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粗糙的石头也会唱歌

来源:作者:宋宏建时间:2013-11-27热度:0

粗糙的石头也会唱歌
——《会唱歌的石头》书序
宋宏建

   俗话说,近墨者黑。在地质队待时间长了,也就不免与石头打交道多些。
   见得最多的石头是岩石和鹅卵石,或踜踜蹭蹭,或形形色色,或大大小小,或挤挤擦擦,均高瞻远瞩遗世而独立,或匍匐在地群起而攻之。其次是砂片石,又称砂积石,以灰、黄、绿色为主,质地坚硬,有沟纹洞孔,一片一片如碎裂的瓦砾散落太空。再次是千层石,枣红、浅灰色的居多,还有青黑色与白色的片岩相间重叠,像巧手女子给心上人纳出的千层鞋底,一摞一摞地恢宏壮观,瓷实而美丽。再往下说,就有些专业了:什么石质呼硬、具有沟纹和小孔的昆山石,什么由石炭岩组成、钙化为色彩相杂的风化石,什么也由石灰岩组成、色泽为青灰、青绿、黄红或杂色并带布白色斑点和洞眼的虎皮石,什么属大理石类、却因敲击而发出清脆悦耳之音而得名的吴壁石,什么经过亿万年演变其外形仍保留着树木轮廓、甚至可从断面清晰地看出年轮的硅化石,还有什么黑云母片石、菊花石、孔雀石、芙蓉石、户县石、宣石、英石、腊石、氟石等等等等,真是应有尽有,美不胜收。可专家们告诉我:所有的石头都是矿物的集合体,它们可以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所组成。若按其成因来分,大致都可以归到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这么三大类别。
   在地质队待时间长了,便不免与石头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尽管我是一个不专业、也不合格的地质队员。
   忽然有一天,在河道里,在山涧里,在峰巅里,我听到了身边的石头在歌唱。于是,我蹲下身子,透过清冽的镜溪,盯着水中那一枚枚光滑的石子发愣。末了,我把耳朵帖在山一样大的一块岩石上,平心静气倾耳聆听,先是咯吧、咯吧的木铎节奏,继之叮咚、叮咚的琴瑟韵律,后来便有了绕梁三日不绝的美妙歌声。于是,我想起了那首高亢嘹亮的《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呀啊,山高那个路远也能获得。 嗨~~~~~~嗨~~~~~~
   起初,我以为那些石头的歌声,只是沉积岩受到风化作用之后在倾诉它们千秋万代被叠置层压抑的痛苦,只是火成岩经燃烧冷却凝固之后在留恋它们曾经火树银花般的辉煌,只是变质岩在遭受到苦痛砥砺之后在高歌它们凤凰涅槃式的再生……然而,我错了。因为那渐行渐近的歌音,愈来愈清晰地烙进了我的耳畔:
   我的前世抑或祖上一定是个石匠/注定我这辈子要跟石头打交道/是悬崖峭壁的石头/戈壁滩上的石头/黄河岸边的石头/地表下埋藏的石头//十二生肖众生相的石头/一块石头就是一个灵魂——摘自诗歌《石头》。
   他们敢为人先/他们何惧艰险/他们不怕吃苦/他们甘于奉献/他们让“劳动光荣”这四个大字/从一句口号/变成实实在在践行的诺言——摘自诗歌《八千里路云和月》。
   也许,我的演奏/不是什么天籁之音/但是,我神奇的葫芦丝/真情倾诉一个灵魂的独白//我想/在若干年后的一个早晨或者黄昏/我走了/我会化成一朵云做的花/挂在太行山的胸前/在一片叮当响的月光下/纵情歌唱——摘自诗歌《兄弟》。
   ……
   说话清清亮亮,办事利利爽爽,这是我对河南地矿局地质工会副主席王萍艳的最初印象。后来发现她经常主持一些工会活动的开幕仪式,经常在春节团拜会上表演节目,经常在局里的内刊上发表几首诗歌什么的,仅此而已。可就在近期河南地矿文联组织的一次音乐、戏剧、舞蹈原创作品评比活动中,她的一个河南坠子得了个一等奖。接着,她居然又捧了一大摞打印出来的书稿找我“雅正”。我看看题目——《会唱歌的石头》,眼前一亮,便感觉在这冰冷、漫长难熬的冬夜里有了事做。
   这堆《会唱歌的石头》,实际包含了诗歌、散文、随笔、通讯、曲艺中的快板书、河南坠子等多种文体。其内容,多是歌颂河南地矿局的地质儿郎继承老一代“先行”精神,发扬“三光荣”优良传统,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我就在想,这些年我们的地质队员,沿着地质行业沟壑纵横的低谷,披荆斩棘,踏石留痕,一步一步从省内艰难地走向全国,走向海外,为中原崛起和民族振兴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寻找着宝藏,这是怎样一种坚忍、勇毅、大无畏的乐观主义与奉献精神?。∈前?,地质队员们和石头打交道久了,便能打开石头的心扉,与它们对话,听到它们的歌声。而他们自己,不也是一块块正在磨砺、正在燃烧、正在歌唱、正在由粗糙走向精美的石头吗?
   萍艳是工会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摒去世事的喧嚣,在自家的小天地里苦心孤诣地涂鸦,或婉约或豪放,陶醉着自己的陶醉,幸福着自己的幸福,这实在是一种坚守草芥常绿的温馨,一种面对弱水三千的淡定,更是一种追求生命本真的境界。尽管在她的“歌声”里,有些文字尚显嫩稚,缺乏打磨;有些音符尚显滞涩,缺乏质感,但作为河南地矿文联画廊里一抹闪烁的星光,为其扶上马,送一程,那是我的职责,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是为序,匆匆草于癸巳年冬月子夜。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话落叶

下一篇: 父亲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