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齐鲁风20130926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3-12-30热度:0

“第一书记”和他们的父老乡亲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驻村“第一书记”党建纪实


           作者——周习                   


老好了!
      玉米受穗时节,我又一次走进紧邻渤海岸边的惠民县西庞村。时隔5个月,一切都变了样子,无论走到哪条街巷,你都会惊喜地看到,村里的街道两旁都有了绿化带:修剪整齐的绿叶植物,间或的红花,间隔一定距离的紫薇树,编织着新农村的未来。整洁的街道,衬着淡黄色的墙壁,墙壁上绘有牡丹、翠竹、人物的宣传画,恍惚到了一处公园。与画面相响应的是宣传标语,宣传党的好政策,其中在西庞村的最东边朝向主要交通要道的墙上就已经写上了珍惜国土资源的宣传口号。刚入村就是土地政策和党的十八大标语,其中有一个是“感党恩凝心聚力,抓发展争创一流!”这哪里还有落后村的影子呢,我找记忆中几处破败的农房,却再也找不到,倒是多了几处绿化地带,似村中小花园。两处二层楼已竣工,一处是农户的,一处是村委。村委办公楼已启用,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教育活动室、群众娱乐活动室、文化书屋等一应俱全,县里配套的村卫生室正在它的旁边动工,正在村委办公楼东头阴凉里聊天的老人们,脸上挂着喜悦,一切都令人欣慰。走在街上三三两两的是乘凉的老人,每次都有人说:“老好了!”,“俺村老好了!张书记老好了!”。这是我们走在街头巷尾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素不相识的老人们告诉我的。老好了!这是群众对我们“第一书记”的最朴实、最高的评价。
       到底作为农村党建工作队的“第一书记”有多么好,老百姓是怎样看的,我决定找每一个村的带头人——支书谈一谈?!暗谝皇榧恰泵窃谧罨愕拇謇锕ぷ?,他们做到了帮包不包办、到位不越位,指导不指责。他们紧紧围绕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抓党建。山东省委、省政府,抓好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到工作薄弱村担任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抓党建促脱贫”。坚持标准条件,选拔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和责任心强、热心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重点抓好“五有”:有好带头人,把选拔培养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重中之重,配强配好村“两委”班子;有集体收入,帮助选准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子,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有活动场所,就是村级组织有独立的工作和服务场所,功能齐全、使用经常、发挥作用;有管用制度,就是党组织工作、议事、决策制度健全、管用,村级工作运行规范高效;有满意服务,就是党组织增强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群众满意度高。明确使命和责任,“第一书记”当好“三个队”。党的政策的宣传队,架起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沟通的桥梁,用党的理论和政策照亮农民群众的心田;农村党建的工作队,帮助强核心、固班子、建制度、育骨干,为农民群众培养不走的“主心骨”;脱贫致富的服务队,协调、落实好行业扶贫政策,找准发展路子,增强村里自我发展的能力。采取“第一书记”驻村、派出单位当后盾、党组(党委)负总责的方式抓好帮包工作。派出单位当好“三个部”。把方向、议大事、抓落实,当好指挥部;统筹资源、叠加优势、整合力量,当好协调部;真情关心、主动服务、严格管理,当好保障部?!暗谝皇榧恰庇眯卸跋齑糯灏嘧映稍?,这一切他们都做得很好。

群众无小事
        党建是重中之重。老百姓炕头上能数的出来的那些事,都透着对“第一书记”的赞美,对共产党的感激。在西庞村委东头,几名老人在聊天,其中一个说:“张书记老好了,去我家,知道俺儿子有精神病,就给俺孙女申请了补助,每月450元,在博奥职业幼教学习。全惠民县只6个这样的名额,张书记就给争取来了1个。这位老人瘦瘦的,戴一副老花镜,但神情很安详,很知足,他叫庞洪柱。这件事张书记还真没提起过。旁边一位老人插嘴说,张书记真是干实事的人,这村委楼占得不是耕地,是个烂苇塘,拉出了好多车垃圾,掩埋了一些,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我纳闷,这位农村老头好像懂政策,说话有板有眼。他们猜到了我的疑问,说,你还不信他的,他是老师,先生,老三届的,他叫庞洪宽,我们村里大多数姓庞。董德元接着说,俺村的卫生大变样了,以前,这个时候,瓜皮满街是,垃圾到处丢,出来吃个饭得捂鼻子,现在瓜皮统一放,我抬眼沿街望去确实看到每条大街都摆放了垃圾桶。这五六位老人都过了六十岁,有的像八十岁的样子,悠闲地聊着家长里短没有一个愤世嫉俗,他们都很安然,很满意。我走到一户人家,三个人都在看我,我打了声招呼停下来,那位年轻妇女,一个劲地夸张书记好,年老的忙插话说,我叫庞玉明,张书记来第三天我们就接上了头,他老好啊,不嫌脏,工作好,很全面,叫人喜欢,他也很喜欢小孩子,见了小孩子就抱抱。庞书记说,村民和张书记可亲了,有了好吃的,给他送,他不收,就叫我转送,转送他也不要。一年半的时间,张全健同志一手抓西庞村的事务,一手抓五个人的队伍,他们是一个整体,代表着省国土资源厅党员的精神风貌。扳着指头可以数出来的事,救助残疾儿童小银凯;邀请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专家和医生为帮包村的村民和石庙镇敬老院老人进行义务查体;为敬老院老人捐赠夏衣并打扫卫生,为儿童捐赠书包及文具;捐助贫困母亲和18名贫困女童;开展爱心图书捐赠活动,搞“珍惜资源爱我国土”征文,走访慰问庞玉灵等5个帮包村的8名困难老党员;参加石庙镇“慈善一日捐”活动,每人捐献爱心款300元;联系协调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的“爱心同行”共青团暖冬行动,结对帮扶巩家村困难学生赵玮同学,承担起自初中到大学的所有费用;受刘俭朴厅长委托,宇向东副厅长带队到帮包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共计84户,为困难群众送去大米、面粉、花生油和肉等慰问品,送去了组织的关心和关怀。同时还走访慰问了5个村的党员干部,送去党的十八大读本、党章、农业科普书籍、记录本和笔,给新入学的小学生送去书包、文具盒等等……件件好事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村委班子眼中的“第一书记”
        把选拔培养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重中之重。这些惠民的大事无不是“第一书记”这些派来的党员们和村里的支部书记村主任等村里的党员们联合办成的。小王村“第一书记”姜东兴说,我们五位“第一书记”是神经末梢。比方说咱们厅是一个人,我们五个“第一书记”就是其中的一只手,就是一只深入群众的手,是一个人的神经末梢,手如何行动是大脑指挥的,刘厅长提出:“集全厅之力,聚全系统之智慧”共同把帮包工作做好。以张全健为首的“第一书记”们,听从指挥,抱成一团,步调一致,思路一致,行动一致,齐刷刷地让五个村子站了起来。我去惠民县石庙镇之前,就如何抓党建的事采访了新马村“第一书记”张勇。他说,张处长带领他们主要抓了一下三点:第一加强班子自身素质建设。每个“第一书记”和村班子成员一块学习,学习基层工作要求,反复学习上级有关文件。与村书记及“两委”成员互相交流省委组织部培训内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共同探讨党支部建设和基层组织最佳工作方法。第二加强经验交流。有好的工作经验,大家一块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遇到难题,五位“第一书记”共同商量,采取最佳方法去工作。第三树立村支书威信。“第一书记”注意把村支书推向前台,给困难群众的补助问题等好事、实事由村支书和两委成员出面落实,提高了村支书和两委成员在群众中威信。针对村里党员老龄化问题,培养了多名年轻的入党积极分子。同时关心培养大学生村官。为此,他们在今年的7月1日,这个特殊的节日上党课,进行党员挂牌亮责。目的是让所有党员户,不管有无官职,都要起到一个党员的带头作用。之前有的落后村没班子,或者有一个撑不起来的班子。让村支书提高觉悟提高工作水平是他们党建的目标。
 纱。 
西 庞村原来村班子基础弱,原有三股势力,互相牵制。这一届选举庞昌堂做了书记,他原来就是一个打工的,也不关心政治,可是偏偏轮上了他,他不能出去打工了,工资一年才6000元,只好空里干些农活。前两次来,没见他说过一句话,这次,他主动介绍了一年多的工作。庞昌堂是96年就在村里干主任,2002年,原村委将办公室卖了后,村委没处办公了。“第一书记”张全健过来后,就租了办公场所。现在,庞昌堂坐在新建成的村委办公室里处理事务,感到很自豪。他说,原来村里上访的多,打架斗殴的多,村里集水费电费很拖拉,好多天收不起来,有钱的也不给。现在不一样了,村干部的威信比以前高了,在广播上一说,大家都送过来,有人来电话说,你先给我垫上,回去我给你。老百姓可讲信誉了。7月1日,镇上的常建忠书记亲自来给党员挂牌。乡亲们都羡慕党员门上挂牌,希望自己家的门上也有牌子,西庞村决定,下半年,在村里评好媳妇好婆婆,挂牌,树立正气。
        张全健和“第一书记”们同志信奉: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干好农村工作必须务实重干,群众只认干不认说,指挥不动但是能带动,干部就要把“干”放在首位,记在心上,而且要干就干好。群众就是需要领、需要导,好干部一定能并且会引领、指导一般群众去发展。带头干、领导好,发展顺理成章!去年冬天下雪次数很多、量很大,新修好的路面和活动场所不及时清理,群众出行不便不说,还可能把路面冻坏。“第一书记”带头拿起扫帚、铁锨,这是无声的动员,群众看到后几乎全员响应,纷纷走出家门清扫积雪,保证整个冬天道路的畅通。今年夏天雨水多,7月以来连续降了多场大雨,西庞村北的排水沟因群众常年填种庄稼导致无法排水,村民虽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受等靠要思想和攀比思想影响,工作量虽不大,可谁也不愿主动去伸手,一心想让我们“第一书记”租挖掘机帮助排水。针对这种情况,张全健和工作组的几个同志带着村两委成员一起,带头拿起铁锨冒雨清淤排涝,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群众纷纷参与,仅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解除了涝情,几十亩玉米得救了。
       西庞村130户人家中,有19名党员,地少,人均有一亩六分地,大多数党员都年龄偏大,六七十岁了。村委陶主任说,陶清判是位80岁的老党员,很支持村里的工作,有空就打扫他周围的卫生,为村里解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群众的觉悟也提高了。
  那天上午,是惠民县历史上第二个高温日,我到小徐村进行了采访。徐书记四十来岁,个子不高,很精干,很和气。说起这一年半的变化,他可兴奋了?!暗谝皇榧恰崩戳耍謇锴敖?0年,就是他第一个和我说的。小徐家的村委座落在村子最西北方位,规划整齐的村庄、绿化了的街道,配上粉刷了黄颜色的墙壁,很漂亮的一个村子。说起来他感慨万千。他说,我们村太小了,过去什么大事也干不了,就40户,160口子人,自己上不起变压器,和邻村共用一个,修朝外走的路也是占用了邻村的地,“第一书记”们出面和邻村给协调好了。村委班子不错,今年转正了一个党员,发展了3个积极分子。现在,我们想干什么事,都能干成,比如说,今年雨水多,我们挖了1500米的排水沟。正说着,进来了一个妇女,我问有什么事呢?她说,找张书记,请他吃顿饭。为啥请他吃饭呢,她说,张书记来了一年半了,他从没在村里吃过一顿饭。徐支书点着头赞同道:真的,从没吃一顿饭,下了雨,也不住下。妇女说,现在我的儿子考上航空大学了,高兴,我个人请他为孩子的事吃饭,应该会答应吧。
  当问到党员挂牌的作用,徐支书说,我们村党员都挂牌了,大家有了责任,有时顾不上吃饭也先为村里干事,南北路通了,篮球场也建起来了,村里老百姓的觉悟也提高了。几个老太太正在胡同头乘凉,开口就是,俺村老好了!脸上充满了喜悦。徐书记说,张太平书记脾气好,遇上事大家一起商量,从不和村民抢。他指着墙上的制度牌说,这些都是他设计的,找人制作出来的。村里有个五十岁的许连文,查出癌症,他自己掏钱买上东西,去看望……我们班子每月5日为村民议政日,党员群众代表参加,很多事就是商量好了一块干完的。
      我问,还记得第一次见张书记是什么情况?徐书记说,我正在村里,他自己来了。我说,你打声招呼,我们找几个村民欢迎您一下,他说,用不着,等我干出成绩来,你再庆贺也不晚。来了后,就问村里的情况,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事要办。我们的村子怕涝,我们商量下一步要上种菜、养鸡项目。
  告别小徐家村的徐书记,我来到了小王家村,支书直接把我领到了二楼图书室,书屋里有好多书,墙面上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几个鲜红的大字。书架上摆满了书,其中有关“第一书记”沈浩的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想到张全健老家就是安徽,更多了份感慨。
       小王家村相对来说,人口比较多,村子大,他们村有13个党员,长期在家的就是7个。现在党员觉悟提高了,村民的觉悟也提高了。我们开党员会议,义务劳动,36度高温,从中午开始到下午3点。有时干到晚上8点,饭也不吃,蚊子很多,咬起一些疙瘩,大家都没意见。姜东兴书记一直和大家一块劳动。老百姓心疼地说;姜书记,你就不怕咬?我们都受不了。有一天下了大雨,有雨冲一下更干净,所以又进行义务劳动,姜书记一直在打扫。支书王尊庆觉得姜书记做事很细致,比他细致多了,考虑事很周到,这一年半下来跟着学到了很多东西。
        王书记说,村里没修路的那阵,下了雨,土粘,水多,路没法走,家长送孩子,扛着自行车,可难了。现在,做生意的来了,外面的车辆多,自己村里买车的也多了。姜书记有时中午一点才回去,可能没饭了,在车上吃方便面,车上时常放着火腿。我们第一次见面在村里,村办事处领着他到家里来的。来了走访老干部,见了抗美援朝的老干部,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说,时间紧,也没买啥,就算是自己的一点心意吧。
        现在我在村里说话办事很有威信,我们村里正准备上养鸡场。7月1号后,我们党员也挂牌了,村里发展了2名积极分子。到现在,全村扒掉40间旧房子,新盖了49间新房子,你看村里大变了样。
         新马村是紧邻西庞的一个村子,村民要想出村只有走西庞的路。新马村的支书王秀明和村主任的脸晒得黑幽幽的,尤其是王书记,我对他印象很好,他是个很有谱气的人,也早打算为村里上些项目,村庄规划很好,但没钱硬化也没钱上项目,正巧,“第一书记”们来了,帮他提前超高质量完成了他的梦想,办成了想办而办不了的大事,村民们很满意。他说,这里与商河县搭界,下雨天,我们村民能骑车出门,商河的人都羡慕,村民心里美滋滋的。现在我们村党员16个,还有一个大学生村官。去年春节,村里的老头王振东的儿子得病死了,家里很穷,春节过不去了,几个“第一书记”把自己2000元的生活费贡献出来。村里也想帮他,但是没有集体收入,有心无力。小银凯动手术,也多亏了“第一书记”。张勇书记早上起来,都是先到村里转一圈,看看村民有什么事。王书记原来干木工,一天收入170元到200元,现在1月200多元,心里有时不平衡,可是这一年半,“第一书记”们来了,帮着村委为村里做了好多事,虽然自己比以前忙了很多,但老少爷们高兴,我们觉得也值得。
        颜家村是我最后去的村,这个村子原来村委班子很乱,有7个党员,6个人干过支书。现任支书颜洪元说起与何国幸的认识还历历在目。那天何国幸是上午过来的,他没在,做买卖去了。下午,他们在办事处见了面,他觉得何国幸是很朴实的一个人,接上头后就到村里走访,卫生条件不好的,他也不嫌,没有架子,跟农村人一样。走在街上,人家都跟他打招呼,真干活,种白菜,自己拿茶叶来。他指指在村委窗台上有一小桶茶叶说,都一年半了他连自己带来的茶叶也没喝完,他从没在村里吃过一顿饭。我们这里是盐碱地,春天,刮起和盐一样的白风,让人灰头灰脸的。我们现有110户,440口子人,10个党员,有事就爱和村“两委”商量。我们挖了很多排水沟,下雨排水很顺利。听说何书记要走,我这心里说不出啥滋味。他的眼里有泪珠,这是个不识字但很聪明的农村领头人。他也有同感,现在水费电费好收了,原来五天收不起来的,现在一天就收起来了。他知道老百姓最务实,你为他们做了好事,他们十分感激的,都说共产党好。


亲 情
        五位“第一书记”年龄不一样,经历不一样,但在张全健同志的带领下,干出了不凡的成绩,得到了从领导到群众的一致好评,真正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五人走在街上,老百姓主动过来打招呼,他们从没在村里吃过一次饭,真心实意地为父老乡亲做事。一年半的拼搏,很少休息,很少顾及家人,趁着他们四个人都在场,我有意把话题引过来,触及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说,各自的家属来看过他们,张全健同志也组织过五个人的家属聚会,以便求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刚来村任职时,小徐家村的“第一书记”张太平刚结婚五个月,正是需要相伴呵护的时候,他很长时间不回家,从陕西榆林嫁到山东的妻子有时觉得很委屈。
        新马村“第一书记”张勇的儿子现在已经三岁半了,很调皮,很惹人喜爱,有时,周末,张勇回家和老婆一起看孩子,儿子摁摁他的嘴,翻翻他的眼皮,他睡着了,儿子还在玩。 妻子说,有你在身边,可以睡个踏实觉,不用担心儿子掉床了。
  颜家村“第一书记”何国幸体会更深,男人在家,家务活可以帮一把,不在家,什么也是女人一个人的。
  小王家村“第一书记”姜东兴很有意思,女儿上初中,下周一要过生日,女儿问,爸爸能不能给我过生日。姜东兴说,你奶奶过生日是提前过的,你的待遇不能超过她吧。女儿心中服气了,她点点头。谈到女儿,姜东兴话多起来。
       厅驻村的五位“第一书记”的领头人张全建副处长总是很忙,我没有直接采访他。有一次,他谈到女儿,脸上有了笑容。女儿很小的时候,他出征北川,一去两年半。现在又来惠民,重任在肩,女儿也大了,理解了爸爸。他的故事很多,我们会慢慢了解的。群众对他们的信任就是对党的信任,对村委班子认可,就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认可。
        我有幸目睹过何国幸的“第一书记”日记本,大红的封皮非常庄严,翻开扉页上印着一段文字,令我十分感动。我写不出更多,但我知道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殷福芹是镇上的组织委员,三天两头地和“第一书记”接触,她说,五位“第一书记”是一个整体,他们做党建工作做得真好。
  县委组织部的副部长牛业霞,代表惠民县组织部高度评价了五位“第一书记”的做法,她说从五位“第一书记”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他们做事很有计划,很快融入农村,讲科学,顾全大局,做群众工作很讲究方式方法,感谢他们为村里培养了好带头人。
       说起一年多来的工作,惠民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王忠说,“第一书记”的驻村工作推动了我局服务农村工作的进程和力度。他搬来了厚厚的一个卷宗,那是4万亩农田改造的方案,这里面的内容和五个村种植葡萄、养牛的项目一样,寄托着惠民富民的希望。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