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
来源:作者:蓝灯初照时间:2013-06-11热度:0次
吃完早饭,我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去采访一个“钉子户”,这是源于听到了一个比小品还精彩的故事……
城中旧村改造,一夜间,在拆迁的房子上都写上了——“拆”。
“钉子户”想,拆迁没门儿!非常不满意的把拆字后加了个问号——“拆?”
几天后,问号变成了感叹号——“拆!”。
“钉子户”看了十分恼火,还没完没了了。在“拆!”字前加了一个“不”字——“不拆!”
负责拆迁的也毫不客气,在“不拆”两字前加了个“还”字——“还不拆!”。
……
当时听了像是说笑话,过后我心里总觉的有点儿担忧。去“钉子户”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呀?为什么不同意拆迁?用这种方法软磨硬抗。平时,我在网上也不时看到一些有关拆迁的帖子,有的工作欠妥酿成大祸,甚至酿成血案,想着想着加快了速度。
原来的村子不见了,到处是碎砖烂瓦。废墟上孤零零矗立着一栋崭新的小楼,看样子盖得时间不长,远远望去十分扎眼。不用问,这肯定是“钉子户”家了。我推着自行车来到院前,“还不拆!”三个大字,砰然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紧缩了一下,沉重起来,不知道这三个字蕴藏着什么,但愿网上说的惨象不要在这里发生……
来到“钉子户”门前,门楼盖得很讲究,门楣上镶着“锦绣河山”四块瓷砖。两扇铁门儿半开着,左右门上各镶着一个狮子头,狮子叼着大铁环。院子上空,蜜蜂“嗡嗡”地叫着,不时地飞出飞进。我推车进去,院子四周栽着花草,花间摆着蜂箱,箱口儿爬满蜜蜂。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戴着罩有面纱的帽子,蹲在蜂箱前忙碌着。我进来,他竟没有发觉。
我很有礼貌地说,大爷,忙着呢!
大爷直起腰来,摘下帽子,红润的脸上一双又浓又粗的眉毛,眼睛带着疑惑的目光打量着我,丫头,是干什么的?要找蜂蜜?
我放下自行车说,想了解一下拆迁的事……
没等我说完,老人的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眼睛里似乎有火喷出,下了逐客令,你走吧,没时间。
我赶紧掏出通讯员证说,我是新闻单位的。
什么新闻旧闻的,没时间就是没时间!老人说着转过身蹲在蜂箱旁不再理我。
看着老人怒气冲冲的样子,我走过去诚恳地说:大爷,拆迁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反映。
老人站起来说,你反映?又上下打量了我一翻,似信非信地把我让进屋。
进屋第一眼我就看到茶几上有本《养蜂》杂志。看着老人家无奈而又痛心的表情,我想先岔开话题,等老人情绪好了再说拆迁的事,便问起杂志来。
老人听了变得温和了许多,抬起胳膊指向屋外的蜂箱,丫头,你看到院子里的蜂箱了吧,订杂志是想学习一些现代养蜂技术。不拆迁也是舍不下我辛苦了一辈子的蜜蜂……老人说到这里语塞了。
大爷,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养蜂的?
提到养蜂,老人的情绪又稍好了些,给我对了杯蜂蜜水,叹了口气说,唉,说起来话长呀,小时侯家境贫寒,我母亲得了病,需要蜂蜜做药引子,买不起也找不到,要了老人家的命……我长大自制了一个蜂箱,决心养蜂。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养的蜜蜂多起来,由一箱到两箱到现在的十多箱。
老人越说越兴奋,脸上的怒色渐渐消失了。继续滔滔不绝地说着,丫头,你知道蜂蜜和蜂胶的功效吗?经常食用蜂蜜不得癌症,可以美容、治疗牙痛。蜂胶治疗中耳炎、口疮。被蜜蜂蛰了还可以治疗风湿病。
我像听神话一样入了迷……
老人继续说,左邻右舍都食用过我的蜂蜜,从来不收钱。丫头,你来时,以为我舍不得新盖的小楼,才不搬得吧!打心眼里说,盖楼花了二十万,住的不到一年,不心痛是假的。不过话说回来,为城市改造,拆迁我不反对,最让我割舍不下的是这些蜜蜂。虽然也给我分了新房,二十层,二十层呀!您说我可能把蜜蜂养到二十层?如果不给我解决养蜂的问题,我绝对不会搬走的。听说再不搬,就给我断水断电!哼,那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老人说完,“砰”的一拳砸在桌子上,把茶杯震落在地,摔碎了。
我的心激灵一下,倏地悬起来。仿佛看到老人胸中有火山的岩浆在翻滚。我实在坐不住了,告别了老人,连夜赶写了一份材料,交领导转有关部门。
时间真快,一晃一个月过去了。老人养蜂的问题解决了吗?带着疑问我再次来到老人家,墙上的“还不”两字已涂掉,变成了一个 “拆” 字。 进院后,老人看到我就兴奋地说,丫头,您来的正是时侯,晚几天再来,就找不到了。
我迫不及待地问,养蜂的问题解决了?
老人满面笑容地说,解决了,把我从二十楼协调到了一楼,蜂箱正好放到窗外的草地上。这是领导亲自来告诉我的!
望着老人非常满意的笑容,我深深地嘘了口气,欣慰地笑了。起身要走时,老人拦住我,丫头,喝了这杯蜜水再走。
我高兴地接过来,喝了一口,感到比上次的蜜水甜了许多。人世间有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激化矛盾。矛盾正如一点儿火星,放在茅草上,会燃起熊熊大火;若点燃蜡烛,就会放出灿烂的光辉。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