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职工大学上学的日子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3-07-03热度:0次
我们这一代,命运注定和正规大学无缘,虽然在海大附中读完中学,却又赶上文化大革命,整个耽搁了3年,再去插队农村几年,那任何正规大学都无法进入了。
虽然没能如愿走进大学校门,其后我选择了业余大学,业大就成了我学生时代最后一个阶段。那些日子虽然艰辛,却也充满了希冀和欣慰,因为那是懂得了失去之后的珍惜与追求,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台东业大在郭口路2号,当时叫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我当时住在西镇,距离我家得乘9站路,幸亏我的工作单位刚调到台东,我在下班的时候直接到学校就可以了,上学的那些日子虽然艰辛,却也充满了希冀和欣慰,因为那是懂得了失去之后的珍惜与追求,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那时我们一周五个晚上和星期日半天上课,是纯粹的业余学习,而且当时还没实行双休日,白天上班,晚上上课,星期日也不休息。我当时在企业中负责商场,3个门市部,60多节柜台,整天是进货,盘点,接待合作者,纷纷杂杂,一天下来,已经脑满神疲,下班后一点也不敢耽搁就匆匆赶往学校,在台东三路的小饭馆吃碗拉面什么的,如遇饭馆中人多,等不及,干脆就个火烧边走边吃,放学时自然已是满天星斗,有时候没有车了,只得在单位(旅馆)找个床铺住一宿,明天继续上班、上课,回想那些日子,真是实实在在的寒窗苦读。
读业大的日子,我重新置身于学习的氛围,感受最深的是?;胙沽?。既然读业大,就要应付考试,拿文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美术等文化基础课,还有很多专业课程:液压传动、机械制图、电工基础、土木建筑、焊工工艺、车工切削等,我们许多同学通过读业大,学习了专业知识,在企业当上了厂长。
读业大的日子,我初次感到了时间的紧迫。我们班同学有好多上山下乡的老知青,也有刚高中毕业的,小的20来岁,大的30多岁,参差不齐。我自然算年龄大的,虽然其间相差不过十来岁,但感觉却大不相同,最突出的差异就是记忆力。大量的记忆问题让我大吃苦头,后来我拼却全力,在补考前一天晚上还在复习,最后总算及格通过了,拿到了文凭。终于长舒一口气。
读夜大的日子已经过去了20多年,我们当年学习的台东业大也发生了许多体制方面的变化,1999年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更名为青岛职工大学,2000年青岛职工大学升格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青岛教育学院并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学院人员编制1080人,其中专职教师800人。学院内设院系及业务机构23个,主要有:国际合作学院、海尔家电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美术学院、艺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管理工程系、经济贸易系、旅游系、外语系、生物化工系、文史系、数理系、教育心理系、基础课教学部、实训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图书馆、学报编辑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青岛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中心办公室、青岛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办公室;学院现开设各类专业59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理学、管理学七大学科门类。在校生13292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5968人、成人本科生1665人、成人大专生5446人)。
每当我走到台东郭口路,当年学习工作的情景就会展现在眼前,也许,那也是人生的一次机遇,缘分和财富吧!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