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不厌(外一篇)
来源:作者:章校中时间:2013-04-11热度:0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万物知己
才是我诗
——《读诗》·校中
天海,铺开蔚蓝,诱惑所有的羽翅。呼朋引伴的鸟儿,飞出悬悬而望的眸子。那隐去的翅膀,怎么没有在心头上装裱出任何的痕迹?一根松针落地,引发些许的回声。一朵轻柔的白云,悠闲地坐在一处峰青上小憩,又慢悠悠地起身走了。有可能,她是听到远处大海的召唤。
阳光孤色,独处寥廓的长空。一山青青,亦无箫声穿越竹林。寂寥的心境,在心上发酵,变成一种仰望的姿态,那是一种难耐的渴盼。红尘遥远,寂空黛山。过往的春息,呼啸的翅膀,枝头的花朵,涟漪的溪河;还有风过松阵,一株菩提,一支鸟语,一笛云淡风轻的密码。
而今天地之间,云去也,鸟远无,敬亭山默默无言,诗人默默无言??瓷剑揭部次?。心有灵犀,深情山青。无须悲凉天际空白,也无须忧愁山石寒意。发酵的仰望已成酒了,昔日举杯邀明月,今天会约敬亭山。知我者,敬亭山也。
万物知己,才是我诗。
意蕴敬亭山
敬亭山,黄山支脉,宣州水阳江畔。敬亭山,江南诗山,千年名人挥毫作诗,尤李白《独坐敬亭山》为最,成千古绝唱。
四月,我入敬亭山。穿过石门坊,见诗仙雕塑,造型简捷,气质非常。想《独坐敬亭山》,应是公元753年,在诗人弃官长安十年之后。飘泊,辛酸,倍添孤独寂寞。
独坐敬亭山,一“看”,二“坐”?!白背龉露兰拍?,“看”出孤独思想。鸟飞,云去,本自然,是什么使李白坐出孤独?忽想起李白另一诗《望木瓜山》:“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绷绞日?,这是李白的见与不见:见日出,见栖鸟;不见众鸟,不见孤云。一脉相承的孤独情怀。
山洼密密从从竹林,现出翠云庵,隐见一尊灰白女人雕像,后面水泥围起坟冢。这是哪家旷代才女,竟然占了敬亭的风水宝地,让李白的诗魂陪伴?近看,原来是唐明皇李隆基的胞妹玉真公主的坟墓。玉真入道,云游天下,结识墨客,李白是其中。李白为官是她举荐,李白被贬她很郁闷,后来寻觅李白的脚印,她来到敬亭山,直至香消玉损。
吃惊《独坐敬亭山》,另有意蕴。想李白曾写有《玉真仙人词》: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从中可见交往甚密,感情非常。公元762年,玉真去世,享年71岁,葬于敬亭山。李白也于同一年随行,葬于当涂的青山。
诗的秘密在这里——“相”和“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联,不见过去,只见玉真。这是默默无言的期许,也是遥遥无期的许诺。竹海涛声,翠云庵的钟磬,李白狂歌的剑影,竟是为玉真公主做伴。
这是普通不过的丘陵,虽景色平淡,但满目清翠,云漫雾绕,格外灵秀。薄暮时分,昏黄阳光映照竹海,一种孤独油然,孤独敬亭山,孤独独坐诗,孤独公主心。真爱多了一层婉约的风致,能否在那片独自悠闲的孤云上,写出诗人与公主“相看两不厌”的情独?如是想:相看两不厌,只有唐公主。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