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感动|感叹

来源:作者:闫永定时间:2013-09-10热度:0


  近来,读了一些关于侯伯宇先生的文章。读过后,一方面使我受到很大的感动,另一方面却产生了一些感叹。感动的是他的坎坷经历、学术成就和个人品德,感叹的是他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屡屡受挫!
  侯伯宇先生是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他创建的“侯氏理论”被誉为“中国的骄傲”。他是世界数学物理界的代表人物、是我国的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侯伯宇在有生之年,先后培养出了15名国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10名国际著名学术基金的获得者、5名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的获得者……。侯伯宇求学于颠沛流离的战乱年代,在特殊的历史年代工作多变、饱受困扰,晚年遭遇丧子丧孙剧痛,之后又遭受病痛的严重折磨……真是一生坎坷、几多曲折!  
  侯伯宇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何境,他立志报国,矢志不渝,把教书育人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把攀登科学高峰当作事业的最大追求。他治学严谨、忠诚敬业、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正直律己、道德高尚,他拒绝不负责任的推荐、不讲原则的说情和不关学术的虚名。侯伯宇学术成就斐然、硕果累累,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多次受到杨振宁、李政道等人的赞许,他领军的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是中国理论物理研究的旗手。
  从侯伯宇的学术成就和品德来看,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像他这样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我想他应该是一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吧。可是非常遗憾,他不是!院士是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按照规定,院士应该授予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了系统性的、创造性的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的最杰出的科学家。用这样的标准对照,侯伯宇是当之无愧的。然而,他申报院士屡屡未果,最终也没有取得院士称号。
  对此,我真的想不通!联想到举世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也是数次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而受阻,直至1995年第四次推荐时才获成功。再如已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著名昆虫分类学家周尧,他的“名气”也是够大的,他在昆虫研究上建树颇多,其著作震惊了世界昆虫学界与生物科学史坛,他虽然是圣马利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的院士,却不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这一件件的事例可以说有点不正常,但其实很常见。目之所及,类似事例司空见惯。我的朋友、长安大学孙建中教授对职称的评定和授予也是感同身受、感慨良多。孙教授是1956年毕业的苏联专家研究生,是一位学术造诣很高、学术道德高尚、著作颇丰、在第四纪和黄土研究上很有成就的学者,但在职称的评定和授予上并不顺利,迟迟于1988年才授予教授职称。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本来1986年就可以得到高级工程师的职称,然因个别“有权”人为了个人私利而进行了阻挠,致使我的高级工程师职称授予时间整整地推迟了6年!……
  看来,侯伯宇不是院士,袁隆平数次申报院士受阻,周尧不是院士,孙建中……,我本人……,等等,并不奇怪!之所以如此,盖因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使然。这就是:他们只知埋头工作、做学问,不知拉关系。正像一些人说的,“现今在中国,一些职称的授予,包括院士的评选,不仅要有好的学术能力和贡献,还得有关系,否则水平再高也没戏”。侯伯宇是一个“只知学问不知其他”的人,袁隆平是个质朴、默无声息的“老农民”……他们怎么能够“轻而易举”地被评上院士呢!性格耿直、不喜欢拉关系、只知做学问、信奉“凭本事吃饭”的孙教授、我等,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怎么能够“轻而易举”地被授予应该得到的职称呢!
  人们感到不公吗?感到奇怪吗?其实,大可不必!现实就是这样!公平呀,合理呀,何时才能做到?作为这些人,永不言败,淡泊名利,知足常乐,大智若愚,心怀公平在人心,方为上!
  在感叹侯伯宇不是院士的同时,我想那些凭着“关系”、凭着“权力”、凭着弄虚作假、凭着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等不正当手段而成为院士(有的甚至还是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双院士)、成为“专家”、成为……的人,你们应该感到脸红。被媒体曝光和还未被曝光的那些已经成为院士、成为“专家”的人,你们为了名利,还在干着弄虚作假、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者,更应该感到无地自容!愿这些人能够良心发现,停止那些“见不得人”的行径,不要玷污了这个“人”字!同时也期望学术腐败、学术黑幕应该引起国家层面上的关注了,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遏制学术领域里的不正之风,还社会一个公正。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负重的母亲

下一篇: 岚山枫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