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我们一行驱车来到大堰乡赵家堰村木鱼包,察看田氏农业集团万头牲猪养殖场现场。冬日的阳光暖暖的,我们沿着刚修好的盘山公路边走边看,公司刘总经理神采飞扬地向我们介绍他的生态养猪理念和计划。这时我突然看到沿山坡生长着一簇一簇苍翠的金银花,心里不由一动。刘总经理介绍说,这就是我的金银财宝啊,我就是靠它起家的,公司现在种有3000多亩金银花呢!中午,刘总经理特地吩咐给我们每人泡了一杯上等的金银花茶,望着白绿色的金银花苞在杯中慢慢散开,风姿绰约,我想起了母亲,眼前又浮现出小时候母亲带我们打金银花的情景。
金银花因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而得名,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我老家的山坡上就生长着许多野生的金银花,小时候,那就是我们家的钱罐子。那时供销社收购金银花大约是0.5元钱一市斤。母亲每年都要带我们打上100多斤金银花,卖金银花的钱,大多被母亲用于家里吃盐点灯,有一年破天荒打了200斤金银花,母亲高兴了好一阵子,队里人笑话母亲笑得像朵金银花。母亲从供销社卖金银花回来,破例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双球鞋,还买了一大把水果糖,分给我们几姊妹吃,我们轻轻的拨开花花绿绿的糖纸,一缕迷人的清香迅速的钻进鼻孔,小心地把水果糖放进嘴里,反复的吸吮,舍不得下咽,至今还不时回味起那香甜的味道。
采摘晾制金银花是我们一年中最期盼的事。山上的樱桃花开过,我们就开始留心路边的金银花树,期盼着金银花早早的长出来,每天放学回来的路上,都要扒开金银花树,仔细地观看,慢慢地翠绿的卵形小叶片中长出米粒一样大小的小花蕾,毛茸茸的,看着心里痒乎乎的,这米粒渐渐的变长变粗,逐渐长成一个上粗下细的棒状花蕾,这就到了采摘金银花的好时机,我们心花怒放,跃跃欲试。母亲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她利用裁衣服剩下的边角废料,给我们缝上一个紧包口袋,系上一根带子,缠在手腕上,采摘的金银花就顺手放在口袋里,这样既方便,又能保证采摘的金银花不被揉搓坏。多数金银花都攀附在灌木上,有的更是爬在带刺的荆棘丛中,采摘起来十分困难,一不小心就会划破手指,尖尖的木剌锥进肉里,生疼生疼的。采摘金银花的时节,几乎每天晚上母亲都要捉住我们的手指给我们挑剌,有时剌锥得太深了,用针挑不出来,只好留在里面慢慢长成肉剌。
白天采摘了金银花,晚上就要把它从口袋里倒出来,摊在簸箕里,小心的把夹杂在金银花里的叶片摘出来,把开过的金银花捡拾分开,只有没开过的金银花才值钱。我们常常摘着摘着就睡着了,迷迷糊糊看见母亲还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摘着金银花,放大的影子随着油灯的忽闪在土墙上晃荡,第二天我们醒来,母亲已把金银花摘净,嘴里吩咐我们凉晒,手里提着锄头背上背篓就赶着到生产队上工去了。有一次,母亲从队里上工回来,还在门口就高兴地喊我拿簸箕出来,她说,今天运气真好,歇工时,碰到了一大块岩金银花,足有10多斤,只是收手时,不小心撞到了马蜂窝,被马蜂螫了几口,我点灯一看,母亲额头肿得像包子,两个眼睛已眯成了一条缝,母亲把金银花一把一把从口袋里抓出来,脸上还沉浸在幸福中------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还定格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母亲离开我36年了。看见这熟悉的金银花,当年的情景就像发生在昨天,一闭眼,母亲又在满坡的金银花丛中向我微笑!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熊永树)
上一篇: 走在黄南古道上
下一篇: 你是今生渡我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