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磊 陈波
1983年,一个农民的儿子,欣然考入了大学的殿堂。那时每到年末岁首,学生最为奢侈流行的是朋友、同学间互寄一张写有美好祝福祝愿的贺年卡。我用钱买贺年卡始于1985年元旦,当时一张贺年卡售价5毛,但商县城里只有邮局一家专卖,数量不多,排了半天队空手而归。于是十几个同学商定,利用周日放假派一个人筹钱去西安购买,往返费用大家均摊,我买了8张,花去了4.8元,一周的生活费没啦,心里也在不断地盘算。终于有人想出了妙计,女生饭量小,到她们那儿去“化缘”,或许月底一周的生活就有着落。果然很是灵验,找了两个女生红着脸“讨”到了4.5元的饭票,心里踏实了。
第一张贺年卡寄给了我高中的俄语老师,寄语为“祝老师新年愉快 工作顺利 全家幸福”;第二张寄给了我远在西安上中专的热恋女友,祝语为“愿亲爱的学习进步 生活愉快”,其余6张经过反复斟酌寄给了知己朋友。寄完的心情充实愉快,然而收到好友回赠的贺卡更是欣慰安逸,有的捧在手上可以看十多遍,甚至兴奋地连觉也睡不着……
现在经济充裕,条件优越,单位订制的贺年卡一发一叠,可以说富丽堂皇,印制精美;同样,同学、朋友、同事寄来的贺卡像雪片似地摊了一大堆,好多天放在办工桌上睡大觉,就是懒得去看它,也不知是公务忙,还是激情少,总觉得找不到当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