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纪实》(组诗)
云南/黄俊
在半个世纪前,一场反抗日本法西斯企图奴役亚洲的侵略战争在滇西大地上爆发。战役从1944年5月11日开始,至1945年1月27日结束,历时8个月16天。日军第56师团全部被歼,第2师团及第53师团被歼一部,死伤、被俘共21057人。中国军队出动7个军14个师和其他特种独立团共16万多人,伤亡、失踪共67463人。
这场战争警示后人:在和平安宁的日子别忘了回首身后耻辱的历史。军国主义的阴魂仍然纠缠着在我们疆土以东的那个岛国,斑斑血证并不能让日本右翼分子收敛他们越来越有恃无恐的嚣张气焰……
《青山不老,松柏长青》
我试图忘却这段惨痛的历史
但我不能忘却那67463双眼睛
更不能忘却腾冲叠水河畔
来凤山北麓,那些长眠地下
抗日将士的忠魂
他们至今依然死不瞑目,大睁着双眼
盯着一个蠢蠢欲动的小国
保持警醒,时刻准备,应声而战
而那段血腥残暴的历史
无论何种的理由和狡辩,都只会
引起世界民众的愤恨和谴责
是啊,青山为证,绿水为凭
走进滇西大地,走进腾冲,走进松山
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
我一次又一次真切地听到
风,在诉说,水,在哭泣
空气里弥漫着战火的硝烟
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民族的耻辱,刻骨铭心
历史真实的记载,还原着事实真相
在腾冲国殇墓园,一幕幕战争往事
一件件血腥杀戮的物证
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窒息
目不忍睹,心惊胆颤……
滇西民众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壮举
感天动地,感召世人!
仰望历史的天空
那一场场可歌可泣的抗战场面
让我们热泪盈眶,激情满怀
是??!腾冲城,一座苦难的极地边城
在新世纪战争与和平的风雨中
跨越和穿透历史的悲怆
《十战松山》
雄踞于怒江西岸的松山
属咽喉要地,易守难攻
日军视为“东方的马其诺”
美国记者称为滇缅公路上的“直布罗陀”
日军声称要攻下“马其诺”,需要
伤亡10万中国兵,气焰如此嚣张
但就是,这块被日军认为是战略保险箱
能够创造战争神话的风水宝地
却被中国远征军
和美国陈纳德将军的第十四航空队
变成了焚毁日军的火葬场
神话一经打破,便成为了笑柄
十战松山,抗战史上所罕见
歼敌3000多人,我军阵亡将士7600人
那时的松山,碧血如流水,
尸骨堆成山,魂魄若云雾。
青山有幸埋忠骨,一抔黄土祭英灵
在今天,我们在感慨兴叹之余
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惟愿:
忠魂升上重九霄,忠骨伴随松不老。
英魂不朽,碧血千秋!
《光复腾冲》
腾冲战役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它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妄图长期占领滇西、威胁中国抗战大后方——西南地区、以挽救其失败命运的迷梦,有力地促进了滇缅战场的胜利,在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血,在滇西的土地上流淌
七十余年过去了
这场中国抗战史上极为惨烈的战役
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一触即痛,昭示后人
岁月的天空,飘荡着战争的硝烟
历史不会忘记
1942年5月,当日寇的铁蹄
踏上滇西这片土地
腾冲城一片腥风血雨
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
——滇缅公路,枪林弹雨,炮声隆隆
怒江两岸硝烟弥漫,飞鸟悲鸣
1944年5月,远征军发动滇西反攻战
中国远征军将士同仇敌忾
义无反顾,英勇抗战。
血,不停地在滇西的土地上流淌
高黎贡山之战
在北公斋房的冷水沟隘口
持续一个多月的战斗
抗日将士血洒疆土,毫不畏惧
一次又一次冲锋陷阵
一个团拼光,另一个团接着往上冲
短短几天,战地上饿殍千里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在滇西民众的大力支援下
远征军将士胸怀民族仇恨,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冒着敌人的炮火,
顽强进攻,艰苦鏖战,
历时41天,与敌血战40余次,
歼敌1000余人,以伤亡万人的高昂代价
攻克高黎贡山
高山耸立,江河奔腾。
将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家仇国恨唤醒了更多的民众
国际友好盟军的参与
抗日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在收复腾冲的攻城战中
无论白发苍颜之老先生,
西装革履之少爷公子,
男女学生,乡镇保甲长和民众,
争相驮沙袋,担子弹,送茶饭,
民众的鼎力支持和鼓励
激励着征战的将士。经44昼夜
栉风沐雨、血肉横飞的激战
全歼顽敌,边疆重镇得以光复。
腾冲战役大小战斗80余次,
历时4月有余,俘获日军官4人、
士兵60余人,击毙敌少将指挥官
及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以下军官
100余人,日兵6000余人。
远征军阵亡军官493人、士兵8178人,地方军497人,共9168人。
民众随军作战及赴义死难者6400人,
美军阵亡将士19人。
青山不老,松柏长青!
无数抗日志士------594团团长覃子斌、108团二营营长陈艺、预备2师5团团长李颐、运送弹药的民夫1000多人、10余名美军顾问团军人
血祭山河,慷慨赴死,笑傲沙场
烈士的鲜血浸透了腾冲古城的
每一寸土地,每一块青砖
在绵延不绝的群山中燃烧悲壮
血,在滇西的土地上流淌、沸腾
烈士殷红的鲜血
染红了抗击倭寇的猎猎旌旗
一座边城的记忆
穿越历史浩瀚璀璨的星空
书写壮士的慷慨人生
驻足松山,我仿佛看到了
一万多将士一夜间复活
齐声高唱: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国殇墓园》
腾冲国殇墓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策应密支那抗日作战取得胜利之后,为纪念攻克腾冲的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的烈士陵园。该园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的腾冲县城西南1公里处的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始建于1945年,长眠着抗日远征军的八千英灵。
是怎样的伤痛,凝结在这一方土地
是怎样的耻辱,沉淀在这一片天空
是怎样的豪气,回荡在这一座墓园
我曾不止一次来到这里
怀着深深的敬意
悼念那些视死如归的英雄
叠水河和来凤山,目睹和见证了
人类历史上这场血腥而惨烈的战事
8000余抗日将士的英魂
流落他乡,长眠于此
七十余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远去
但历史不会忘记英雄
一束束鲜花,一副副挽联
一双双满含热泪的眼
倾诉着对烈士的缅怀和敬仰
碧血千秋,忠烈满堂
踏着夕阳的余辉,我们缅怀畅想
迎着灿烂的朝霞,我们继承发扬
为国捐躯的忠烈永锤不朽
《站在烈士的墓碑前》
这是一幅多么悲壮的场面
整座山头,芳草萋萋
竖满了9168块刻着伤痛的墓碑
这是何等惨痛的记忆
鲜红的血液浸透了满山的泥土
满腔热泪在绵延的山脉中流淌着悲怆
每一座冰冷的墓碑下
都有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清冷的碑石,苍凉地
守护着遗恨千古的绝唱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
山河碎,国破家亡血满天
是你们,为疆土而战,为尊严而战
浴血无惧,百死无悔
那夜的风很冷,那夜的雨很大
敌人的子弹,射穿了你的胸膛
倒下的没有成为英雄
还有几多孤魂流落他乡
但所有的名字都已铭刻青史
永垂不朽!
青山回荡着你的壮志豪情
绿水流淌着你高昂的斗志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挺身而出的壮举
更不会忘记国家和民族
所遭受的耻辱
安息吧,长眠地下的英魂!
如果敌人再敢来犯
我会以你的姿势,战死沙?。?/p>
《军刀和针管》
那把寒气逼人,锋利无比
折射着血光的军刀
至今闲放在国殇墓园的展柜里
它曾经是那样的忙碌
不停地挥舞在一群中国百姓的头顶
一颗颗鲜活的头颅
瞬间从肩膀上掉落
开膛破肚,挖心掏肺,惨无人道
如今,它静置在那儿
似乎是在休养生息,养精蓄锐
我不知道有一天
它会不会突然从刀鞘中跳出
在一只魔爪的指挥下
疯狂地砍向弱小的民众
还有那一根根细细的针管
本该留在医生或护士的手中
救死扶伤,拯救众生
但它却成了灭绝人性的刽子手
屠杀民众的利器
让无数的生灵命丧黄泉
死无全尸
我想试问:在滇西沦落的土地上
那些嗜血成性的恶魔
还有什么,不能施展到
手无寸铁的贫民百姓身上
毒气弹、细菌实验、活体解剖,
活人墓、万人坑,虐杀战俘,
手段多么的残忍,惨绝人寰
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涛天罪行
令人发指,骇人听闻。
《慰安妇之痛》
1944年9月26日的《扫荡报》,曾刊载了战地记者潘世征题为《腾冲城内一群可怜虫》的文章。文章中写道:“又在一处城墙缝里发现了十几具女尸,她们都被蒙上了眼睛,死得非常整齐。这些可怜的女人,生前为敌人泄欲,最后又被判处残忍的死刑,她们犯了什么罪呢?”日军“慰安妇”——军队性奴隶制度,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耻辱。
战争扭曲了人性,战争制造了奇闻
一群禽兽,居然选取了这样一个
多么温柔可亲的称谓
就为了满足和宣泄他们膨胀的兽欲
让无数的妇女悲惨屈辱一生
我曾经看过,国际公认最具震撼的
那张怀孕慰安妇的照片
照片出自美国记者瓦尔特·乌勒之手
慰安妇是在中国云南抓获的朝鲜人
时间是1944年9月3日
照片上她们穿着污秽的衣服
左旁的男人一脸笑容
与她们满脸疲惫和痛苦的神态
形成鲜明对比
一想起其中那位手捧大肚子
怀孕妇女的姿态
看着多么让人揪心
任何人都难以将她从记忆中抹去
斑斑血泪,流不尽她们
难以启齿的羞辱,无法诉说的苦难
所有的哀怨聚集于这场战争
我时常在想,那个无耻至极的
慰安妇制度的始作俑者
——冈村宁次,难道就没有
母亲、妻子和女儿
可这些衣冠楚楚的禽兽
连自己的姊妹同胞都不放过
还有啥人性和良知可言
让他们去死吧!
为了那些遭难的妇女和儿童
冈村宁次,你这个杂种!
《驼峰航线上的雄鹰》
驼峰航线是二战期间,从1942年5月~1945年9月,中美两大盟国在抗击日军侵略的斗争中,共同开辟的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汀江等地,飞越中缅印边境崇山峻岭(被称为“驼峰”),到中国云南昆明、四川重庆等地的空中国际运输线。航线需飞越海拔3000~6000米、冰雪覆盖的崇山峻岭,是世界航空史和军事空运史上飞行高度大、气候条件恶劣、最为艰险的空运线。在3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中美共坠毁飞机609架,平均每月15架,牺牲和失踪飞行员1500多名。
在云南昆明的西山郊野公园
高高地矗立着一座纪念碑——
驼峰飞行纪念碑
正因为当年,驼峰飞虎队
飞越的高度,穿越了世界屋脊
所以他们的纪念碑
才会那么高耸,直插云霄
一群雄鹰,展翅驼峰
创下抗战史上飞越极限的奇迹
永久铭刻在世界屋脊之巅
青山永恒,碧水长流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长眠于
驼峰深山幽谷中的英灵
和至今下落不明的失踪者
他们宛若一只只叱咤风云
令敌寇闻风丧胆的雄鹰
杨光鎏、谭宣、王国梁、王铭佩、
董少华、王跃东、陆铭逵……
英雄的名字响彻云霄,威震寰宇
生命虽已陨落,但不死的魂灵
仍然翱翔于驼峰“生死线”上
感动,铺满了“驼峰”和“铝谷”
自豪的雄鹰?。√熘咀?/p>
是你锋芒犀利的爪尖
撕碎了法西斯侵略者狂妄的梦想
是你健硕雄壮的翅膀
为灾难深重的民众托起了生命的曙光
《一口大钟,敲响战争的丧钟》
一口大钟,铸造于公元1450年
在光复腾冲的最后一役
这口大钟倒扣在腾冲街上
穷途末路的日寇
最终选择藏匿于大钟内的坚守
试图抵御正义之师前进的脚步
所有的仇恨集中宣泄
迫击炮、重机枪、手榴弹
轰天震地的声响
犹如战地庆功时的鞭炮齐鸣……
枪声停了,一口大钟
敲响了日本法西斯企图奴役亚洲
称霸世界,黄粱美梦的丧钟
一场战争的终结
始于狼子野心,终于一口大钟
明媚的阳光,终于撕破战争的黑暗
从新普照在滇西大地上
如今,踏上滇西这片热土
我以一个后来者好奇的目光
去探寻战争留下的蛛丝马迹
瞻仰滇西抗战遗迹
抚手触摸随处可见的累累伤痕
腾冲古镇,氤氲着古朴和顺的气韵
我能感受到那场战事留下的震痛
我庆幸自己出生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
但我领略到了战争的无情和伤害
我不愿看到炮火硝烟中的惊吓
更不愿看到血腥杀戮带来的惊恐
我祈求世界和平,人类安宁!
让和谐的风吹散战火硝烟
让安宁的雨滋润苍茫大地
让和平的鸽子翱翔天宇
让橄榄的青枝抛洒四方
祝愿滇西大地上的黎明百姓
永保安宁祥和,生活幸福安康!
让我们共同努力,守卫和平,远离战争!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