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不该凋谢的菊花

来源:作者:岳朝周时间:2013-10-06热度:0

盼望已久的国庆长假终于来临了,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暧洋洋的。我伸了个懒腰。好久没睡得这么香了。我披衣起来,想上屋顶沐浴温和的阳光,顺便看我栽的杭北菊是否开花,她是不是也在为迎接国庆而绽放。
  我趿着拖鞋吟唱着元稹的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走向屋顶。
  我到屋顶却大失所望,我栽在花盆里的菊花已经枯萎,那些还未绽放的花蕾已经蔫了,嫩绿的茎叶已然萎缩。原来是前几天为了国庆节彻底放松,忙于赶工作而忘了给她浇水。我知道菊花是喜水植物,赶紧打一盆水浇下去,企图挽救已凋零的花蕾。
  赏菊的心情荡然无存。
  下楼时我突然感觉腰部一阵酸痛。起初没当回事,一会疼痛加剧。只得叫辆车赶往县城医院,诊断为“肾结石”。我无暇顾及病房里住着些什么人,任凭医生打针输液。我在床上挣扎,豆大的汗珠从头上直冒。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药物起效,也许是我疲倦了,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朦胧中,我听到对面病床的病人请妻帮她叫护士来给她换药。妻出去叫护士,我睁开疲惫的眼,见对面病床上趟着一个小姑娘在输液??瓷先ビ卸此?清瘦的面庞。
  妻回来后就和她拉家长。我没精神搭话。
  小姑娘说话的声音还很稚嫩。我从妻和她的谈话中知道:小姑娘叫谢菊,家住在距县城几十公里的叫桌木寨的地方,现在还未满十八岁,却已经是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孩子有半岁,她丈夫才十六岁。
  我真不敢相信,这么年轻,正是读书的花季年华,就已为人母。
  妻问她丈夫为啥没来陪她看病。谢菊告诉妻,她丈夫从小孩出生后,就到外边打工。同他一起去的老乡打电话告诉谢菊,由于年龄小,进不了厂。在外边打零工又受不了苦。他又不愿回来,在那边向老乡借钱度日。谢菊寄钱去让他回来,他总是把车费花完了仍不见踪影。妻问她:“你这么小就当母亲,你后悔吗?”谢菊说:“现在很后悔,不过没办法,我在我们那里出嫁还算年龄稍大的,有些比我小的早都出嫁了。我算比较幸运能读完初中,其他孩子最多读完小学就结婚外出打工了。在我们那里女孩上二十岁不嫁就会被别人说嫌话?!?BR>  我真不敢想象,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这样的悲剧发生。然而事实摆在面前,勿庸置疑。
  妻又问她:“那你娘家和你婆家没人来陪你吗?”谢菊说:“我婆婆外出打工,母亲在家给我带孩子,有个姐姐陪我来,因她家里有事回去了?!毙痪沼炙担骸昂⒆痈粘錾头旨伊耍艺煞蚩瓷先ハ蟾龀赡耆?,但仍然是一身的孩子气,有时吃饭还要我哄。我在家里既要带孩子又要干农活?!毙痪毡咚当哂帽唤鞘美帷?BR>  是的,十五六岁的男孩,怎能独立撑起家的一片天空。妻只能劝道:“等年龄大了懂事了,一切都会好的?!薄暗溉绱税??!毙痪账?。
  妻说:“小谢,你现在还可以去读书的,去读卫校,将来也好找事做,现在的私人医院很多,找工作很容易的?!毙痪账担骸吧舭?,我已经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我娘家是不会供我读书的,婆家也不会供我读书,我那小老公就更不用说了,他自己生活都还不能完全自理。再加上孩子没人带,要是我去读书,生活都成问题?!?BR>  我不知道桌木寨是一个什么地方。我只知道桌木寨是某镇的一个村,我想:桌木寨应该是一个文化比较落后且穷山恶水之所在,还应该是民风比较剽悍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寨子。否则,为什么这么多年的义务教育和计划生育政策在那里还是一片空白。
  那天晚上谢菊的男人打电话来,让谢菊再寄车费给他。他要回家来照顾谢菊。我能听出小两口话不投机,因为谢菊在被窝里抽泣。
  当晚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一来是因为“肾结石”腰痛,二来是因为谢菊的人生经历,我的心有一种莫名的痛。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难受。
  第二天早晨,我已经输了两瓶药液了,谢菊的药还没来,谢菊去护士站咨询,护士告诉她欠费,让谢菊到交费处去补钱。一会,谢菊一脸愁容地回到病房。妻问她:“怎么了,小谢?”“婶,我钱不够。”谢菊回答。妻说:“差多少?”“还差两百,要等我哥从外边寄回来才能输液了?!蔽叶云匏担骸案⌒坏嫔稀!逼弈昧硕倏榍⌒弧P痪崭屑ぬ榱?。连说:“谢谢叔叔,谢谢婶婶?!逼匏担骸安挥眯唬雒旁谕馑桓瞿汛?。”我叹了口气:“唉!真是造孽?。 ?BR>  第三天,小谢出院了,原因是县医院费用太高,手术已经在县医院作了,现在只需抗炎治疗。谢菊准备回去在村上私人诊所治疗,村上的医生可以赊账。她到我病床前对我说:“叔叔,你安心养病,你很快就会好的,你们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蔽宜担骸按蠹叶蓟岷玫??!蔽夷克退霾》?,我叫妻送她。她忙说:“不用送了,婶婶,你还要照顾叔叔?!比缓笤诿疟呶⑿ψ畔蛭一邮郑骸笆迨?,婶婶,再见。”
  这是这几天以来,我看到的小谢的唯一的一个灿烂的笑容。
  下午,在县城读高中的侄女来看我,我看到侄女,不由得想起了小谢。
  是啊,一样的花季年华,小侄女蹦蹦跳跳无忧无虑地只知道读书,有时还在父母膝下承欢。而谢菊却已为人母,过早地走上本不属她这个年龄所走的人生路。
  傍晚,妻和我到医院的院坝散步,院坝的花池里栽了许多菊花,有的开得很茂盛,未开放的花蕾如繁星点点,青翠欲滴。妻说:“你这些日子写诗,能吟一首关于菊花的诗吗?”我脱口而出王安石的《残菊》“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逼匏担骸罢饩栈ú皇强煤芎玫?,你咋吟出这首‘残菊’来?!蔽宜怠按司辗潜司眨司找训蛐?。”妻突然明白我所指。说“你指的是小谢吗?”我默然。
  我俩默默地回到病房。妻说:“不知我们屋顶的菊花开了没?”我黯然地说:“已经凋谢了?!?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大河记忆

下一篇: 雪般的鸽子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