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劳动美
来源:作者:潇澹时间:2013-11-13热度:0次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时,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了“中国梦、劳动美”的主题活动,号召每一个劳动者,做中国精神的承载者、中国道路的践行者、中国力量的主力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用“劳动美”托起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
“劳动美”是辛勤劳动的一种美,是平凡劳动的一种美,是创新劳动的一种美。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美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的劳动才能破解,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nbsp;
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都是劳动所创造。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广大的劳动者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之中,处处体现着“劳动美”;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强盛了,国际地位提高了,老百姓也富裕了。
当今,党中央倡导的“诚实劳动,勤奋劳动,创新劳动”理念,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劳动美”的主导思想。
广大的劳动者在自己的企业里、在本职岗位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就是一种“劳动美”的具体体现。
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梦、劳动美”,让我想到了地矿部门,想到了地质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他们同样发挥了光和热,有着许许多多“中国梦、劳动美”的精彩故事。
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地质之父、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他怀抱着报效祖国的崇高梦想,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毅然决然地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于1950年初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在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能源,特别是石油问题,是摆在新中国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极为关切,曾垂询地质部长李四光。李四光对中国天然油气资源前景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提出关键是做好地质勘探工作,在全国广泛开展油气普查工作,找出几个希望大、面积广的油气区,作为勘探开发基地。
李四光心中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
1955年春,他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指导石油勘探工作,始终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他运用自己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发现了大庆油田。之后,他又指挥石油队伍南下,相继发现了胜利、大港和江汉等油田。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当时石油资源匮乏的问题,为祖国寻找石油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四光不仅是地质力学的创始人,还是科技创新的典范。
李四光一直关心着铀矿地质的开展,他根据地质力学理论,指出:“一是要找富集带,二是要便于开采?!笔导な盗死钏墓獾目蒲гげ?,尤其南岭带的一些铀矿床以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著称全国。
在他的带领下,新中国的地质队伍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探明了数以百计的矿种和矿产储量,并为城市建设、矿山建设、水利建设、铁道建设和重型建设等方面,完成了大量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作。
李四光先生不辞劳苦,经常带领科研人员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
他亲自实地考察了我国太行山麓、大同盆地、庐山和黄山等地,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为创立地质力学诸多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伟大的祖国,为中华民族、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创造了灿烂辉煌。
李四光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精神,影响着一代代地质人;他的“辛勤劳动、献身地质”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地质人。
在湖北省地矿局,有一个被誉为“神勘之队”的鄂东南地质大队,自1957年建队以来,几代地质人怀抱着“找大矿、找好矿”的金色梦想,一直坚持在鄂东南地区从事地质找矿和地质科研工作, 先后发现、探明、提交了大中小型矿床近70处,潜在经济价值千亿元以上,提交的铜、金、锶矿储量位居湖北省榜首。
地质队员们学习李四光吃苦耐劳的精神,足迹踏遍了鄂东南地区的山山水水,用青春和汗水描绘着精美的鄂东蓝图。
从海拔最低的大治湖到最高的太婆尖山峰;从著称亚洲最大的露头采坑——大冶铁矿到青铜文化发源地——铜录山铜铁矿地下负350米生产巷道;从鄂州程潮铁矿到阳新鸡笼山金矿......。他们肩背地质包,手拿地质锤,长年累月,穿越在山川丛林之中,风餐露宿,筚路蓝缕。他们的工作性质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艰辛”。
从李四光家乡(黄冈)走出来的徐荣华,现在是鄂东南地质大队的高级地质工程师。他于1987年从地质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了野外地质队。他学习先贤李四光,乐于吃苦,立志要做一个真正的地质工作者。
他讲述了一段经历过的故事:“有一次,他们在大冶鹿耳山踏勘,由于草丛密布,脚踏在一个大滾石上,人和滾石一起向山崖滾落,幸好树藤网住了他,那个大石头滾到了几百米的山崖下。当时一起踏勘的同事们吓白了脸,是那根树藤保住了他的生命?!?BR> 类似这样惊险的现象,他们在野外工作时经常遇到。碎石坡多少数滑倒他们的身体,荆棘多少数划破他们的皮肤。他们尝过了多少酸甜苦辣,走过了多少艰难坎坷,但他们从不叫苦,为了地质梦想,始终坚持着。
要实现美好的梦想,只有诚实劳动,勤奋劳动,坚持不懈,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在鄂东南这片古风悠长的土地上,有多少质朴勤劳的地质工作者,用他们的血汗,书写了社会发展的壮丽诗篇。
从鸡冠咀金矿勘探到桃花咀铜铁矿详查,从白云山到银山多金属矿普查,从美人尖金矿普查到陈效应泗银矿预查,他们登高山,攀悬崖,有过无数次的跌倒和创伤。鄂东南地区的金矿银矿,都是他们用血汗、用地质锤一下一下敲出来的。
近年来,铜绿山矿田开展深部找矿,新增铜、金金属量、铁矿石相当于1个大型铜矿、1个大型金矿和1个中型铁矿;鸡冠嘴铜金矿深部找矿,新增铜、金金属量的潜在经济价值数百亿元。推动了长江中下游湖北段地质找矿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劳动因辛勤而美丽,辛勤因梦想而坚持。
一代又一代的地质人,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鄂东南地区地质找矿事业。他们用辛勤的劳动、诚实的劳动、创新的劳动,换来了鄂东南地区的金山银山,把鄂东南地区变得富裕又美丽。
写于2013年10月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