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致沸⊙?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3-05-12热度:0次
很早就想写一下我的母校:青岛吉林路小学,可是老是没有时间去学??纯矗衷谖业哪感T跹?,恰巧,我的知青战友高汜宽老师也是吉林路小学毕业的校友,借编辑“记忆中市北第二集”需要文章的机会,让高汜宽老师对母校做了新的采访并写了一篇精彩的文章,在此,应该感谢我的老校友高汜宽和现在学校的校长耿汇蓬女士,老校长徐清先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精彩详细的资料。
吉林路小学的前身是“四保国民小学”,是由日本大庙的一部分改造成的学校,在1949年6月2日更名为吉林路小学,历 经沧桑。虽然学校面积仅仅3556平米,校舍48间。但是她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生,我们家兄弟姐妹五人都是在这里入学,在这里毕业的学生,我们的邻居,童年游戏的伙伴都是在这里入学,在这里毕业的学生。甚至连我的侄子侄女,外甥也是在这里入学,在这里毕业的学生??吹礁咩峥砝鲜ψ龅牟煞茫挥傻幕匾淦鹉茄贝男矶喙适潞妥罱⑸募讣∈?。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一年纪老师姓李,是一个很严肃的中年妇女,她讲课的时候不允许学生说话,她的粉笔头扔的很准,谁要说话,她的粉笔头会毫不客气的打在你头上,所以我们上课都不敢说话,最可怕的是她的教鞭,如果你作业没有完成或着犯错误,一定会挨到他的教鞭,所以,在我的印象当中,她是最可怕的“老虎”,可惜她仅仅教了几年学就病了。
记得二年纪的女老师姓丘,她给我留下的印象最好,据说她是当时国棉厂支援教育的工人,因为在五十年代,教师的力量严重不足,从工业抽调来许多年轻的教师,她姓邱,很会讲课,我们同学都喜欢她,她从来不打骂和体罚学生。记得1958年开始大炼钢铁,我们学校要在对面空地建设一座高炉,不知道那位老师联系到13中学有一部分修建锅炉剩下的砖头,没有车运输,校长让邱老师带领我们学生去搬砖,从13中学到吉林路表面不算远,但是我们哪个时候仅仅9岁,就搬着两块砖头,老师搬四块,女生搬一块,累的我们休息了好多次才搬回操场,路上,邱老师看我个子小,又替我搬了一块,就是我搬那一块,我也是用肚子帮助胳膊搬回来的,那一座高炉的砖头,我们学生搬了好多天。在哪个大跃进年代,是不允许多讲话的。高炉修建起来了,炼出许多不合格的钢铁,后来,高炉停了,被推倒了,我们开始了平整操场,那些我们搬的砖垒成的高炉残体被埋在我们挖的土和面拉来的垃圾的下面,一直到小学四年纪,我们的操场才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修好。
三年纪我们的班主任,印象最深刻,他也姓李,每天端着半尺长的大烟袋上课,袅袅烟圈在教室上空飘荡,很象那封建时代教私塾的先生,对于犯错误的同学,他总是挥舞着大烟袋呵斥,我们很害怕那烟袋锅在什么时候摔到头上。
我印象中教学最敬业的老师是六年级的曹剑秋老师,他的教学方法很独特:严肃、认真、从来不打骂学生,和我们交朋友,教学方面他每周布置一篇作文,第二天讲评,好的文章全班宣读,老师评点,应该是我们班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这也许是我们班有我们4个能考上2中、2个同学考上9中的原因之一吧!
记得我们学校有一个音乐老师姓汪,是个基督徒,他的嗓子很好,钢琴也弹的很好,教学很认真。听说他一生没有结婚,他把一生全部献给了教学事业。
最近我看过一篇文章,是张宗岱老师写吉林路小学的体育在历年来取得骄人的成绩,1975,1977,1979年连续获得青岛市劳模,先进集体个人代表大会,1980年张宗岱老师获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的称号。
1982年吉林路小学获全国小足球赛青岛赛区的冠军,国家体委,教委,团中央颁发了奖状,同年吉林路小学被省命名为体育传统学校。1985年吉林路小学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集体。
感谢我的母校为祖国培养出许多的人才,感谢我们的老师为培养学生而做出的许多牺牲。在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和母校的领导进行了一次零距离接触。
我在辽宁路电子信息城有个姓张的朋友,四川人,他和妻子在电子信息城开了个小店经营电脑显示器,有两个女儿,由于孩子在四川上学,家中没有人照料,很想把孩子接到青岛上学,当然吉林路小学是首选,没有熟人,谁能帮助联系联系呢?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为了朋友,也因为母校的原因,我找了当时吉林路小学的张校长和教导主任。当他们知道我是学校的学生时候,很热情的答应帮忙,突然的成功,连我都感到意外,这件事情,使我很感动。因为吉林路小学和辽宁路电子信息城太近,外地打工子女要来上学的太多,不需要任何报酬帮助外地的张先生解决了如此大的困难。怎么能不让人感动,
现在我们的学校变了,电教化校舍,舒适的,宽大明亮的窗户,玻璃后面漂亮的的天蓝色窗帘,还有墙面悬挂的一台台空调外机,使人想象得到它的洁净高雅、舒适,人性化。现代化管理已经进入了我的母校。我很赞成高老师的意见:“母校历史不算悠久,仅有半个多世纪,而青岛市的百年名校很多;我的母校不算大,更大面积,更多班级和师生的小学校不在少数??墒?,在市北区吉林路上的这所学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着优秀的毕业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新城区兴起,老城区的人员结构发生变化,在近20年内,附近泰山路一小、泰山路二小、宝山路小学等七所小学相继撤销,吉林路小学仍然默默地在大山的脚下站立着,以大山般坚韧的臂膀和大海样宽阔的胸怀,拥抱每一个背着书包走近她的孩子,这怎能不使人感佩她内在的巨大力量呢?!弊8N业哪感T谇敖缆飞先〉酶蟪删停?BR>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