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路云和月
来源:作者:李岩时间:2013-07-24热度:0次
女儿从国外回来,前不久她随爷爷大致跑了八百公里路,从青岛走了龙口、蓬莱和威海等地,我和夫人一路陪同,我称之为八百里路云和月。
这个题目借助于“八千里路云和月”,该句比喻征战的长途奔驰,语出自宋代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亦借喻路程之遥远。台湾艺人凌峰曾制作主持过《八千里路云和月》电视节目,我们这次的胶东半岛之行就权当是“八百里路云和月”了吧。
3月11日,第一站是龙口的释迦牟尼南山大佛,我以前去过,但这次是陪老爷子和女儿他们去,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前往黄县城給我姥姥上坟。汽车一路上行,接待的龙口武装部丛部长特意安排了一位导游小姐引领我们参拜并游览。名声在外的南山大佛是世界第一锡青铜铸大坐佛,高38.66米,重380吨,选材锡青铜铸造,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听导游小姐介绍,就在上午,这座举世罕见的锡青铜释迦牟尼大坐佛头顶竟出现了罕见的彩色佛光。我们都颇感幸运,上到大佛前,按照导游小姐的吩咐,顺时针手摸大佛最下面的28朵莲花瓣,祈盼幸运。南山大佛融古今中外佛像铸造艺术的精华,使古老的青铜铸造艺术和现代科技成果于一体,展现了佛教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随后,我们一行又参拜了南山玉佛。气势宏伟的佛殿堂里,烟香缭绕,栩栩如生的玉石佛像,慈眉善目,向参拜者传说着佛的神通。南山玉佛殿由玉佛大殿、药师坛城、舍利殿组成,玉佛殿内供奉的缅甸玉药师如来,像高13.66米,重达660余吨。为目前国内最大、最高的玉佛造像,药师玉佛周围供奉不同颜色的药师六如来像,与玉佛共同构成药师经法上称的药师七佛。药师坛城由金刚成身会大曼荼罗和胎藏界大曼荼罗两座立体坛城组成。舍利殿内殿示了中国佛教三大语系的佛教文物千余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供奉在金舍利塔内的佛牙舍利和供奉在玉舍利塔内的高僧舍利,被佛教界视为稀世珍宝而虔诚供奉。
匆忙参拜了南山大佛和南山玉佛,我们驱车来到老黄县城羊岚智家村小姨家,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小姨、姨夫和表弟、表妹们,我们一块到村头给姥姥上坟,女儿叫老姥姥。记得我还是在36年前在大连上大学时,放寒假来过黄县小姨家,当时大雪纷飞,是姨夫骑着自行车将我从汽车站驮回家的。如今小姨、姨夫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但因在农村一直坚持种地,身体都很好。表弟、表妹们也早已成家立业,一个个“混”的都很不错呢。
第二天目的地是蓬莱,本来负责接待的内长山要塞部队长和政委要亲自宴请老爷子,但由于总部后勤部长一醒来部队检查工作他们要陪同,便指派了部队陈副政委一路陪同。两杠四星的陈副政委特意到高速公路出口迎接老爷子。他认识老爷子,一次老爷子到济南开离休老干部?;嵋槭彼米诶弦由肀摺3虏砍に当纠吹陌才攀?,上午先去蓬莱阁和海底世界参观游览,下午乘船进内长山岛,到半月湾和黄渤海交汇处观光,晚上部队长和政委宴请。老爷子对部队的盛情表示感谢,说明蓬莱阁都去过多次,最好上午就上岛,下岛后在蓬莱吃午饭,然后我们直接去威海。
陈副政委欣然同意,我们马上登上一艘运输艇前往长岛。海上风浪不大,虽然日本东北部一带刚发生了8.8级的大海啸,但对长岛一县的海域并无影响。运输艇披荆斩棘破浪前进,海风清爽,迷雾迷离,成群的海鸥在运输艇的上方盘旋,艇首犁开一朵朵雪白的浪花飞溅起来。我站在艇弦边拍照边想,如果说中国版图看上去象一只雄鸡的话,那么由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所扼守的渤海海峡就是这只雄鸡的咽喉。仔细观察这片水域,我发现,渤海海峡中分布着数10个大小不等的小岛,像一串珍珠镶嵌在渤海海峡,扼守海峡的咽喉。少校艇长告诉我,这些岛屿统称为庙岛群岛也称内长山列岛。这是中国国土防御体系中的咽喉与命门,我们部队的内长山要塞就设立在这里。
内长山列岛共有30多个岛礁,南部成群,数量较多,北部成列,岛数较少,整个岛群位于渤海海峡中南部,是渤海和黄海的海上分界线。岛陆总面积5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6公里。主要岛屿有南长山岛、北长山岛(长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南隍城岛、北隍城岛,庙岛等,其中南长山岛最大,陆域面积为十三平方公里。长岛县约有4万人,由19个大小不一的岛屿组成。
在著名的半月湾里,五彩缤纷的鹅软石又多又漂亮。半月湾坐落于北长山岛最北端,依长约2000米的月牙长滩而建,宛如一勾巨大的新月。我听说,半月湾对游人开放后,由于来捡鹅软石的人太多,现在一般只让捡少量或不让捡,说是这里的鹅软石已经被捡的下去一米深了。就是现在,我看众多漂亮的鹅软石还是有很厚一大层,可以说随便捡起一个都很漂亮,一阵阵水花打来,进过海水的鹅软石更加美丽,阳光下晶莹剔透,熠熠生辉。由于我们一行人有穿军装的,就放宽了一些,我捡了不少圆滑、晶莹、有图案的漂亮鹅软石,很是喜欢。我一边捡一边想,这里的鹅软石不在崂山五彩沙滩里的可要好多了,有功夫可以挑出好多精品来呢。我这次捡的就有一个图案像坐着的古代的官人,脸型、官帽和胡须,栩栩如生,简直像极了。
而后,我站在黄渤海的交汇处景点,也就是南长山的最高处眺望,不远处黄海和渤海的交汇处泾渭分明,一目了然。透过薄雾望去,这里与南面的蓬莱阁遥遥相望,山顶有风能的大风轮不停地转动。随行的陈副政委介绍,内长山列岛南北同老铁山对峙,面对朝鲜、日本,背依北京、天津。各岛之间形成了老铁山、长山、庙岛等九条重要水道,是出入黄、渤海的必经之路,内长山列岛作为扼守??诘奶烊灰?,是祖国海上的东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被称为渤?!霸砍住?。
据悉,上万名官兵分散驻守在渤海深处的十八个大小岛屿和蓬莱海岸线上,日夜警惕地守卫在这里,构筑了一道坚固的海上钢铁长城。曾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Ⅱ)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早在1964年8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视察长岛,为内长山要塞题词:“静以制动,守以为固。团结军民,日求进步。磨砺以须,不慌不怖。国防重责,恪恭是务”。道出了对内长山要塞的殷殷期望。
夫人的父亲当年是长山要塞的老保卫干部,夫人在岛里生活长到15岁,才离开岛屿当了兵,她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和当年的水草房(房顶是海里打上来的水草铺盖的,防水,冬暖夏凉)还是非常有感情的。
午饭后赶到威海。次日13日一早,我们一行在威海军分区冯参谋的陪同下,先来到海防团参观了有100多年历史的华勇营英国兵营,团副政委带领我们来到荣誉室,里面一位位守岛的老领导,许多都是老爷子的老战友,老爷子一谈到老战友记忆犹新,说起来一个个如数家珍,甚至比讲解的团副政委还要熟悉。我也跟着上了一堂很生动的传统教育课。
紧接着,我们乘车去了威海石岛赤山风景区,重点观赏了赤山明神像。赤山明神像高达58.8米,是世界最大的锻铜神像。这座中国第一海神像——赤山明神,踞山面海,护佑四方。赤山明神亦称赤山神,相传明神本相出于赤山红门洞。赤山明神威镇四海,法力无边,守护乡土,福佑大千,功德无量,乃华夏北方庇佑之神。秦王政并六国,于始皇二十八年(前二一九年)东巡成山,以求长生不死之药。途大病,李斯遽祈明神,旋无恙。唐文宗开成三年(八三八年),东瀛天台宗三世座主圆仁(慈觉大师)随遣唐使赴唐求法数载,曾三赴赤山拜谒。归途中,于沧海屡遭劫难,幸明神显灵,方化险为夷,且保全经典数百卷。圆仁归国,遂以赤山明神为天台宗庇佑之神供奉,其后同门安惠秉承其遗愿,于京都修一寺院,名之曰:“赤山禅院”。而后,赤山明神渐为东瀛等国所崇拜,乃至波斯、大食等区域。至今,日本、韩国等寺院仍多供奉赤山明神,以福佑天下,普渡苍生。
故事传说:主要是赤山明神法力无边,能招魂收魄、起死回生,加福寿于弥留之际。他呼出的一口仙气,他脚下的一抔泥土都可以救人性命。传说,赢政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成山,以求长生不老之药,途中大病,丞相李斯飞马赤山拜见明神,求得红门洞前九撮土捻而为药方才救得始皇一命。后来,古代北方贵族的亡灵都要请赤山明神来守护,以期明神庇佑起死回生、消弥罪过、解除痛苦,即便不能如此,也期望能福荫子孙和家族。再后来,由于泰山的勃兴,不知自何时起“魂归赤山”逐渐演变成"魂归泰山"了。不过在日本的史籍和文艺作品中,还能找到清晰的印记。
关于明神的出身,世上众说纷纭,这为明神的神圣本色更添了一份神秘色彩。他不像其他神灵一样具有清晰的说法,而是多种传说并行,每一种说法都有自己的缘由,都有自己的神话谱系,其中最著名的主要一种说法:认为赤山明神就是大明神--日华君分身赤山的化身。是掌管东海的地方神与海神,是古代中国北方的?;ど?,肩负着保佑沿海居民平安、健康、幸福的重任。其影响有史可考在汉代即有深广的影响,至唐代还流传到日本和新罗(今韩国)。在日本演化成天界的“辅星”,即七福神中的福禄寿神,能带给人们财富、智慧和长寿。在人间则被称为“泰山府君”,即阴阳道的祖神,掌管世间万物的生死与命运。在新罗则演化成新罗神,成为韩国的海神和财神,成为与张保皋有着前世今生关系的神明。信奉者称,赤山明神,不愧是一位福佑四海、泽被千秋的大神。
令我振奋的还有“滴水显圣观音”,这是一个喷泉广场,一般每天上午11点正开始喷水,时间是一刻钟。本来以为就是一个一般的音乐喷泉,没想到竟然是一个“滴水显圣观音”的音乐喷泉。我们赶到这里时已经人山人海,人们翘首等待着。时间一到,激昂的音乐骤然而起,滴水观音四周的水柱轰然喷起,随着音乐的铿锵顿挫,水柱随急随缓,此时,显圣观音缓慢地旋转着,四面的守护神随着一声轰鸣突然口吐火舌,令人震撼。音乐的旋律和慈眉善目的滴水观音很吻合,据导游小肖说,这个配乐是专门找人写的,切合了滴水观音显圣的灵光一现和大慈大悲的境界。我忙着拍照,在水里的倒影中看到了一道七彩彩虹,绚丽而曼妙,神奇而惊艳。
最后的行程是成山头,又称成山角,又名“天尽头”。这个地方我来过两次,它位于荣成市龙须岛镇,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群峰苍翠连绵,大海壮阔辽远,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春秋时称“朝舞”,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其海拔高度为200米,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是南北黄海的交接处,距南北国际主航道仅5海里。
成山头直插入海,临海山体壁如削,崖下海涛翻腾,水流湍急,常年经受大风、大浪和风暴潮的冲击,海域最大浪高达7米以上。这次前往,正赶上有些阴天,海浪也比较大,一改上次来风平浪静的感觉。所不同的还有,我第一次来石碑上刻的是“天尽头”,这是1984年10月23日,胡耀邦同志视察成山头时,见眼前海天一片,大海浩翰,峭壁巍然,巨浪飞雪,气势恢宏壮观,感仿秦汉古韵,不禁有感而发,挥笔手书“心潮澎湃”、“天尽头”七个字,“天尽头”三字立碑于此,碑高180cm,碑宽85cm,碑厚35cm。后来第二次来时刻字变成了“天无尽头”。这次来一看,正准备改成“好运角”。
至于成山头的传说,相传秦始皇东巡来到成山头,要在此修建一座大桥到东边观日出和寻找仙药。他派人日夜运石填海造桥。感动了东海龙王,龙王命海神帮助造桥。海神一夜之间造桥四十余里。始皇感激不尽,要面谢海神。海神说“我长的得太丑,只要不画我的像,愿与帝王见面?!彼蓟什皇匦庞?,让画师藏于工匠之中,把海神画了下来。海神察觉后,十分生气,斥责始皇违约,立即毁桥而去,只留下四个桥墩?!度肼约恰酚性厍厥蓟试诔缮皆烨胖?。传说秦始皇手下方士徐福为讨始皇欢心,骗其说:东海里有三仙山,那里有长生不老之草。秦始皇信以为真,拨给徐福三千童男童女及大量金银,让他寻找仙草。徐福找不到长生仙草,便又骗始皇:东海有一条大鲛保护仙草,阻挡在海面上,不能靠近仙草。始皇求药心切,遂召集优秀射手,赶到成山头,站在海边的一块大礁上箭射鲛鱼。这块礁石遂得名:射鲛台。
传说归传说,但这里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使到此一游的人还是不少。站在悬崖上,俯瞰近岸雪浪滔天,依然是心灵的震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八百里路云和月,行者无疆,人生漫漫,一路探古抚今,参佛拜神;一路寻迹追踪,体味海防。
胶东半岛行,四景一线牵。
南山参大佛,长岛忆戍边。
赤山拜明神,成山头连天。
一路高歌进,老少舞翩跹。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