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行走的力量和幸福感--读张柯平散文集《北纬42度》
来源:作者:张朝霞时间:2014-09-03热度:0次
收到张柯平散文集《北纬42度》的时间,是一个舒爽的夏日午后黄昏??醋懦溆糯竽庀蟮摹侗蔽?2度》封面和极像本家堂弟的张柯平照片,我知道我今夜要在《北纬42度》这个充满诱惑的“维度”里度过了。
果不其然,通宵读完,仍不忍释卷。多年未有的阅读快感,让我热血沸腾。正如一个朋友所说,仿佛在一个沉闷的“铁笼子”里,猛然吸到了生猛新鲜的空气。
张柯平带给我的感受是全新的,《北纬42度》留给我的印象是明亮的。我从来没有读过这样充满野性而又机智唯美的文字。惊喜激动之余,深深感到一个地质勘探人的笔锋也和他手里的钻杆一样,锋利而又温润,诗意而又深邃。
张柯平就那样潇潇洒洒在《北纬42度》中,用“戈壁大风歌”、“幸福的脚力”和“土也有名”三个章节,为我们活生生展示了一幅地质勘探人感怀行走的力量和幸福感的动人画卷,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一种地质勘探人特有的英雄主义情怀和奉献精神,使我们仿佛看见一群背着行囊穿着工装扛着勘探设备的勘探人在大漠的深处向我们走来。那山谷的风吹动了他们的红旗,那狂暴的雨洗刷了他们的帐篷;他们用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他们的行装攀上层层的山峰;他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的矿藏。他们就是张柯平和他的队友们,他们是司机海师傅、贺师傅,是库管员老杨,是电工“弹弓”,是机长三毛,是“木匠”生连,是钻工“土豆”,是胖乎乎的班长,是唱歌走音走到平凉的老柳,是退休了的老黑和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小孙。
这是一群敢在戈壁大漠唱大风的地质勘探人,他们不怕随时可以完全彻底地把一切都刮走的风沙,他们不怕立刻可以肆无忌惮地把一切都焚烧的“焚风”,他们像“候鸟”一样不顾严寒不怕酷暑来往于没有围墙的“流放之地”。他们是男人,他们是丈夫,他们是儿子,他们是父亲。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七情六欲的人、需要爱和家的人。然而他们的血肉之躯贡献给了勘探事业,他们的七情六欲挥洒在了大漠戈壁,他们的爱和情只能寄托于无线载波电话,他们的家只能出现在午夜梦回的泪光中。因为他们是光荣的地质勘探人,他们的任务是寻找、寻找、再寻找,他们的使命是坚守、坚守、再坚守,他们的追求是用行走诠释“三光荣”“四特别”的“核心价值”,他们的梦想是用奉献演绎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
感谢张柯平用一种彻底摆脱了负累和羁绊的灵性抒写,把我们带进了这样一群可亲可爱、可歌可泣的勘探人中间,和他们一起在托克逊---艾丁湖风线上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大风之歌,和他们一起在滚滚沙尘中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的哲学命题。
只有把自己完全交给大漠交给勘探事业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从容旷达、执著清醒的文字。也只有作为勘探人的张柯平才有这样的生命体验和内心思考。这个时候的他早已忘记了刚当钻工时压伤手指的疼痛和盛夏黄沙来袭时蒙头钻到床下睡觉的痛苦,忘记了穿上棉衣还冻得嘴唇发紫的寒冷和“躺着一身汗、站着一身汗,走着汗淋漓”的酷热。正如他在《勘探队员之歌》中写到的那样,“其实,我的经历,也差不多是所有野外队员经历的精简版?!薄耙欢尉?,锻造一种精神;一种精神,成就一段人生??碧蕉邮歉龃笕勐?,它不断塑造出一代代的野外队员;一代代野外队员勇敢地谱写着一曲曲勘探队的奋斗之歌?!?br/>毋庸置疑,自然野性的西部情怀和古朴纯真的关中神韵,行走天下的潇洒风度和大气空灵的文人气质,就那样完美地汇集到了张柯平的身上。也许正是这种特别的人生际遇和工作经历,使他有机会在别人“可望不可即”的特殊行当里历练,有条件在被誉为“精神的西部”、“信仰的西部”的地域文化里熏陶,从而使他成为试图用纪实手法为地质勘探野外队员立传的坚定写作者。
张柯平是一个用散文记录生活的高手,《北纬42度》的最大特点是行文精短流畅,读来充满“野味”。因为张柯平懂得“在一个表达泛滥、耗纸成灾的时代,写得短、写得简,甚至写得少,对自己、对读者,都算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们阅读他的作品时,能时时处处感受到这种美德的滋润。
在《北纬42度》这个荟萃了张柯平感怀行走的力量和幸福感的60多篇文章中,我们惊喜的发现,超过3000字的没有几篇,大部分是千字美文,而且篇篇都有“温柔风景击中心扉”。从中根本看不到“折射着浮躁心态的掠影浮光式的匆促叙事,也找不着潜含着功利取向的居高临下状的空泛抒情?!比《囊恢智倚星腋?、且歌且思、且思且悟、且悟且记的精明、精炼、精彩抒写。无论是写勘探队的《勘探队的北纬42度32分》、《勘探队人打电话》和《勘探队婚事》,还是写队友的《写意勘探者》、《勘探队员之歌》和《每个勘探队员都想当英雄》,还是写风景的《月落戈壁》、《日出艾丁湖》和《一个太阳的诞生》,还是写行走的《下三畔》、《上寮行》和《三进白嘎湖》,还是写故乡的《土也有名》、《收集故乡的声音》和《消失中的马桥村》,还是写亲情的《父亲住院》、《爸妈来了》和《园父母一个好汉梦》等等都是令人感动、叩人心弦的好散文。应当承认,这些优美的散文篇章,很容易使读者在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时怦然心动、回味无穷。就艺术而言,张柯平在《北纬42度》中追求的是一种从行摄记录的真实中发现自然之美,在行走力量的感怀中找到幸福感觉。
是的,行走是快乐和幸福的,这快乐和幸福来自前面未曾谋面的风景的召唤。正如张柯平在《幸福的脚力》中写到的一样:“还好,路上风景格外好。高原从不吝啬,走进她的人,都会享受到绝美的风景。先不说湛蓝纯净的天空,也不说随风翻卷的或白或灰的云彩,也不论碧绿柔软毛毡般覆盖大地的草原。你只需闭上眼睛,听汩汩而来的雪水汇成河流在谷间回荡歌唱,听牦牛舔舐草儿嚓嚓地咀嚼自得其乐满足的喷嚏声,还有雄鹰在高空盘旋鸣叫的空灵绝响。这是一曲谁也不能复制的高原之歌。瞬间,你成了最幸运的人,为你的行走满足吧。这就是在路上的幸福感。”
……
现在的张柯平虽然离开了勘探队,但他的行走不会停下来;虽然不再是勘探队员,但他依然“习惯地以一名勘探队员的视角看世界,一如既往地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得”。
我们深信,并期盼着张柯平在被19世纪冒险家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城市”的西宁,在被众多作家诗人渲染过的优美的“最后情结”中写出更多更美的优秀作品。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