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辛格论中国》漫谈“中国梦”
来源:作者:陶复元时间:2013-06-06热度:0次
说起“中国梦”这个话题大家并不陌生,清未国学大师梁启超在他的《少年中国说》就有论述,他的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实现“中国梦”的曙光。
历史的车轮以它的惯性在继续向前奔跑,在公元1971年7月的某一天,大洋彼岸的基辛格先生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飞抵北京。随后的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为中美关系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此次基辛格先生的“中国破冰之旅”,中国的灿烂文明给基辛格先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中国情结”,所有这些情结都一一收入他的《基辛格论中国》一书。让我们有机会跟着基辛格先生去聆听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从《基辛格论中国》使我明白了中国当代史需要一个新的版本,需要紧密结合国际背景进行新的解读。
同样带着阅读《基辛格论中国》这个话题,我们台州市民书友会会员如约台州图书馆,就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围绕《基辛格论中国》这个话题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进行激烈的思想火花碰撞,火爆PK场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使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时代内涵与历史意义。
从《基辛格论中国》纵论华夏5000年文明及20世纪政治博弈来放眼风云变际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实现“中国梦”显得尤为迫切与需要,这是中华民族的时代召唤,是历史呼唤。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决择。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布满荆棘困难重重,通过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就能充分证明任何困难险阻都挡不了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进程。阻挡不了中国人民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尽管实现这一梦想还需时日,作为勤劳聪慧的华夏儿女仍然在沿着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激情四溢。
当然“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实现这个梦想,就是要让普天之下的“草根”真正地实现有尊严地劳动,让生命的创造价值得到应有的尊重。我想这才是“中国梦”的普世意义与现实价值。
进军的号角已经吹想,明天美好梦想的蓝图我们已经描绘, 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的实干, 少一些空谈,少一些形式主义,化汗水于务实行动中,在各级领导岗位大胆启用一些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在民间进一步激活创业的热情,良好的环境是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誉论评价基础。当然更需要激励创业的举措与制度,这是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
我们荣幸生活在这能参与实现“中国梦”的当下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试问朋友你的实现“中国梦”想准备好了吗?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