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故事
来源:作者:王伟时间:2013-12-07热度:0次
《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倍凑罩泄说拇常蛭笆苤改浮?,同“身体发肤”一样不能随意“毁伤”的,还有我们的姓名。国人普遍认为,姓名乃是父母长辈所赐,若是自己随意更改,且不说“孝”与“不孝”,至少是一种对父母的大不敬。
我出生的时候,我姥爷的哥哥——我的大舅姥爷仗着自己肚子里有几分墨水,自告奋勇地揽下了替我取名字的重任。按照家谱,我的辈分是“松树”的“松”字,大舅姥爷灵机一动,提议将岁寒三友前二者——松、竹作为我的名字。他还解释说,这二者既四季长青,又苍劲坚韧,仿佛一个人刚正不阿的优秀品质,众人纷纷称好,于是,从那以后,我便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年幼的我,无从理解长辈们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反倒常常因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名字而苦恼。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苏北方言里,“松竹”的“竹”字读音与“猪”十分接近,顽皮的孩童们恶作剧的时候,常常有意将其读成“猪”,这样以来,我对这个名字渐渐心生嫌隙,萌生了要改名字的念头。
小学一年级时,因为要为学生建立学籍档案,老师郑重地通知每一位学生,让大家回家跟父母商量好,将准备写进学籍里的名字报给学校。当时,适逢我手边有一本父亲送我的笔记本,里面的彩页上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有一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毛泽东是我们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领袖和导师……”当时,识字不多的我便认定,“伟”一定是一个十分厉害的字。回家后我便与母亲商量,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一个单字“伟”。为此,母亲特意跑到大街边的小店里,拨通了长途电话向在外务工的父亲征求意见。一番商量之后,我终于如愿地改了自己的名字,再也不用为“竹”与“猪”这两个字而烦恼了。
临近中考时,因为我的学籍上面写的名字是我更改之后的“王伟”,而户口簿上面仍然是我出生时登记的“王松竹”,这两处姓名不一致,给中考报名带来了小小的麻烦。为此,父亲跑了几个部门开证明,盖章,终于在户口簿上将我的姓名变更过来,而大舅姥爷所取的“王松竹”这个名字赫然填在民曾用名一栏。
后来,户籍信息开始联网录入电脑,户口簿上面的信息也由原来的手写改为机打,在更换新的户口簿时,负责录入工作的户籍民警不知是由于粗心还是其他原因,将我的曾用名一栏中“王松竹”三个字给遗漏了,从此之后的许多年里,我的心中便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中国汉字的领悟日渐深刻,我慢慢品味出“松竹”二字的妙处。慢慢发现,其实“伟”字远不如小学一年级时自己所想象的那般厉害。不知是谁统计的,“王伟”这个名字竟然入选中国十大最通俗姓名,而且排名还十分靠前。身边重名的人太多,这常常给我带来小小的尴尬,有一次分班时,我们班加上老师竟然一共有五个名叫“王伟”的!改名叫做“王伟”,喜欢恶作剧的人仍然能找到机会,?;岬弊糯笸ス阒诤澳阋簧拔案纭鄙踔痢拔纭?,让你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真恨不得上前与那厮干上一架……
我开始怀念大舅姥爷替我取的名字,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才能将姓名改回去。然而,按照户籍管理规定,变更姓名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十分繁琐,而且,“姓名变更从严掌握”,“原则上不予变更”。即便能够变更姓名,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来:学籍、毕业证、银行卡等等都要一一变更。面对这一系列繁琐的程序,我终于退缩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从何时起,我渐渐开始不再为名字的事情烦恼。想当初,《唐伯虎点秋香》中,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在华府做下人的时候,他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只有一个“9527”作为代号,照样还是凭借自己的博学打动了秋香的芳心。别人喊“伟哥”的时候,不妨爽朗地答应一声,喊的人反而有些过意不去了,我赶忙上前安慰,“不碍事,名字嘛,不过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大学时,班里还有一个人名字中带一个“伟”字,相比之下,我略微年长于他,熟识了之后,大家便以“大伟”和“小伟”作为对我俩的称呼,因为“大伟”发音接近“大卫”,后来英语老师要求每人为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的时候,我干脆将自己的英文名字取为“david”。大学宿舍饮用的桶装纯净水要我们自己扛到楼上去,因为我的身材比同宿舍的另外几个兄弟魁梧,所以我扛水的次数明显比他们要多,时间长了,他们有时干脆不喊我的名字,而是笑着喊一声“送水工”,我亦一笑应之……
当梦想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便再也没有心思为了名字之类的小事而苦恼。再回首自己为种种物事或迷?;蚩嗝频那啻核暝拢也唤刑?,其实世界一直很大很精彩,之所以会苦恼和纠结,只是因为心太小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