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游记之天空篇
来源:作者:华玉红时间:2013-08-16热度:0次
游走美国的一个月,每天常做的一个动作,便是抬头看天。
仅有两天细雨天气,大多日子都是天朗气清。蓝天白云,于西部地区的朋友来说,并不稀奇;对于我来说,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它曾不止一次在我梦中出现,如今,当它如此真实地出现眼前时,我傻了眼,失了语。
这是怎么样的天空呢?-----纯净,唯美。只有两种颜色,一种湛蓝,一种纯白。
蓝天为衬,白云为纱,两种色彩相互交映,清爽雅致。蓝色漫天铺地,白色立体而透明。我想,倘若它们也有生命,应该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可若说它们是一对爱人,我也信。你瞧,当蓝天欣然张臂,白云便翩然而至。它们相依相伴,蓝天沉稳大气,拥入怀中的白云调皮可爱,时而亲切交谈,时而共瞰众生,悠闲自得,乐而忘忧。
在这样的天空下行走,是非常惬意的事。日均行程六小时以上,即便在荒凉的沙漠间行走,也毫不乏味。千变万化的白云一路相伴,最美的景,总也看不够。
清晨,它们或一朵朵飘于天际,如层层叠着的棉絮;或似母亲洒下的面粉,轻薄而透明,一层蓝卷着一层白,分外好看。它们有时远远地落在高山之上,有时低得仿佛举手便可触及;有时竟仿佛被水气濡湿过一般,如同父亲手中洇润的宣纸;若有几只鸟儿飞过,便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午后,金阳没心没肺,倾泄笑意。蓝天上,云叠着云,云卷着云,云又推着云。大把的阳光泼溅在云的腰际,红橙黄绿青蓝紫,如同彩色丝帛飘浮天际。此时,蓝天隐于幕后,亲炙胜迹。我们惊呼起来:五彩祥云!急急探身车外,频频举起相机,那一刻竟如同孩子,不知如何是好。只可惜,美丽的景致,大多只可意会却无法言传。除了时不时地惊呼,大家极少言语,无声又紧张地盯着这些美丽的云彩,说来可笑,那时心里竟有些害怕,生怕一个不小心惊跑了它们。
傍晚,白色轻纱换上艳丽红装。原本平静的天空,这会子,渐渐热闹起来。夕阳映照的云朵,有的仿若女孩含羞的脸庞,微微泛着些粉色;有的则像醉汉,满面红光;还有的像发了怒,仿佛要将天燃烧起来。哦,对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火烧云”吧,我曾在儿子的课文里见过,没料想,与它竟在这儿相遇。我欣喜不已,直恨车无法开到它的脚下,饱饱地看个够。大地仿佛也被施了魔法,迟迟不肯睡去,直至暮色降临,星月登场,方缓缓地合起眼来。
记得我们小时候,天空也这般蓝,云朵亦是这样白,河水如同少女明澈的双眼,将蓝天尽收眼底,闪烁着熠熠的光彩。我蹲在河边的青石上,将小手伸进水里,轻轻晃一晃,抖一抖,那些原本搂在一起的云朵,一下子在水窝中散开来。笑声未落,它们已重新拥抱一起,鱼儿们也不安份,时不时地在它们脸上跳出一个一个的酒窝。
“蓝天无云,一碧千里”上学时,常常出现我作文的开头,现在却很难在儿子的作文里见到。他眼中的天空已与我在他这般年纪时看到的天空不可同日而语了,哎,“蓝天白云”怎么能模糊?怎么能灰暗?怎么能不见了呢?
我想起刚到美国的一件趣事。在犹他州的盐湖城,虽然到达美国的已是第四天,可依然新奇,依旧兴奋,仿若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景,赞叹。远远的,一朵蘑菇状的白云闪入眼帘,姐夫急忙举起手中的相机,闪拍。待汽车驶近,恍然,所谓“蘑菇云”竟然是工厂排出的废烟。我们大笑,姐夫解嘲:只知道美国人皮肤白,哪知连工厂里排出的废烟也是白的。姐姐不解,嘟囔着:在我的印象中,工厂里排出的不都是青烟和黑烟吗?姨侄说了一句:这就是你们可以在工业发达的地方仍然见到蓝天的缘故。我们都沉默了。
旅途中,我将每一次与美景的遇见,都认为是我与它们的缘份。许多美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哪怕所看角度不同,都会与它交之失臂。也许就上一秒钟,我们打转方向的瞬间,已错过一朵身披霞光的彩色祥云,而那些令我们惊呼赞叹的景致,又或者正是前面一辆车刚刚错过的。人与人的缘份,需要懂得和珍惜,人与景的缘份,我想,亦同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