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端午节
来源:作者:邓小鹏时间:2013-05-21热度:0次
童年的端午节
邓小鹏
童年时代,我生活在偏僻的山区,家乡被连绵起伏的大山包围着,没有湖,没有河,只有山溪和池塘。
小伙伴里有一人是端午节出生的,叫端生,因此我们记住了端午节。每年,我们除了盼望过年,就盼望端午节了——因为端午节能吃上面条和血鸭,能名正言顺地下塘洗澡。
端午节那天还能放半天假。上午,我们心不在焉地上完课,就放学了。小路两边的稻田里,禾苗正拔节成长,我伸展双臂,鸟儿展翅飞翔似的跑着,手掌拂着稻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手心痒痒的,心儿痒痒的。
回到家,母亲刚收工归来,高挽着裤腿,脚上沾满泥巴,一双大脚“吧唧!吧唧!”地忙开了。母亲舀一瓢新打下的麦子,到大队部加工厂去,换回一斤面条;再杀一只刚脱尽绒毛的鸭子,从地里摘回第一茬辣椒。准备过节。
妹妹在家帮妈妈打下手。我把书包一扔,就向池塘奔去。没过端午节,大人们是不准我们下塘洗澡的,说是端午节前洗冷水澡,会“打摆子”的(得疟疾病)。端午节前,我们只能偷偷摸摸地在池塘洗澡。那可是冒风险的事——若是被妹妹发现了告密,或是母亲有闲心检验,查出眼睛发红,用指甲在手臂上划出白道……我就得挨揍。端午节一到,禁令解除了,我能不高兴吗?
池塘并不大,一亩田宽,但它已是我们的天堂了。我们一群十多个伙伴,尖叫着,飞跑着,还没到池塘边,衣裤已脱得精光。到了塘岸,衣裤一扔,泥鳅似的钻进了池塘。
知了在树上为我们呐喊。我们跳水、游泳、抓人、打水仗……一会儿,水被我们搅浑了,鱼儿被我们赶出水面,飞镖似的在我们面前穿梭。我们又开始了捉鱼游戏。
直到大人们呼唤:“回家过端午节了!”我们才感觉肚子饿了,急忙上岸,水淋淋地回家。
面条虽然又粗又黑,但有着新麦的香味;桌上的菜肴虽然简单,没有鸡肉、猪肉、鱼肉,但那新鲜辣椒炒出的血鸭,已令我垂涎欲滴了。我吃得快撑破肚皮了,才放下饭碗,又惦记着邀伙伴们去池塘洗澡的事了……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见到了河,见到了湖,见到了江,见到了海;端午节吃上了粽子,看到了划龙舟祭屈原,知道了端午节真正的含义。但我也忘不了童年一切都充满新鲜感的端午节。
电话:13787467011 邮箱:549165596@163.com
邮编:425901 地址:湖南省东安县大庙口镇国土所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