会知道她收到信没有。我想,保尔和他的女友最终以分道扬镳而告终,我和冬妮娅又能怎样呢,真的没敢多想。
1981年7月6日,决定我们命运的时候来到了,因为7、8、9三天,是全国统考的日子。这天,我骑上自行车,带上铺盖、书,以及必要的洗刷用具,来到考场——平度师范,准备参加第二天的统一考试。
为了缓解考试压力,这天上午,我特意去了一趟麻纺厂,见到了我的哥哥。那时候,我哥哥在麻纺厂上班,正好借这个机会,去看望一下哥哥。
哥哥听说我来平度,准备参加高考,高兴得不得了,赶紧为我上食堂打了饭,还让我脱下衣服,帮我洗了,晾在院子里,然后穿上哥哥新一点的衣服。哥哥的衣服,虽说大一点,但毕竟是新的,好看一点,不至于让人笑话。
哥哥说,如果这次我能顺利考上,我就是老陈家唯一的大学生,让我无论如何,也要好好努力,为老陈家争光。
我暗暗下定决心,默默告诫自己,一定不辜负家人们对我的期望,发奋努力,好好把握,力争考上大学!
语文、数学、英语……历时三天的高考,在紧张的拼搏中落下帷幕。
千期待,万等待,揭榜的日子终于来临了,万万没想到,我还是落榜了。不光我没考上,其他四人都没考上。
在那忧伤的日子里,我忽然想起自己曾经写过的那篇小说《落榜之后》,这跟我的遭遇,是多么巧合??!自责、悔恨……各种情绪一股脑儿交织在一起??稍傧胂?,即使写了篇《中举》,我就能考上吗?
后来,尽管我“贼心”不死,又复读了一年,但落榜的阴影始终笼罩在我的心头,使我心有余悸,不能自拔,便草草毕业。
毕业了,同学们就要各奔东西,分别时,万老师一再叮咛我,一个人有出息,以后不管干什么,照样会有出息的。只要不放弃努力,就会有成功。
分手了, 我和冬妮娅默默地走在从学校通往公路的土路上。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绵绵情话,我甚至连一句像样的话都不会说。小路尽头,我从书包里摸出一张林黛玉的黑白肖像,默默递给她。冬妮娅伸手接过去,凝视良久,才装进兜里,向我挥挥手告别。我俩一个往东,一个往西,我推着车子,走在铺满沙子的乡间公路上。公路两侧,是大片大片的麦子,在微风中荡漾,鸟儿欢快地鸣唱。远处,似有隐隐歌声传来,曲调深情,绵远悠长,在耳边久久回荡……
38个年头过去了,我再也没见到过可爱的冬妮娅,她还好吗?多少年来,我只有在内心深处,默默祝福她,祝福她幸福安康!
万一老师,他还好吗?在我的想象中,万老师一定会像其他退休老师一样,或者在城里买了楼,安享晚年;或者在老家赋闲,呼吸乡下那新鲜的空气,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直到2017年新春,在平度南京路怡和园小区,我终于见到了想念已久的78岁高龄的万一老师。万老师读书看报,还从报纸上关心我的写作,鼓励我好好努力。老师耳提面命,殷殷指教,实指望学生学有所成……
时如白驹过隙,短暂的高中生活,转眼间就过去了。那远逝的高考梦,就像七彩的彩虹,飘逝在我的梦幻中。又像夜空里的星星,晶莹闪亮,时时照耀我前行……
多年后,母校八中改建成第二职业学校,教学楼高大气派,是家乡最高最好的楼房。再后来,由于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兰底中心小学整体搬迁了过去。孩子们每天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潜心读书,有校车专门接送,真是太幸福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