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老家的霉豆腐

来源:作者:熊志忠时间:2013-09-06热度:0

                                              老家的霉豆腐
  
  小时候老家农村很穷,物质匮乏、生活清苦、饮食单调,平常下饭菜就是霉豆腐。一小碗霉豆腐是经常登堂入桌,成为餐桌上的家常菜。
   为了生计,老家农村有做霉豆腐的习惯,并在我们当地的乡村民间有着千百年的历史。其手艺大多是祖传,母亲做霉豆腐的手艺就是外婆传的,其“祖传秘方”村子里人都非常羡慕,经常听见有人在夸母亲的豆腐乳做的好,母亲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慰和快乐。
  做霉豆腐有一些讲究,一般在冬天的时候,冬天气候比较适宜,又是农闲时节。做霉豆腐首先得将豆子磨成浆,当年都是用石磨,推磨基本上是父亲和大哥的活,母亲掌勺填料,填料时,水与豆子的比例全凭经验,母亲却把握得相当准确。豆子磨成浆后要煮浆,然后倒进包袱里擂浆,在豆腐桶里擂,直到包袱里的豆渣再也挤不出浆汁才罢手。这时候,母亲就开始调石膏。调石膏可是技术活,石膏的份量要把握得很好,多了则豆腐老了,少了则不易凝固成型。豆腐脑打好后,把木桶端到外面的架子边,往窝子里倒出豆腐脑,锁紧包袱,沥水之后,再加上一块石磨,压实,到不再滴水,就搬下石磨,打开包袱,豆腐成矣。用刀划成一个个小方块。豆腐做成只能算是完成了半道工序,还不能直接做豆腐老乳,而是将豆腐放进稻草铺的篾篓里,放在通风现阳的地方,让豆腐自己慢慢发酶,以后是根据天气的温度和湿度来决定装坛的时间。装坛放作料非常关键,先是将花椒粉、胡椒面、八角放在锅里捣的碎碎的,再加上适量的盐、五香粉、辣椒面之类的拌料搅拌好,然后,用筷子把豆腐块一块、一块放在作料里裹均匀,装进坛子里再发酵一段时间,豆腐乳就可以吃了。但一般不会马上开坛取用,而会放入瓦坛子里过上一个冬天,等到第二年的春、夏天拿来吃,而且放的时间越长越好吃。霉豆腐一般只能保存到一年时间,如果入坛时放点茶油,保存的时间会更长些。 
  我在老家农村时,几乎一日三餐,天天都少不了这道菜,难免吃腻。为了改善伙食,母亲会想着法子在霉豆腐上做点文章,不断变着花样,有时用韭菜炒,有时浇上清亮的茶油,用小碗装好放到蒸笼里蒸。我特别喜欢放上茶油蒸出的霉豆腐,红艳艳、香喷喷,令人馋涎欲滴。
  小时候,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无论是上学,还是外出做事,母亲都会用罐头瓶子装一瓶带去吃。我上中学时在校寄读,家里每星期只给伍角钱的伙食费和一罐霉豆腐,学校食堂的饭菜较贵,伍角钱远不够一个星期的伙食费,更多时候是吃霉豆腐下饭。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腰包鼓了,物质丰富了,餐桌丰盛了,餐餐大鱼大肉,天天美味佳肴,各种富贵病也随之而来,老家的乡亲们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这些吃腻洋食、荤食,精食人们,渐渐回归了对纯天然,纯自然的追求,勾起对素食和乡村的怀念。饭局上的美味佳肴即使再丰盛,总是觉得没有在家里沾点霉豆腐吃得舒服,于是,在现代生活里,吃农家饭成为城市的新时尚。当然,在农家饭里豆瓣酱和霉豆腐等民间小菜,是最受客人欢迎的。
   如此看来,像老家的霉豆腐这样的农家传统小菜,魅力犹在,青春依然。它不仅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还给我们带来那一缕清香,一缕温暖,一缕无限回忆与甜美。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