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长调
来源:作者:王琳宝时间:2013-08-17热度:0次
来到雄浑博大的内蒙古草原,仿佛坠入一片无垠的绿色海洋。沐浴其中,身心俱醉,耳边似有悠扬的蒙古长调萦绕不绝。
远远望去,一座座蒙古包,像雨后的蘑菇随意点缀在芳草地上。袅袅的炊烟,先是动画般冉冉上升,随后便融进长天白云。在湛蓝的穹幕衬托下,那无拘无束的流云白得晃眼,比棉花更洁白,比白银更晶亮,恰好演绎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绝美诗境,令人发出天上人间的慨叹。
在草原上漫步,是一种别样的惬意,需要像喝功夫茶一样轻咂慢品。赤脚走在青青的草地上,比踏在星级酒店地毯上的感觉舒适得多。大地高天,四望无边,不由使你顿觉人的渺小,甚至羡慕起牛羊啃食青草的安逸,骏马扬蹄撒欢的自由。若是走累了,你不妨躺下来,看着蓝天白云发一会儿呆,把世俗的大脑清空,使它暂且变成一张白纸,或是雪后草原的无垠留白。此时风的低语,羊的鼻息,牛的咀嚼,马的嘶鸣,鹰的啼叫,似乎都成了天籁之音。此刻设若再有蒙古族原生态的歌声响在耳畔,你更身似闲云野鹤,愈发飘飘欲仙了。
一轮皓月,一堆篝火,一杯马奶酒,一只烤全羊,一把马头琴,一群民族青年,一曲劲歌热舞,这些元素足以使夜风沉醉,让人流连于《草原之夜》的悠扬旋律中不能自拔。你会从蒙古同胞的传奇故事里,听到成吉思汗骑兵远征的笃笃马蹄,看见土尔扈特人万里东归的悲壮场面。你会从悠扬的蒙古长调里,听到王昭君犹抱琵琶弹乡思的殷切,看见呼韩邪单于横刀立马的英姿。你会听到千里河套汇聚的狂涛怒吼,看见大青山怎样在历史风雨中站成一座丰碑。你会从马头琴的奏鸣里,听出草原人民的和谐心声,看见充满生机的塞上明珠。其实,蒙古草原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它像一颗硕大无朋的钻石,被岁月雕琢磨砺成神奇的梦幻多面体,折射出璀璨的光华,比《荷马史诗》更显得沧桑厚重。
草原是蒙古人的天堂,就像腾格尔高亢嘹亮的独到演绎;草原的天空是神鹰的世界,就像容中尔甲悠远宽阔的音域。水草丰美的牧场,是牛羊生息的摇篮,它托起著名的优质奶源基地,让中国乳品走向世界;波澜不兴的海子,是草原深情的眸子,它辉映着蓝天白云,滋润着牧人幸福的生活。这里的牧民生性豪放,好歌善舞,他们白天在自然的牧场放牧骏马牛羊,夜晚在心灵的牧场放牧日月星辰,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其乐融融,俨然桃源仙境。锡林格勒的那达慕你若看过一次,便会终生难忘。摔跤的角力,马术的竞赛,弓箭的比拼,还有蒙古姑娘的轻歌曼舞,年年让千里草原激情澎湃,岁岁令八方游客热血沸腾。
也许这就是草原经久不衰的魅力,这就是草原光大弘扬的文明。神奇的土地,也曾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大好的河山,幸又铸剑为犁,和平繁荣。如果你让心灵沉浸在《敖包相会》的旋律中,然后去品味马头琴的如泣如诉,去思忖蒙古长调的高远深邃,肺腑间自会涓涓流淌出激越赞美的音符,让你信口哼鸣起《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经典老歌来。因为风情万种的千里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民族音乐的发祥地。毋宁说人杰地灵,世代传承,就连江河奔流,风声雨声也谐律和韵。甚或牛角马头,亦植入了民乐的基因,它们早已与“宫商角徵羽”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让西洋的五线谱相形见绌。
花幻五彩的美丽草原,草还在恣意地绿着,悠扬的蒙古长调,还在耳畔鸣响。我的目光却定格在下一站,神奇的四王子旗,中国航天着陆场,一个更加令人神往的地方!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