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那年十七岁
来源:作者:xxjd221830时间:2013-06-06热度:0次
父亲第一次参加工作时,才刚好十七岁。来村里招工的那个人,原本嫌父亲身材过于单薄,可是架不住父亲的软磨硬泡,最终点头同意让父亲跟了去。
那时的交通工具只有一挂马车,人多坐不下,总有几个需要步行,哪个走累了,换到车上坐一段路权作休息。途径易县时要过拒马河,父亲说那时的拒马河比现在的河水大得多。要坐摆渡才能过去。这样走了近三百里路,总算到了门头沟。
在这里,父亲第一次吃到了白面馒头、大米饭以及有肉的菜。爷爷去世过早,奶奶改嫁时,把不足八岁的父亲和大他两岁的姑姑留给了父亲的大伯?!懊荒锏暮⒆由偃颂邸?,从那时起,父亲每日天一放亮,就要背上一个大背篓出去放牲口,怀里揣一个蒸过的土豆算是午饭,晚上回家时牲口要吃饱,背篓里的粪要拾满,否则是没有饭吃的。而一直到参加工作前,父亲没有穿过一双属于自己的鞋。相邻的婶子大娘看他数九寒天时还赤着脚,把家里孩子穿过的拿一双给他,所以母亲常?;崴?,你爸爸小时可没少穿人家的花儿鞋。至今父亲的脚底仍旧厚厚的一层老茧,晚上洗完脚总要用木锉才能修理。
五八年时,父亲和好多人一样辞了工作回家去种地,据说是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买不来一袋土豆。相比起来庄户人更相信土地一些。但这样的土里刨食也就持续了一年多光景,父亲便又第二次参加工作到了地质队,这一次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直到退休。
有时我会感慨父辈们那种一丝不苟和任劳任怨,任何事只要国家和组织上需要,他们都会无条件服从安排,父亲工作期间辗转到过许多地方,最初在钻机,机掘队,后来做饭的大师傅退休了,领导找到他说你去食堂做饭吧,父亲连犹豫都没有犹豫一下就去了食堂。
由于父亲常年在野外,我们父子间交流很少,小时候我一直觉得父亲很严厉,甚至有些生疏。等到我参加工作也到了地质队后,父亲最常和我说的,就是要我安心工作,要服从组织安排,和同事和睦相处。而这也几乎成了我为人处世的准则。父亲文化不高,说不出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但他懂得感恩,知道以德报怨,当年那个待他刻薄的大伯,父亲一直都十分孝敬,直到老人去世,父亲一直像亲儿子一样对待他。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