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华楼康乐中心的前生后世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3-06-28热度:0次
在市北台东三路商业街的中段,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建筑——当代商城,您是否知道,在建造这座商城坼除了多少网点,坼除掉的历史最悠久的是哪个商业网点?
坼除的台东新华楼澡堂建造于1923年,至今有80年的历史了,它与台东聚福楼大酒店,台东一路的华新池(现在的台东宾馆)都是由资本家蓝景山开办,该资本家蓝景山因为在解放前勾结日本人欺压百姓,奸淫妇女罪大恶极在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镇压。
当时门头面向台东三路58号的台东新华楼澡堂为2层楼,该楼为木制结构,一层为官座,二层为雅座。服务项目有洗浴,淋浴,盆浴,理发,搓背,捶背,修脚,捏脚,当时这里服务人员的素质水平是市北区最高的,基本和市南区平度路的玉生池,保定路的三新楼澡堂,博山路的天德堂澡堂是一个水平,(比台东一路的华新池和临淄路的新华池还高一个档次)接待的基本是达官贵人和商家男女,在日本侵略者占领青岛期间这里又是日本汉奸的一个重要休闲聚合地点。因为台东三路离威海路公安局和日本宪兵队特别近,所以,那些鬼子,汉奸没有事情就经常前来免费洗浴。在新华楼澡堂当跑堂伙计,那可得每天陪着小心,生怕得罪那些特殊客人,当时穷人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想吃新华楼澡堂的饭,得那命来换。
我的小舅孙克伯是1943年进入该店学徒,那年他只有13岁,每天在澡堂了从事刷池子,挑草鞋,给客人披浴衣和跑堂等工作,挨那些特殊客人的打骂是经常的事情,苦苦熬了5年的童工学徒,到1949年他也成了一个18岁的小伙子,但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竟然患得了肺结核,哪个年代,穷人得了这个病,没有钱医治,只有等死,何况我的老爷早年去世,只有姥姥在给人家做保姆换口饭吃,在青岛解放的前夜,他离开了人世!
我的大表哥李锡元那年只有12岁,也是个苦孩子,他找了个地排车冒着寒冷的西北风把小舅的尸体从新华楼澡堂拉到南仲家洼的德国地堡旁边,那时,南仲家洼(现在的镇江路附近有两个废弃的德国炮台)旁边布满了大坑,表哥找到有一棵老槐树的大坑把小舅放了进去,埋上了黄土。没有人和他一起为小舅送葬,只有西北风在老槐树的枝头上凄厉的叫着。一个孤独的少年、我的大表哥李锡元在地上对着老槐树磕头。后来在30年后的1980年南仲家洼改造,这里变成了一片片楼房,但是,德国的两个老炮台还在,那棵大坑旁边的证人老槐树还在,我的大表哥后来成了区教育局的领导,在教育战线工作到退休。
解放后,台东新华楼澡堂公私合营后进行了重建,把木制结构的二层楼转换为水泥玉制混凝土结构的三层楼,把门头改在菜市一路1号,在1966年归附青岛市饮食服务公司后又在三层楼的顶上加了半层建筑为楼上的洗衣房,办公室等。新华楼澡堂服务项目还是洗浴,淋浴,盆浴,理发,搓背,修脚,捏脚,只是增加了住宿。在台东一路24号的华新池在1973年房屋的改造后改名为台东旅社,全部接待外地旅客。后来,台东旅社又两次改造,接上了两层楼,名称改为台东大酒店。
在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那时的澡堂在青岛市四区只有十家,都归青岛市饮食服务公司管理,后来划归各个区的商业局领导。市北区包括台东区就占了5家。由于当时是计划经济,煤,水。电能源供应紧张,个体商家不允许开办浴池,洗一次澡价格仅仅0.2---0.3元,前往澡堂洗浴的顾客比较多,主要是老年人喜欢烫澡,每个浴池都很繁忙,效益也不错,后来,改革开放,澡堂开的多了,加上煤水电涨价,澡堂的利润就很低了,现在,澡堂子虽然开的多了,但是象以前澡堂那么多的服务,那么低的价格却再也见不到了。现在的个体浴池洗一次澡最低也得收费20元,最高洗一次澡几千元,什么小姐浴,牛奶浴,洗澡找小姐还得开发票报销,这也是社会的发展潮流中的弊病,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也滋生着腐败。
到了九十年代,市北区政府拉开了改造台东三路的序幕。台东新华楼澡堂、台东交电家电部,台东化工商店。服装三厂和一些住宅被坼除,台东房地产就把这里改造成了当代商城,整个台东三路变成了步行商业街,百年老店新华楼澡堂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让身归于当代商城的当代广场,每当我漫步在台东三路步行商业街,总想起这个百年老店,也想起我那可怜的舅舅,也许,他在天堂为我们的社会发展,为我们的快乐生活而高兴呢!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