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赏石赋
绿野来客
世上物质,以水为简,氢氧二元,一统天下。
或升腾为云雾、或凝结成冰霜,或奔流至海洋,或潜藏化源泉,天上地下,万壑千山,其形可塑,其质不变也。
恰似恩爱夫妻、患难伴侣,终生相守,不弃不离。
水之品格,高洁纯净,柔婉宽容,滋养万物而忘我,牺牲自己而无怨。
纵观世间万物,唯水为美,唯水为伟。
世上物质,以石为繁,百种成份,杂存其间。
或火山岩浆冷凝,或浊流沉积成岩、或变质变异、或生物石化,
造岩元素,成矿元素,风化侵蚀,自然天成。
有如峥嵘岁月,坎坷人生,历尽风雨,终见彩虹。
石之禀性,坚韧顽强,固守其德,风吹雨浪打不低头,日晒雨淋任其虐。
横比动物植物,唯石为丑,唯石为强。
水与石,刚柔相济;石与水,阴阳合律。
水无石,无以显其秀;石无水,无以见其刚。
观赏之石,多出于水之冲蚀、磨砺之功;
赏石之道,岂能缺水之映衬、浸润之理。
常人赏石,多为旱赏:旱赏其形、旱赏其质、旱赏其色、旱赏其纹也。
或筑庭院摆之、或设雕座托之、或以润油涂之、或用肌肤抚之,自享其乐,洋洋得意。
然观赏之石,除旱赏之外,尚有水赏之法。
所谓水赏,乃将观赏之石置于清水中赏之也。
水赏之石,颇有讲究,石宜小巧,不宜粗苯;石宜有彩,不宜无华;石宜含韵,不宜杂章;此乃水赏石之要诀。
水赏之石,需置于透明器皿之中,没于清水之内;或俯视、或侧观、或360度环旋,视之无碍,赏而有趣。
水中赏石,其趣有三:
一曰润泽:石遇水,恰如鱼之得水,鱼则鲜活灵动,石则润泽生韵,绝无旱赏石枯涩、晦暗之状;
二曰耐品:水中石,色纹清晰,明亮,细腻,透过玻璃器皿,有自然放大之效,尤可提高赏石审美之情趣;
三曰升华:水中赏石,回归观赏石之原生态状:石生于水,水造就石,人观赏石;水、石、人融为一体,人与自然皆返璞归真矣。
赏石之法,各有千秋;
赏石之道,殊途同归;
旱赏,承之于传统;
水赏,倡之于创新。
传统当承,创新可倡,此乃华夏观赏石鉴赏文化复兴、繁荣,中国梦之不懈追求之盛象!
如此,故作水赏石赋也。
2013年6月10日于绿野诗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