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梦
来源:作者:刘玉福时间:2013-06-25热度:0次
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好平凡的工作
——我的梦.国土梦.中国梦
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一个人的梦想也会随着年龄、阅历的变化在不断修正。中学时,我怀揣许多的梦、包括能当作家,曾给自己起的笔名是“拾梦”。后来,许多的梦想都没能实现,也没有以“拾梦”的笔名投过稿,只是做做梦而已。中学毕业后,我毅然追逐了年少时、英雄故事导引给我的梦想—走入军营,穿上了军装。从部队转业,我参入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转眼到了不惑之年,现实生活让我慢慢缩减着自己的梦,在脑子里将笔名改成了“如梦初醒”。
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现在有了方方面面中国梦的解读。我也懂得了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当然还是梦,还需要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长期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和部分人的努力就能得以实现。。单说近期媒体热议的“中国式过马路”陋习,就让举国反思、举国呼唤文明,也没有得到多大改善?!安换筒轿抟灾燎Ю铩?,中国梦还要从点滴做起。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保护好、合理地利用好国土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每个国土人的义务和责任。当我成为国土资源战线上的一员,不再“拾梦”的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好平凡的工作。就像雷锋,把崇高的理想落实到本职工作岗位上,甘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屈指算来,我在地籍管理工作岗位上工作已有八年的时间,已无法记清经手了多少登记卷宗。虽然工作稍嫌枯燥,可我不敢有一丝懈怠,一直严格按照“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无权属争议”的登记要求受理土地登记申请,依法律法规审核权属材料,按程序走工作流程;上报卷宗时对打印的卡表也尽量描述准确,细致到标点的运用。另一方面,从工作哪一天起,领导和同事们时时刻刻在鼓励我、指导我,让我越发谨慎,不懂得问题及时请教,经手的特例卷宗留好备查和参考的资料。在服务的标准上,我严格按照热情服务、主动服务、文明服务的要求,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做到受理、咨询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虽然心累了些,但能看到满意的微笑、听到电话那头的一声感谢。我感觉:我践行着自己的梦,践行着国土人的梦。
2012年秋,我有幸参入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参入所有权的确权,带着兴奋和忐忑,我走到了确权的路上。我所负责的龙洞办事处,因2005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主场馆征地,让所有村干部和村民都认识到—土地就是财富。所以有了寸土必争的局面,有了确权的艰难。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和测量员一起在逶迤的山路上蹒跚、在茂密的丛林里穿行。同村民和村干部争论过、争吵过,又一起欢言过、高歌过。走遍了边界上的山山水水,体味了无数辛苦和辛酸。最终按上级规定的时间,完成了确权任务?;匾淠嵌五藻频纳铰?、曲折的心路,我以《集体土地确权的苦与乐》为题目,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随笔,是工作记录,也是捡拾当初想挥笔的那个梦。
在《集体土地确权的苦与乐》一文里,谈不上写作功底,就是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和切实感受,不含任何杂质。感觉让它睡在电脑里有些可惜,就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我局的纪检书记对指导写作很有经验,她觉得写的虽然朴实,但篇幅太长、文笔太随意,让我缩减后投稿一试。当缩减到一千八百字、我将题目改为《确权路上》后,试探性的上传到《中国国土资源报》的投稿系统?;蛐硭褪瞧椒哺谖簧系钠椒补ぷ?,没有任何的做作。编辑居然不弃,给我缩减到一千字左右后刊登在“国土资源文化”版面上。今年局长对我的一次教诲,让我知道自己的工作还远没有做好,因心底的触动于是写了《和局长的一次“业务较量”》一文,同样刊登在《中国国土资源报》“国土资源文化”里。能有自己的文字见诸报端,让我在平凡的岗位实现了少年时的梦想,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如梦初醒”的感觉却弥漫开来。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曾经影响了我很长时间。至今还记得路遥老师在后记里作的结论: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如今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工作,践行着这个平凡的梦,也偶尔捡拾曾经的梦。就像在国土梦里打着轻鼾,又何尝不是为了当代的中国梦而努力呢。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