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情结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3-05-11热度:0次
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喜欢读书,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正值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那时家中很穷苦,父亲一人赚钱,养活七口家,可是不容易,每天都要考虑吃饭的问题。临近春节,母亲问我:“孩子,你们都想父母给你们什么礼物?只能要一样!”我的姐姐,弟弟们都要了衣服,新鞋和鞭炮,而我和妈妈说:“只想让爸爸给我到图书馆借一套书《西游记》”,后来爸爸真把《西游记》借来了,在年三十那天,我整整在吊铺上爬着看了一宿,全部阅读完毕。那时候,好想有一个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啊,也许,我的近视就在那时候炼成的!
爸爸经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什么意思当时由于年幼,并不太懂,后来阅读书籍的范围广了,“聊斋志异,三拍二刻,三言五语,笑林广记,水浒转,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唐诗三百首,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茶花女”等等许多中外名著全部阅读,到了中学时候,读书迷了竟然在上数学课,英语课也通过桌子的缝隙读小说
中学时代,我家离学校比较远,没有办法回家吃饭,中午可以问妈妈要3分钱买咸菜,就是这3分钱,也就是花1分钱买咸菜,节约的钱买书,我买的第一本书就是《毛主席诗词》。由于反复的看,仅仅几天,就能全部背诵,至今不忘!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读《资本论》《列宁全传》《毛泽东选集全五卷》都很感兴趣。那本人人都有的《毛主席语录》,那更是背诵如流,至于后来出版的《金光大道》,《艳阳天》等书也是爱不释手。由于读书,眼睛早早的假上了眼镜,开始近视了。
1968年插队农村后,看书的时间多了,书的内容也更丰富了,我们房东的父亲是一个老中医,他家里藏有许多古本木版印刷的医书,在油灯下,在地头上,我每天捧着那一本本医书,贪婪地读着《本草纲目》《药性赋》等书籍,竟然也学会了切脉,诊治一些常见的小毛病。我们村的老书记本来想让我去当赤脚医生,却因为教师缺乏,让我当了民办教师。
70年代,我作为插队知青随着返城就工的机遇回到青岛,最喜欢的事情还是读书,我的工作单位对面就是振华路新华书店,我每天只要有空,肯定在书店看书。由于读书,认识了许多朋友,新华书店的张经理竟然对我特许,让我读由于文革原因撤下柜台的所谓“禁书”,那时侯,我们的工资比较低,每月只有三十四元。晚上在单位值班可以给二角钱补助,那我就主动要求上夜班,为的是有时间读书,利用晚上时间写作!
几十年过去了,我的几个书橱都堆满了书,连桌子上,办公室也堆满了图书,我的电脑桌上整齐地摆着:当代文学,山东文学,青岛文学和我们论坛作家朋友出版的一本本新书,我知道: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凝聚了作者的热汗,读过一次就会有一次感动,一次提高。
翻开图书,静静地嗅那清香的文字,这时,我的灵魂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空灵的内心就宛如来到一片绿洲,五彩云霞伴随那无数灵感也就会翩翩而至。我爱读书,从中吸取无穷的智慧,我爱读书,从中获得无限力量!
几十年来,读书始终伴随我的人生,综观天下,读书的好处真是一言难尽,诗人云:诗人是天使,可以升天在上帝面前吃糖果;史家云:读书可以了解历史,变得聪明;逻辑家云:读书可以使人进步,学习办事,增加文采;儒家说:读书是一种人生修为,可以使人明理知义;我说:读书可以怡情,读书可以长才,读书可以激智,读书可以改变性格,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可以延长生命。
从2000年开始漫步网络,将近十几年来,结交了全国各地许多爱好文学的网络朋友,他们其中许多人都是很有名的作家写手。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读书,我们经常在论坛上发表文章,举办征文活动,开办蓝月亮文学社,读书,讨论作品,互相交流。我们共同创作出版了十二本散文合集,我们大家都在交流中获得进步和提高!
我很赞成这样的说法:“读书的历史就是改变性格的历史,读书的历史就是转变命运的的历史,读书的历史就是心灵净化的历史,读书的历史就是升华人生品位的历史”。
记得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刘遵三曾经说过:读书能改变人的性格,愚者读书变聪明,钝者读书变伶俐,燥者读书变安静,灰心者读书变振作,孤独者读书变充盈,读书的好处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我深信,读好书能改变人的灵魂,读好书就是心灵的探险,驶向智慧的海洋,人类离不开文化,离不开好书!
由于我的影响,我的儿子也特别喜欢读书,更喜欢买书,他是学习电脑专业的,电子书都很贵,买一本书就要60——70元,但是,他买书根本就不算帐,去书店就买回几百元的图书,近几年竟然喜欢起研究宗教,买回许多宗教类图书。如:圣经等!虽然他很年轻,但是他的家中的几个书架都装满了图书??杉?,爱书也是传染的,也许,这也是宿命,爱读书人与书的缘分吧!
我爱书,也许书是我一生的梦,让我的梦在书中腾飞吧!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