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王姐

来源:作者:李文莉时间:2013-11-26热度:0

    偶翻旧照,竟意外地发现了我离开故乡罗江时,父亲为我和小伙伴们留的影,内心颇为激动。

    照片上的小伙伴,大多还留在我的身边,可有的已远走他乡二十余年了,照片上的那个大姐姐,可谓是我儿童时代最为鲜活的记忆。我这一生里要感恩的人很多,王姐便是其中之一,虽然离开故乡已有三十五年了,可那时情景仍停留在我的记忆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清晰,更加怀念了。

    我的童年是在一座小镇上度过的。小镇很小,可却由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组成。我的家住在城东的一个小山坡上,地方虽然不大,可却是我父母所在地质队的大本营,也是我出世、生长的摇篮。

    因我的残疾,我十岁才上的学。我上小学那会儿,身子骨特别的弱,感冒发烧时有不断。学校离家的距离也不是很短,别人走二十来分种就到了,我却要花费近1个小时,下雨天就更不用说了??Ш竽羌溉眨臀疑舷卵?,可把母亲和阿婆给折腾苦了,特别是中午,时间又短,他们只得带点家里的饭菜陪着我一起充饥,这样的境况大概持续了近一个月。后来,母亲经人介绍,给我在学校的初中部,找到了一位能安排我中午吃饭和下午放学送我回家的姐姐,这才解决了家人辛劳奔波之苦。

    姐姐姓王,就读于学校的初二年级,其实也大不了我几岁。王姐有一张胖胖的、圆圆的脸,且个头也很高大,发丝略带卷曲,扎着两根齐肩长的小辫。她家是这学校附近的居民,就住在学校的背后,从学校后门出去,横穿过细窄的小巷就到了,距离我的教室特别的近。也还记得,她家是住在由几户人家共用的一个院子的尽头,与学校仅隔着小巷宽度间的距离,坐在家里,便可听见学校里不同教室里所传出的朗朗的读书声。

    王姐家有个六十来岁的老母亲,也是一副胖而圆的脸庞,很慈祥,很亲切的,我便随了当地人的叫法,称她为王姆姆。王姐是家里的老小,哥姐都在外打工,偶尔地回家一次,也是其乐融融的。我和她及她的家人仅相处了两年,却也发生了许多开心的事,结下了不少的不解之缘,丰富并美丽着我的人生,使我读懂了人世间无处不有真挚的情谊和动人的乐章。

    我就是这样在开学不到一个月的日子里,被托付给王姐的。因为行走不便的缘故,每天清晨我都起得很早。在上学之前,阿婆都要将足够我中午一顿饭的米,放入一个小口袋里,然后在一个小玻璃瓶里,放进中午用饭时的菜,因为不好带,菜便自然是很简单的,主要是以咸菜为主,时有一些肉末或肉条之类的混炒在一起,偶尔还会添加十几粒怪味胡豆,这是我最喜好的一口。

    阿婆牵我到了学校之后,便将米和菜交给了在学校门口等候的王姐,一天的任务便完成了。王姐就将米连同事先准备好的饭盒一起交到学校食堂的锅炉房里,在那里,师傅们按时将同学们的饭蒸好。这些饭或是用饭盒装的,或是用带把的大瓷缸子盛的,总之五花八门的器皿里,飘出来的是同样香喷喷的大米饭。

    中午时分,王姐便端着热乎乎的饭盒和清晨阿婆给我准备的菜,来接我到她家里去吃。这时候,王姆姆也做好了饭菜,她家吃得很简单,平日里往往就一样菜,更多的时候就只有用坛子侵泡的那种酸菜萝卜。萝卜是红皮白芯的,经王姆姆亲手泡制好的酸萝卜,色泽鲜艳,清香可口,吃的时候,也还有颇多讲究。王姆姆先将萝卜从坛子里捞出来,用冷开水洗一洗,然后用刀切成拇指般大小的丁,再拌上事先调制好的红油辣椒,这样味道就更鲜美了,吃在嘴里就更上口了,我也时不时地往嘴里填着这些好看味美的酸箩卜。

    记得我在她家的那两年,家里一周只开一次或者最多两次荤,肉荤自然是四川人最喜好,也是最地道的回锅肉了。王姆姆烹炒的回锅肉可香了,肉总是和蒜苗或者芹菜同炒,还要放一种很辣很辣的豆瓣酱,那香味哟,闻着都是一种享受,吃在嘴里,则更是满口生香了。这时候,王姆姆也总是将一片片的回锅肉,堆放在我的饭盒里,看着我吃得开心,她也很高兴。彼时彼景,至今回想起来,仍有一种垂涎欲滴的感觉,感动的泪花仍充溢着我的双眸,这也是极平常人家的极普通的生活,更是极平凡人的极平常的举动。

    每当下午放学时,同学们都得轮流做扫除,老师不安排我,我也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也就作罢了。这时我就在教室门口等着王姐来接我回家,这时也是我最开心,最轻松的时刻了。王姐带我回家的一路上,是多么的惬意和快乐啊,每天都有这样的一段路程,都有海阔天空和松散的漫步。我们一路上走着、笑着、闹着,指手划脚地评论着街头巷尾,时而又从商店里面穿过,或者久久地停留在电影院门前,看那些五花八门精彩的电影海报。每当我们路过一间酿酒的作坊时,看见师傅们在里面翻打那黑乎乎的酒糟子,热气腾腾的,散发出一种酸涩的,刺鼻的气味,我们便死死地捂住鼻子,赶紧地跑开。

    这时候,如果有小伙伴,能耐心地陪着我一块走,那就更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们总是那么的逗,笑话一个跟头接着一个跟头,让我死捂着肚皮都没法控制。当我们走上大桥,那一辆辆南来北往的各式各样的车辆,也成了我们眼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数着车,或者追着车,嘻嘻哈哈的笑声充溢着整个桥面和我们头顶上的一方明净的天空。到了石梯前,离家就不远了,上梯子我是很费劲的,小伙伴们也跟着我磨蹭。他们爬得很快,上去了又一级级地跳下来等我,他们非但不听我的劝阻,还觉得这样好玩。到了家,等候我们的就只是那一大堆永远无法做完的课余作业了。

    我和王姐的感情和友谊,就是在这样一天天行走的路上建立起来的。王姐是个很守信,也很值得托付的人,别看她只比我大几岁,可办起事情很是认真负责的,对我也是在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不曾有过丝毫差错。王姐照顾了我整整两个学年,她初中毕业之时,也是我离开罗江一小,离开罗江镇,甚至永远地离开了这片生我养我的故土之际。我是那样地怀念着那方天地啊,想念着在那里的老师、王姐及其她的家人啊。

    后来,大概是八十年代末吧,那时我已随父母定居绵阳有六、七年之久了。当王姐打听到我的消息后,还专程地来看了我一次。那时,我已是初中毕业,待业在家已有四、五年的光景了,而王姐也已做了一个八岁小女孩的母亲了。当时,她和她的丈夫在经营着一个饭店,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吧。

    大概四年前吧,王姐又来看我了一次,这时,她的女儿都读完大学,在上海工作了,她自己则仍旧在老家,做着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工作。

    打那之后,就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了,也许此时的王姐已当上外婆了吧。在这寒冷的冬季里,在这感恩节即将到来之时,我只能用笔墨来祭奠我的童年,以及对王姐的思念之情。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云昌桥

下一篇: 初冬的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