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青岛民俗话方言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3-06-21热度:0

生在青岛,长在青岛,深感到我们青岛地区的方言很有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话的普及,青岛方言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如果您在四方的海云街,湖岛子村,小村庄,晓翁村,西流庄,李村的老居民家中,你还会听到这些青岛的土话,确实能让许多外地人大开眼界,学习到许多知识:
  如:两人见面,第一句话:吃了末?    是问你吃饭了没有?
        “睡猫笼了,过量了”,是指早上睡迷糊了,上班晚了。
  “晌天了,饥困了”,是指:天已经中午了,我饿了。
  “小嫚”是指小女孩,俺是指我,嫩是指你。
  去医院找医生看病说:“去找个大夫扎鼓扎鼓”,
  对于那些比较节约的人称::狗B嘎杂子,拉不出那蹶子屎来。
  许多中老年妇女对于那些在街道上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就说:看看这些恶懒,吊儿郎当不学好。
  如果在公交车上遇见;咸猪手的第一反应:随口就骂:“恶懒,你带死”?“恶懒”成了游手好闲的二流子的代名词。
  青岛人喜欢喝啤酒,有许多人在酒馆喝酒,路人看到那些喝酒喝大了的就说这些街头喝酒的人是“酒彪子”,意思是喝酒不要命的酒傻子!
  很多老人还有中年人会到北岭山或者架子山上,湖岛子去拣松果,这个松树的果实在青岛话里面叫“松忽茏”。说人家讨厌,肯定不会用“哎呀,真讨厌”,这么肉麻而又过时的话了,而是“嫩真各样人,恶人毛,老流求”等。
  说脚臭,就说:决(脚)木丫子味太熏银了,尤其是对中国足球队的评价:决(脚)木丫子味太熏银了,把“时气”熏末有了。
  有许多中年妇女对那些不洗脚散发臭气的小孩说:嫩快赶上中国足球队员了。
  小时候忙活作业到晚上弄么晚,就快且(躺)下了,俺娘说:往脑子上抹点风油精,“熏凉熏凉”。
  。青岛足球队训练,门将开球。不过半场。有个队友就急了句朝门将来了句:你个“雀鼓”(不长眼)?木看到我们都站哪来?
  青岛人有个讲究:作为一个男人出门在外,手不能乱抓嚓,,眼不能乱挖乎人。就是指男人出门要有气派,作风要正,手要老实,眼睛不斜视。
  乒乓球凹进去,我们青岛人叫乒乓球瘪约了,
  手工做的衣橱两边不一样高,我们叫活干“漂偏”了。
  有麦子磨的白面加水做的稀饭?叫噶哒汤(疙瘩汤,
  我们的奶奶都叫沽喳汤。沽喳汤可以加盐,也可以加菜,肉末等,很好喝。
  吃水饺在我们青岛的老人都叫吃沽喳,也不知道沽喳到底是代表饺子的名称多少年,现在很少听见了。
  原来烧大锅底做饭拉风箱都喊“拉风险”。
  壁虎的青岛名称是马蛇子,蟋蟀叫土吒。
  水缸叫瓮,收音机叫戏匣子,火柴叫洋火。
  中午睡觉:“困晌觉,打个囤”,
  小时候写作业叫忙活作业,躺下睡觉叫“茄下困觉”。记得俺娘说:往脑子上抹点风油精“,熏凉熏凉”!
  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在我们青岛的叫法很歹毒,“带起带”,甚至直接就是“带带”, 歹毒是很厉害的意思。
  记得有一首儿童歌曲,歌词是这样:“米到到到发米来,来到七到来叨叨,倒霉 活该,谁让嫩和大曼跳舞来”!“大曼”是成熟的姑娘
  青岛人好在街头树下打扑克,6个人围坐在一起打够级,如果吵起架来,坐在屁股下的马扎子成了最好的武器,经常出现被马扎子打的头破血流的现象,这时候打人者经常手举马扎子高喊:“我害死嫩,”“砍死嫩”,夏天在大庙山,经??吹接欣虾何孀磐放艿礁浇氖斜鼻皆杭闭锇罚蚴嵌嘧毂宦碓哟虻?!
  孩童们看到人家剃个光头,一起喊:“马蛋虎,开茶炉,一分钱,倒一壶,大曼来了倒两壶”。
  还有许多青岛方言:如:物件坏了叫“物件踢蹬了”, 修理=扎固 ,烦人=误银,摔倒=卡倒 ,我们=俺 ,烦人=各样银 ,我教育你=我周里你 ,自行车=脚踏车子,暖和=恼火 ,休息=歇着 ,恶心=倚赖,白痴=表子,什么=剩莫,
  别玩了=白闹了,即墨=即密 ,酵母=引子 ,下午=过午,太阳——日头 ,找个女朋友=嘎拉个小曼,膝盖=波洛盖,疙瘩汤=谷扎汤,我的儿子=俺乐,小姑娘真惹人喜爱=小曼真稀罕人,聊天——拉呱,别傻了=白表了,
  中午了,您饿了吗?=上天了,嫩饥不饥困? 你就折腾吧!=嫩就作吧!,吆喝什么=虚活啥?
  地方=地场,你能怎么样=怎木地? 烟囱=福台,昨天=夜来,下午=过晌,上午=头晌,
  占地方=占埝,左撇子=左吧来子,讲故事=说瞎话儿,劝酒=秧几 ,炫耀=片龙、亮摆、抖擞、爹歇 ,  弟兄=伙结
  ,受惊后的脸色=煞白,流口水=拉拉吃水儿 ,哎呀=安阳来, 以为=寻思,散步=溜达溜达 ,吃惊=斗眼儿了 ,相好的=嘎伙,毛毛虫=吧唧毛子 ,枕头=豆枕,衣服=衣裳, 栈桥沿海一带=前海沿儿,小卖部=小铺等等,许多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青岛话虽然已经有百年历史,但是那些方言却带着浓浓的乡音,表达着青岛的乡情,追述着青岛的历史!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