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不会改变
来源:作者:王延青时间:2013-12-01热度:0次
一辈子不会改变
早晨出门赶公交,在站牌下遇见来回走动的陈阿姨?;姑焕吹眉按蛘泻?,陈阿姨一见我先嚷嚷开了,“就差两步没赶上,没赶上!”语气中透着十二分惋惜。
没赶上?我暗暗打量她的衣着,心里先偷偷乐了一把:穿得花红柳绿,能有什么急事,又不像我们上班族打卡。但我嘴上没忘了劝慰老人——别着急,下一趟车十分钟就来。
“其实紧跑两步我也能赶上,就怕这腿再受累,跟去年一个样,窝在家里出不来?!背掳⒁塘绞滞壬弦慌模槐咭⊥芬槐呖嘈?,一脸的不甘与无奈。
去年冬天陈阿姨买面,想着一按电钮坐上电梯顷刻到家,你想多快。她叫伙计把面送到楼下,自个儿逞强背着这一袋面进了电梯。
“当时不觉咋的,过两天不行了,小腿又痛又肿抬不起来。养了俩月下不来床,一冬天没出过咱大院的门?!?BR> 我们去看她,见她床头上摆着崭新的《易经》和《蔡志忠漫画》,打趣问阿姨啥时候喜欢上研究“玄”学啦;陈阿姨拉着我的手,话未出口先掉了眼泪;
“唉!我这心里闲得,都长满了荒草!烦的时候翻几页,能长长精神。”
七十八岁的陈梓琼阿姨是河南省地矿局野外地质勘探队退休职工。年轻时在钻机上跟男同志一样摸爬滚打,泼泼辣辣没服过输,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艰苦卓绝的地质事业。后来因孩子上学调回机关,每天清晨全家人跟着她紧张忙碌得象在打仗:饭菜做好摆上桌招呼孩子们自个儿吃了去学校,她则胡乱扒拉两口碗筷一丢就冲出家门,就为着早些赶到单位好收拾卫生。陈阿姨的儿子敏敏跟我是小学同学,在一起说到这过去的事情,末了,总会摇头晃脑地慨叹一句;
“我妈这人就好逞强,死要面子瞎积极,啥事都得挑个头,一辈子不会改变;先进证书挣了一大摞,到现在宝贝似的存着?!?BR> 这话有一回被陈阿姨听到,她竟不恼,还放下手中活计一本正经地对我俩说;
“我呀,就喜欢实打实干工作,最怕人家在背后戳咱背梁骨。”
我和敏敏就都不吭声了。
二十三年前陈阿姨退休,正赶上小孙子出生。她支持儿女多干工作,全力担当起照顾孙儿的重任。含饴弄孙,累并快乐着。我们住一个大院,那几年我是在匆忙的上下班时段见证到她辛勤付出的一幕一幕:
她推着小小的婴儿车这儿那儿地慢慢走动……她拉着孙儿的小手跟随孩子左摇右摆地乐颠颠小跑……她接送孩子去幼儿园……上小学……每天到市场精挑细选为读中学的孙子变花样准备午餐……直到把孩子送进大学。
那么接下来这几年陈阿姨又做了些什么?用敏敏的话来说,“我妈这人哪能闲着啊,闲着会生病,忙起来一股子劲?!?BR> 陈阿姨参加了市里老年人协会免费开办的剑术班,一招一式学得很精。学会了,天天清早赶着去公园跟老伙伴们一块儿演练。今年夏季的某天我外出办事,将近中午才到公园北门处候车回家。白花花的太阳劈头盖脸地烧烤大地,宽宽的马路上除去没有脚的树木和建筑,一切都在飞快逃离,站牌下却从从容容站立一人——居然是陈阿姨。绿绸衣,红绸裤,腰间扎一条黑丝带,肩背一把柔长的剑,老太太腰板挺直精神得很。一见我她的脸笑成一朵大菊花。我说陈阿姨你今儿个咋恁高兴呢?
原来,这几天她们剑术班正全力备战市里比赛,每天上午比平时多练一小时。陈阿姨是组长,还要兼顾协调组织和联系化妆租借服装,杂七杂八的事有一大堆要忙……据说这回她们夺冠实力挺强的……那天车行一路她讲一路。听着听着,我由衷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阿姨你真棒!我将来退休了也要像你一样……”
站牌下人越来越多,公交车还没有来,陈阿姨唠唠叨叨的话打断了我思路,
“这可咋办? 这可咋办?”她指指背上的双肩包,“我拿着组里的录音机,大伙儿八点钟都在等着呢?!?BR> 看她那火急火燎的模样,身旁一位翩翩男士也扑哧一声乐开了口;
“不晚不晚,才七点半,去公园一刻钟就到了?!?BR> “我是到西门下,那儿远!”
这下子等车的人全都轻声笑起来了。大家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告诉她;
“那也不会晚,至多再有两分钟!”
老人家童心可鉴,小孩子般较真的神态太可爱了,太可敬了!瞬间我的脑海中涌出了许许多多美好的词汇:勤劳,严谨,认真,积极,追求完美,团队意识,热爱生活,健康和谐……我想将它们一并加到老人身上来赞美她,形容她,但我觉得还不够。老人当年从不服输的精气神儿还在,我想起了敏敏说过的那句话,对,一辈子也不会改变!
2013年11月29日
河南省地矿局 王延青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