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心中的胡杨

来源:作者:吕华青时间:2013-07-13热度:0

心中的胡杨
吕华青

    塔里木盆地的底部有一座小城格尔木,格尔木往西五十公里外,有一片胡杨树林。大漠胡杨传奇的色彩,为这座小城凭添了一道风景。
   去胡杨林的路十分难走。出了城不一会儿,我们乘坐的面包车便驶上了粉尘飞扬的土路。青黛色的远山,灰蒙蒙的,绵延不绝。眼前灰褐色的盐碱地,一望无际。汽车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颠簸前行,沿途除偶尔能看见几堆沙枣树和骆驼刺外,找不到生命的痕迹。
   开车的司机是个爽朗的西北汉子,约莫四十多岁。也许是习惯了,汽车的颠簸他全然没有在意。交谈中,他告诉我,塔里木是胡杨之乡,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的胡杨百分之九十在塔里木盆地。现在,盆地中胡杨?;で拿婊丫锏?800多平方公里……
   他说得津津有道??此靡獾难?,我问:“你是当地人吗?”
  “不”,他回答:“我是西宁人,十年前,来这里工作,不久就报名参加青藏铁路新线的建设。铁路建成后,组织上让留,咱就留下了?!?BR>    他望着我一笑:“家在西宁,个把月回去一次”。 
   他的神态很平常,他的话语却勾起了我心灵的震颤。格尔木盆地地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的美称。然而,这里是青藏高原,海拔高,地质土壤条件差,人在盆地里生存的环境比较艰苦。在这空旷的荒漠上,一干就是十年,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塔里木,是什么在支撑着他的追求?!
   远远的,在车的前方有一棵树孤零零地竖立在荒原上,那样子虽不挺拔却显得苍劲,好象是这片贫瘠土地上的守望者。司机告诉我:“在沙漠上,一般植物很难生存,只要看到高出两米的树,不用问,准是胡杨?!?BR>望着远方胡杨树孤单的身影,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那是昨天清晨黎明时分,开往格尔木的火车??吭谝桓龀嫡旧稀3嫡竞苄?,一间低矮的平房,旁边竖着十来米宽的杉栏,栏杆外是一个朝下的长长的陡坡。空旷的晨熙中,在没有站台的路基下,站立着一个男人孤单的身影。车停稳后,他对着车门高高地举起双手,接过从车上递下的孩子,然后,又把一个女人搀扶下了车。这女人我认识,她车上的铺位就在我对面。她是陕西人,怀里的娃不到三岁。男人七年前来察尔汗大盐湖搞建设,这是她第二次来塔里木探亲。我隔着车窗向外望,只见那男人背着行李,抱着孩子,女人跟在后边,一家人正踏着浮尘,深一脚、浅一脚地顺着陡坡朝下走。我环顾四周,眼前没有建筑,到处是空茫茫的一片,不知道他们将走向哪里去……
   我们的汽车,沿着高低不平的车辙顽强地向前行进。
   忽然,我的眼睛一亮,发现前方竟然有一群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大漠里,他们是谁?他们在做着什么?临近了才看清楚,这是一群修路人!他们挥舞着铁锹,一锹一锹用路边的土,把这一片被过往车辆压出的深深辙印充填起来。车辆经过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站立在阳光下,脸上流淌着汗水,平静地看着我们。我望着面前一张张黑红的脸膛,象检阅着一队顽强镇守着疆土的士兵。
   道路的艰难,使人对胡杨林产生了一种神密的感觉。多年以前,不知从哪本书里得知,胡杨树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它顽强地挺立在沙漠中,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在现代考古活动中,在楼兰、尼雅和喀拉墩古代遗址上,考古学家曾发现许多纵横的胡杨桩柱至今未朽,胡杨的特性在日月的长河中得到佐证。
   终于,我看到了沙漠的生命之魂胡杨林!它在路的尽头,在一片广阔的沙海的包围之中。我一步步走近胡杨,一种神圣和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
   站在胡杨树前,我发现它的形象很奇特,它的幼树枝条和叶子与柳树相似,长高以后叶子才变得象杨树。有的在同一棵树上,下半部长着柳叶,上半部长着杨叶。这沙漠地带里特有的古代残留的树种,是干旱和风沙铸就了其独特的风采。
   面对胡杨树,我突然感到心灵中产生的一种净化。那是胡杨与世无争,选择“死亡之?!蹦欢印⒍治厍蛏母纳莆匏轿尬烦沟追钕椎木窀腥咀盼?。世界上的植物还有什么比胡杨更值得赞美与歌颂的吗?我想象不出。都说银杏古老,而胡杨在亿万年以前就生存在这个地球之上了;人夸松柏坚强,而胡杨在蒸腾着杀气的沙漠里,照样顽强地生存繁衍,失去了生命也不倒下;倒下了,也要用坚强的躯体把沙流阻挡……
   回程的路上,胡杨那坚毅的神采一直缭绕在我的脑海里,给人许多遐想。我觉得胡杨是一本书,它在用自己的躯体诠释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远望大地,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昨日清晨在车站上看到的那个孤独身影,浮现出那些在荒原上默默地挥动着铁锹填土修路的人们,还有,坐在我身边的司机当年建设青藏铁路时的样子……那些为塔里木的开发与建设献身的人们,莫不是都把胡杨的种子埋在了心底?
   他们与大漠胡杨一起,留在了我的心里。



作者:吕华青  
地址:上海市海伦路306弄8号楼(邮编200086) 上海市土地学会
手机:18201820001
邮箱:lv5288@163.com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