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京郊采苦菜
来源:作者:闫永定时间:2013-08-20热度:0次
自从1961年10月8日我第一次来北京,距今已经整整47年了。之后,我利用在内蒙工作多年往返陕西探亲经过北京的机会,以及1975年调回陕西以后利用来京参加学朮讨论会或短期工作的机会,我把北京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和商场街道等都基本上逛完了,故对北京没有了太多的神秘感了。1994年小女儿进京工作后,我也数次来京与其一起生活,每次1—3个月,自然也少不了游逛之事,一些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和商场街道等,也多次造访。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和从内心来说,在北京游逛对于我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今年8月17日来京,是专门为照看小外孙女而来的,至今已两个月了。我是一个地质工作者,一辈子从事野外工作,习惯于在大自然的环境下生活。加之,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了毎天要在室外活动的习惯,每天不在室外活动一下,浑身上下总觉得不怎么舒服。小女儿家住的北京天通苑社区,过去属于北京的远郊,由于城市的膨胀,这里现在已是一派繁华景象了。但这里毕竟不是中心城区,往北不远即是建筑物较少、一派田园风光的郊野地区。因此,我住这里,就有了一个好去处,可以充分利用这里独特的区位条件进行郊外活动了。
平常的日子,我一般于早晨8:00之后,骑上自行车,首先沿着主干公路或马路向北或向西行进,然后离开主干路,拐入田间土路继续前行。在秋日的阳光下,我脚踩车镫,用力骑行。在车轮的飞转中,我迎着微风,徜徉于空旷的田野间。我仰望流云飘浮,耳听鸟虫吟鸣,目扫绿树碧草……这样的活动既锻练了身体,又享受了野趣,陶冶了情操,惬意无比!
忽一日,我在公路上骑行时,只见路边有人在树下草丛中采摘着什么,这种现象不只一处两处,而是陆陆续续、间问断断地出现了多次。出于好奇,我停止了骑行,把自行车支撑起来,走到一位年纪与我相仿的老者面前,一探究竟。我看他在采摘一种绿色植物,这种植物是我不认识的。我上前询问,问他釆的是什么呀?他说是苦菜。我一听有点诧异,我是认识苦菜的,可他釆的这种我却不认识呀!他见我怀疑,就拿起一撮他采来的苦菜,指着嫩茎上流出的白色苦味汁液说“你看,是苦菜,没错!”。噢,我明白了,这也是苦菜,是另外一种苦菜。我以前所认识的苦菜是叶面较窄的一种,叶面宽度多在1-2厘米之间,长得比较??;新认识的这一种苦菜,叶面较宽、宽度可达3厘米以上,长得比较高大。
要说起来,早年我对苦菜并不熟悉,真正地认识苦菜是很晩的,因为我的家乡附近没有苦菜,小时候对苦菜就没有什么感观印象。不知是怎么回事,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苦菜遍及中华大地,可独独在我的家乡附近却未看见过它的身影。直至到了1998年,我在山东高速公路施工工地上工作的时候,才真正地看到了苦菜,才认识了活生生的苦菜。上世纪60年代,我看过冯德英的小说《苦菜花》,但我并不知道苦菜究竟是什么样子。《苦菜花》说的是山东的事儿,我在山东有幸认识了苦菜,所以我认为像山东那样的苦菜才是真正的、正宗的苦菜。在山东,那可真是的,我足迹所及的济南、泰安、临沂等地,连绵的山峦、平川、地头、山坡,遍地都是苦菜,大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架势。那时,我对苦菜细心地观察过,灰绿色的叶子窄窄的、长长的,叶子边缘呈锯齿或平直状,茎秆和叶子折断时,折断处会流出乳白色、粘稠的、有苦味的汁液来,苦菜开着黄色的花儿。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吧,我只知道像山东那样的苦菜才是苦菜。1999年以后,我先后到过靑海西宁和陕西华阴、杨凌、渭南、西安、榆林、延安,以及福建等地,我所见到的苦菜,也都是像山东那样的苦菜。我真的有点“井底之蛙”之见,如今在北京认识了这另外的一种苦菜,也算是长见识了。
自从新认识这种苦菜后,我发现这种苦菜在北京其实是很多的。之后,我在逛京郊的田野时,也加入到采苦菜的行列之中。因为我知道野菜对各种尾气和粉尘有着很强的吸附作用,故在所住社区的草坪、树下虽可见很多苦菜,社区的一些居民也有就近采食的,但我不在社区内采摘,我要骑自行车远走四五公里,在远离社区、离开公路的真正田野里采摘。目前正值温暖的秋季,气温适宜、多雨潮湿,极适于苦菜生长。采摘时,苦菜成丛成堆的,绿莹莹、鲜嫰嫰的,一采一大把,不一会儿就能装满一大包。我在秋日的晨露下,手掐沾满露水的苦菜叶,手指被染成了绿色,指头被胶粘状的汁液粘连在一起,裤子被露水打湿了,鞋子也湿了,皆一概不予理会,依然是兴高采烈、乐此不疲。每每带上一大包苦菜,满载而归时,只觉得神淸气爽、心旷神怡!
苦菜有极强的生命力,与世无争,它可以适于各种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是一种以四海为家的植物。苦菜虽是一种极普通、极常见、很不起眼的植物,但它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嗖丝沙础㈧?、煮、蒸、醃,味道独特??嗖司哂星逍?、败毒、袪火、健脾滋阴、养颜润肺、养肝利胆等功效。
国人吃苦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苦菜过去被誉为穷人们的救命菜。在那缺少粮食不得温饱的漫长岁月里,广泛分布的苦菜,为千千万万的贫苦老百姓解决了果腹问题,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立下了汗马功劳。人们不应该忘记苦菜!
在我们国人已经解决吃饭问题的如今,除特别偏远、经济极不发达的个别地区外,人们不再为吃不饱而发愁了,人们也不会以苦菜作为维持生命的依靠了。反之,很多人因为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从而得了一些富贵病。一些人常年的大肉大魚、精米细面,常觉口中寡淡、没有胃口。于是,出现了回归自然,吃粗吃野吃天然的趋势。于是,普遍分布的苦菜便成了人们选择的主要目标之一。于是,就出现了开发苦菜的行当,苦菜有了大棚栽培,甚至还有了苦菜茶、苦菜罐头、苦菜饮料等,苦菜还进了高雅饭店和酒楼,苦菜也上了城里人的餐桌。
我的家乡附近没有苦菜,在那不得温饱的时代,帮助穷苦人家度过荒馑、度过春荒、人们赖以果腹的野菜主要是荠菜、马齿苋、刺筋(小蓟)等。离开家乡以后,逐渐知道了还有一种叫作苦菜的野菜,它才是很多地方穷苦人家的救命菜呢,它的名声要大得多呀!以前我对苦味不太感兴趣,以后我的味蕾不知不觉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慢慢的也喜欢上了苦菜那苦中带涩、涩中带甜、甜中带凉、凉中清香的独特味道。记得2001年在陕西华阴、2003年在陕西杨凌工作时,我就自釆苦菜用来凉拌着吃。近两年我在福建工作期间,曾看见有人从野外采回苦菜来吃,可惜我没有找见它们的生长地,没能采来食之,尚有遗憾之感。
近些年来,当我在家居住的时候,我经常与老伴去附近的沟边、塬畔采摘苦菜,尤其是在春秋季节苦菜茎叶脆嫰的时候;就是到了夏季,苦菜长高了,茎杆老了,我们还要采摘新发出的嫰枝和叶子来食呢。
苦菜的吃法很多,我吃苦菜主要是做凉拌菜吃。其做法是将苦菜择净水洗后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以上,沥干后放入开水锅中轻轻地焯过,立即放入凉开水中浸泡几分钟,然后捞出挤去部分水份,再拌上香油、生抽酱油、蒜泥、葱花、精盐和醋,搅匀即可。如果再配点煮黃豆、煮花生米、豆腐干、杏仁等,味道则觉更佳。早晩餐用此小菜佐餐,我觉得美妙无比。我是一个非饮酒者,只是晩上喝上那么小半杯红葡萄酒而已,而凉拌苦菜常常是我的下酒之菜。这些天,在北京小女儿家,晩上我喝着红葡萄酒,就着凉拌苦菜,嘴里咀嚼有声……小女儿和女婿看到此种情景,不觉笑出声来,她说:“爸的这个样子,倒别有一番情趣呢!”
我吃苦菜的另一种方法,是沿袭我们关中人喜欢吃“菜疙瘩”的传统。即将苦菜择净、水泡、沥干之后,用刀切碎,将菜中的水份挤一挤,再将面粉与切碎的苦菜混合拌勻,用手揉搓,再捏成菜团子,然后放入笼屉,上锅蒸15—20分钟即熟。吃时,用生抽酱油、醋、蒜泥、油泼红辣椒面、精盐、香油、芝麻酱等调和成汁,将菜团子切成片状,或用筷子将菜团子夹成小块,边蘸汁边食用,自我感觉极好。
我的老伴听到苦菜的另一种吃法,我试了一下,觉得也很不错。这种吃法是,将苦菜择净、水泡、沥干之后,用刀切碎,尽量挤岀菜中的水份,再加入面粉拌成絮状,然后放入笼屉,蒸10分钟即熟。蒸熟后,再用油,加盐、加葱花等炒吃。这是我们关中人的另一种特殊吃法,我们把这种做法叫“麦饭”,吃起来其味也不苦,口感也不错。
北京的冬天快到了,目前正是苦菜的旺盛生长期,最近我数次去郊外采摘苦菜,收获不小?;乩春?,我将其择净泡水沥干后,经水焯过,冷水浸泡,将其捏挤成团状,然后放入冰箱冷冻起来,这样就可以吃很长一段时间了。
?。?nbsp;2008年10月10日于北京)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