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纪行——参加《西部文学》发行仪式
来源:作者:王者兴时间:2013-05-30热度:0次
5月24日晚上,当夜幕悄然降临的时候,我乘坐高速铁路列车由郑州奔赴西安,参加定于第二天在咸阳渭河南岸举行的西部文学网2013年年会暨《西部文学》纸质杂志发行仪式。
不能不说,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科技最大程度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郑西高铁的开通,让郑州和西安这两座姊妹城市变得更加熟络,相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生活习惯,相同的口音方言,所有这一切,似乎让这两座城市的人们变得不再陌生,借助高铁这个媒介,人们可以像串亲戚一样自由的走来走去。这不,来自中原绿城的我用自己的赤诚和热枕走向了夜幕下的古都——西安。
来到西安,下了高铁,已经是十一点了,热心的西部网文学社版主杜老师打来问询的电话,就在那一瞬间,一路的疲惫和劳顿全消,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不用赘述。在他的指点下,我乘坐夜班266路公交车到了北门,步行到钟楼之后,找了一间名叫都市春天的酒店住下。
办理好住宿手续,我看看夜色尚亮,街边的景色宜人,钟楼的在彩光的烘衬下显得异常的宏伟和高大,我突然在想,千年之前的周朝、秦朝的王都,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是不是也像现在这样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处处显现出富丽繁华的景象呢?
咕咕作响的饥肠提醒我该用餐了,就近我进入一家肯德基老头快餐店,要了一杯甜浓豆浆、一根油条、一盒薯条,边吃边观赏着西安的夜景,随着食物进肚,血糖增加,我的心底慢慢地溢出许多幸福感,真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以时时刻刻去享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带给他们的富丽堂皇。
饭后,我随着人流欣赏着饱含历史沧桑的钟楼,拍下钟楼多个角度的照片,以便日后慢慢地欣赏她的英姿。在慢慢的游览中,我心中忽然有了西安纪行的第一首诗,我连忙把关于钟楼的诗句记录在手机上,担心灵感消失,再也找不回那些精华的片段?!兑褂沃勇ァ罚撼倌罕鹇坛?,黄昏赴长安,白驹过隙时,恍然钟楼现。旧梦依稀在,辉煌万年前,新愁挥手去,夜魅舞云烟。
零点之后,街上的行人渐渐稀少,我提醒自己该回旅店休息了,一是为了自身安全,二是明天还要参加会议,不能太过疲惫。回到酒店三楼房间,我换洗了衣服,冲了个热水澡,美美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六点钟准时起床、洗漱、早餐,之后乘坐空调630路公交车一路向西,直奔咸阳会议地点。公交车上,想到来到西安的感触,心里便有西安纪行的第二首诗。《夜宿西安》:长安北门醉古今,夜宿都市慕青春,难抚饥肠作响歌,饕餮盛宴孤独人。
到了咸阳之后,公交车行走在宽敞的世纪大道上,即将到达启迪大酒店时,我看到路旁的建筑物上开始出现启迪的名字,但是公交车没有广播报站,乘务员也没有报清站名,我一下子坐到了终点站,没有办法,只好原路折返,这次留心问了一下乘务员,终于在海泉湾这个站牌前下了车。因为方言的问题给我这个外地游客带来了些许不便,这是我在西安感受到的惟一的不足之处。
我步行走到启迪大酒店前,大老远看到有位老人在看我,不用说也是参加西部网活动的文友,我们握手之后一起到了酒店的二十层,见到了若岚老师和赵红娟老师,若岚老师风姿卓越,赵红娟老师热情大方,她们第一眼就认出了我,让我感到很愉快。
因为会议时间尚早,我在白雪飘飘等几位文友的带领下到了酒店十一楼的房间里休息。经介绍,我这才知道那位年龄稍大的老师笔名叫wang6127007。他也是一位老转,已经从警察的工作岗位上退休。简单的几句交谈之后,我发现王老师不仅健谈、热情、好客,是非常典型的陕西人性格,而且思想还非常前卫,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很“潮”。中间讲到他上次跟泰山之行帖子的事,我连忙解释,当时我回帖时已经喝多了,很多回帖的话是没有认真琢磨的,不知道有没有伤害到老人的心,但我是无心的。
由于天气突然变坏,一直在下着大雨,原定的会议因为人员到的不齐推迟到10点钟才开始,但阴雨天气丝毫没有给参加年会的文友带来任何不好的影响,反而让大家减少了互相之间的陌生感。因为我从外地赶来,大家都很感动,对我热情招呼,有主动让座的,有主动倒水的,有连声赞扬的,最为幸运的是还碰到一位原籍洛阳嫁到渭南的文友,在外地能遇到老乡,也是一件幸事??上б蛭衔绨才诺幕疃隙?,没有来得及问她的名字,只能期待下次相聚时互留姓名,不再留下遗憾老。
上午的活动组织的非常成功,会场的气氛很热烈,很活跃,12点时,多年未见的军校同学王宇光打来电话,说他在酒店一楼大堂等我,我连忙和组织会议的若岚老师说了一下,下楼和老同学见了面,老同学热情地邀请我在咸阳城区吃了一碗地地道道的西安泡馍。吃饭中间,灵感突现,于是就有了西安纪行的第三首诗,《咸阳怀古》:霾气深沉梅雨浇,柳丝缠绵疾风摇,铁马冰河都不见,阿房宫殿入云霄。
饭后,我再次回到酒店二十楼,和西部文学社的杜育龙老师、洛沙老师、若岚老师、wang6127007老师一一合影留念,专于摄影的老脸在上老师为我们拍照,话别之后我乘坐军校同学的车去了西安北站,乘坐下午3点的高铁回到了郑州。
到家后,媳妇问我你这样来去匆匆的也不嫌累,我回她一句:心之所愿、心之所乐,为了自己喜爱的文学事业,这样辛辛苦苦两个来回真的是一点也感受不到劳累。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累并快乐着,试想,一个人一生为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付出这些应该是值得的。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