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难忘
来源:作者:熊志忠时间:2013-10-16热度:0次
恩师难忘
回想起学生时代,最让我怀念的还是小学时光。由于生不逢时,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让我们这一代人浪费了读书的大好时光。从初中的第二学期到高中毕业,学校都处在“停课闹革命”,唯有值得庆幸的是五年的小学时光没有虚度,同时还遇到了一位令我终生难忘的恩师。
这位恩师姓龚,我一直叫他龚老师,所以也就没有去记过他的名字。记得念小学四年级时,龚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他高高的个子、面目清瘦、肤色白皙、慈眉善目,四十开外的年纪,额头就刻上了不少岁月的印痕。自见到他的第一眼,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龚老师以前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因家庭出身不好,是“戴罪”发配下来“充军”的。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龚老师的到来,当时并不受大家欢迎。尤其是学生都不太敢接近他,只是后来通过慢慢接触,觉得这位“戴罪”的老师并不坏,反倒蛮讨人喜欢。喜欢他脸上始终挂着的灿烂笑容,喜欢他讲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能把枯燥乏味的识字课,让我听得有滋有味。有一次上识字课,老师写了个“补”。同学们议论纷纷:“这个字错了,应该是‘衣’字旁?!惫ɡ鲜Ψ⑾趾罅⒓唇辛思焯?,说“如果不细心,老师也有出差错的时候?!辈⒍酝悄芊⑾执砦蟛⒋蟮ㄖ赋龈枇吮硌?。接着他擦了擦那个字,一开始没有擦干净,第二次还有痕迹,第三次使劲再擦,总算擦干净了。然后,写下了一个正确的“补”,并风趣地对大家说:“你们看,黑板就像人的大脑,第一印象最重要,一旦出现错误很难擦掉。因此,你们上课就要认真听讲,把正确的东西记在脑子里,尽量避免重复的劳动。”同学们听了不由得点头称是。龚老师的作文课,更引人入胜。记得老师布置过一篇题为《秋天》的作文,那时正值秋天,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先作观察,再动手写作。为完成好这篇作文,我按照老师的指点,对乡村的秋天做了认真观察,后把观察得来的素材,写进了作文。老师看了我写的这篇《秋天》后,大加赞赏,并作为范文在作文课上进行了点评,后又用红纸抄写张贴在校门口,这让我在全校也有了知名度,并对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如今,我能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一点点进步,且有作品在各种报刊发表并获奖,这一切都得益于龚老师对我的启蒙教育,是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的文学种子。
受教于龚老师,仅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一年之后龚老师就被调离到了其他学校。后打听才知道调到了一所条件较差、离家较近的乡村小学。据说这次调动是龚老师主动要求的,目的是为照顾好在家体弱多病的妻子。龚老师调离之后我们就再没见过面,我参军后离开家乡也有近九年的时间,虽每年探家均打听过他的去向,但龚老师的工作几经变动,几次打探都没有结果。后有同学告诉我,说龚老师由于积劳成疾,退休不久就过世了,得知这一消息,让我好长时间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古云:学贵得师。我少年时便得遇于这样一位恩师,真真有缘和有福。每忆老师的恩泽,总是激荡起内心深处的浪花层层。我不知道龚老师的墓在何处?只有用这篇笨拙的文字,献上我的心香一瓣,将眷眷的思念化做真情的祈祷!祝恩师在天堂里过得安然,笑得舒心!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