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稻香

来源:作者:龙立霞时间:2013-09-09热度:0

跨过炎热的夏季,迎来烟雨朦胧的深秋。没有朝霞似火,没有夕阳西下。恰似“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情境。带着淡淡的离别愁绪,满脑子都是“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伤?;钩两谛禄槿饶中腋5挠辔吕?,十余天的假期已转瞬即逝。终究是要离别,一个人骑行在这片一望无际的稻田坝子里,任雨水飘零洒落。
  蓦然,一缕淡淡的清香,调皮地钻进我严实的头盔里,沁人心脾,让人震惊。停下车,顺着香气的来路展望。在那阴霾的天空下,经过雨水的洗涮,大地披上金光闪闪的靓装,傲然挺立在我面前。那是一粒粒金黄的稻穗编织成的靓装,在雨露里更显光芒。透过那雨露,仿佛看到一个个细小的可爱的精灵们悄悄地从谷穗里钻出头来,揉一揉惺忪的双眼,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全新的世界,微笑着向我招手。好一个“秋日胜春朝”,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早已忘记了离别的忧伤。
  从农村走向城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根植于农村的情感,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每当从这金灿灿的田坝垅子里经过,淡淡的稻香,都让我备感振奋,心生感动。
  打从我记事起,家乡的田坝子都是以种植水稻为主。从清明前的耕田,到深秋的丰收,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清明前,农人们总会穿上土黄色的衣装,用土黄偏黑的右手撑着犁耙,左手牵引驱赶着黄黑各异的黄牛,翻开沉睡一冬的田土。仿佛那催人早起的闹钟,在“嘁……嘁……”的赶牛声下,田土如同从熟睡中惊醒的人们,迅速地翻身作起床状。这个时候,泥鳅、黄鳝、田螺、蚌壳也苏醒活跃起来。紧接着就是下秧仔?;蛑鹨桓鑫屡?,把谷种放置在一个个方形的木盘里,或直接撒在秧田里。然后这些灵性的小生命就会散发出淡淡的稻香,开始萌芽、成长。烟雨纷纷的清明,就是秧苗正式安家落户的时节。农人们还会穿上土黄色的衣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或雨衣,弓着背,面向田土,小心翼翼地插下一颗颗秧苗。秧苗们也会心存感念,迅速地直起身腰,向农人们微笑招手。此后,农人和这秧禾的友谊更加深厚,农人们会经常为秧禾除田草,巡田水,去虫害。秧禾感受着,温暖着,笑得花枝招展,笑容更加灿烂。农人的汗水和期盼,通过田土的滋养和田水的传递,渐渐充实到一粒粒青涩的谷穗上。谷穗感恩着,开始饱满,散发出淡淡的稻香,并渐渐转换成农人土黄色的皮肤和衣装的颜色。田水此刻显得多余,秧禾不再需要它的养育,恭敬地目送它随着农人们在田垅上挖出一个缺口而一涌而散。这时候,谷穗变得略微羞涩,因她能察觉到这份金黄并不属于自己。这金灿灿的颜色根植于土黄偏黑的田土,凝聚着农人们滑过土黄偏黑的皮肤,浸透农人们土黄色的衣装,滴落田间,在田水中荡起大小各异涟漪的淡黄色的无数汗珠。她需要返还。于是低沉着头,静静地等待农人们的收割。
  曾听过一个寓言故事。讲述的是某个地区的人们因过着富足的生活,变得好吃懒做,因而惹怒了天神。天神于是给他们念了个魔咒,让该地区干旱三年,长不出一粒粮食。这时有位妈妈带着她刚刚出生的婴儿去山里挖野菜吃。但翻过了一座座高山,爬过了一道道陡坡,这位可怜的妈妈始终找不到一株充饥的野菜,最后活生生饿死了。她怀里的婴儿不知妈妈已经死去,一直在吸着妈妈的奶头。最后奶汁吸干了,可怜的婴儿也随之死去。婴儿死后,变成了一只小小的奶干蝉,没到秋收的时候就凄惨地叫着:“奶干!奶干!奶干!奶奶奶奶干……”。提醒着人们好好珍惜生活,热爱劳动!这个故事显然是杜撰的,却深深地感动着我,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家乡的农人们的辛劳是有价值的。
  前些日子,再次踏足阔别四年的盘县。盘县的变化是巨大的,让人震撼,惊喜。然而,唯一不变的,从盘县的普安卫城墙,到红军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到碧云山景区,再到丹霞山景区,沿途尽是层层叠叠的玉米林。同行的堂兄,突然冒出一句:我还是习惯家乡田坝子的稻香。那一刻,就好像是经历了漫长的平静后突如其来的震撼一样,瞬间逼真地占据我的整个心田。我不禁嗅到了家乡的淡淡的稻香,那是我真实的感觉。
  站在这金色的田坝垅子里,我又一次遐想。在某个多彩的黄昏,厚厚重重的云雾盘踞在天空上,硕大的绯红的夕阳乘着云霞间一点点空隙,迸射出一道道绛色霞彩,散落在家乡田坝子这一片金灿灿的稻田里。农人们挥动着手中闪烁着金色鳞光的镰刀,满怀丰收喜悦心情地割下一摞摞秧禾……当金黄的稻穗滚落谷仓,随之带给农人们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和满足。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那片山那份情那份爱

下一篇: 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