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西藏行记

来源:作者:南国伊豆时间:2013-12-25热度:0

                               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西藏行记
                   你要么爱他,要么恨他,但绝不会只是喜欢他——题记
  
                             一道高原清澈妩媚的眼神
  
   很久以前听朱哲琴的《信徒》时,就着迷于歌词背后的诗歌《那一年》。后来在书店看仓央嘉措的诗集,最令我怜恸的句子是:“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那时就想去西藏看看,看看那个写出无数缠绵缱蜷诗词的活佛生根的地方。身边有很多人陆续去了西藏,不是不心动的,而我是因为自己柔弱的身体,于是,慢慢计划一变再变到立定心意。
  
    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于是和朋友决定先行至西宁小憩并游览。一路上的风景从火车车窗旁娓曳掠过,从江南秀气的山水慢慢转至荒凉大气。行至西宁,那山已经鲜少有葱翠茂密的植被了。
  
  因预订的晚桑珠青年等比较有名的旅舍早就没有房间了,所以住的是南小街,回民区。每天出门,充斥鼻间的是浓浓的羊膻味,到处都是卖新鲜羊肉的店铺。一开始还可以适应,吃了几家清真饭店后,几乎闻到羊肉味就反胃,他们处理羊肉的方式较南方粗狂,不像家乡习惯细细剁块,加之香菜等辅料慢慢烹饪,尽管去了比较有名的沙力海还是吃不下,倒是为它的酸奶深深倾倒。所以此行吃的最美味最舒心的一顿还是钦亮同学请的东海海鲜,被折磨了好多天的胃总算被食物熨贴,几乎都要感动落泪,因此建议出门多带些榨菜等开胃。
  
   此趟西宁的主要目的是塔尔寺和青海湖。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出身的地方。在那里看到了第一座塔。以双手合十,掌心中空的方式高举过头至唇至心,拜过佛祖。至此地,也有看到深深叩拜的信徒与朝圣的僧人,更多的是游人如织,熙熙攘攘,所以我没有多大的触动。印象比较深的是那些闲适的鸽子,在寺院里自在的散步休憩。
   西宁一行最遗憾的是青海湖之游,因为太美,而赏看的时间太短。驱车前往青海湖,走的是著名的歌曲《天路》里描绘的公路,很直,远远望去,这笔直的路遥遥伸向天尽头,倒是不愧天路的妙喻。路旁都是大片尽情盛开的油菜花,偶见牧民与牛羊,西北的自然风情开始显露出来。
   行至青海湖,真无法相信那是湖,她绝对是倾世佳人,蓝色的湖水在阳光下灵动地起伏着,像是这高原清澈又妩媚的眼神,颦睨诸世。这是传说中那个不羁又慈悲的六世达赖结束生命的湖吗?那个多年前静谧的夜晚,年轻的活佛仓央嘉措孤身慢慢走入这浩渺的湖水……这或许不是故事的真相,但这尊贵的活佛被羁押至此,他的故事的确在这片湖里隐匿又或者结束,他与这湖,与文成公主又有怎样的对话?湖水轻柔地流动着,领着我的思绪向前蔓延,那些长痛不息那些细琐烦扰的日子,突然被抽走,剩下的是静静地相对扣问:你要什么?圆满?或许吧。谁能断绝世间烦恼成就这涅磐的境界呢?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道:“密交,必有夙缘”。我不知道所有的风景是不是都是前世的踪迹?我不知道所有的爱恋,是不是都是前世未了的情愫?我只知道,所有的偶然都源于必然,那些看似偶然的巧合,是不是佛祖在冥冥中的招领与密示?
  
  也是在海边吧?同样是骄阳点燃热情的七月,同样是浪潮拥天的夏日,两颗同样年轻的心,虔诚地在佛前求着海枯石烂的心愿,我站得离你很近,我甚至能听见你雄壮激越的心跳,我看见你的眼睛里也同样跳动着两朵炽热的火花,像纯蓝的湖里安放着两枚小小的太阳。从你透明似海湛蓝如天的心里,我读到了那一句山一样重的诺言,年轻的心总是喜欢承诺。我多想自己就是殿前的一炷清香,袅袅地,为你守候一生中所有静默的时光。
  遇见你,就如遇见眼前这一片柔美如歌,纯净似雪的湖水,一旦遇见,很难放下
  
  
                         坐着火车去拉萨
  
  离开西宁,坐火车辗转至拉萨,耳机里应景的放着《坐着火车去拉萨》。沿途渐渐有了想象中的风景:巍峨的雪山,广阔荒芜的草原,成群的羚羊、牦牛,白色的帐篷,骑行的背包客,朝拜的信徒……心满满地期待起来。终于来到拉萨,已是下午七点了,但是阳光仍在闪耀,没有一丝夜幕将至的气息,后来才发现,这边九点左右艳阳才开始收拾余晖,薄近西山。
  第二日中午去的布达拉宫,因着早上的奔波,带着疲乏的心慢慢徒步走上去。一走近那些佛殿中,心陡然敬畏起来,散漫殆尽,只剩满心的素然。那些几百年前、一千多年前的壁画,墙壁,唐卡,佛像,经书,灵塔……年华的浮光掠影,只剩了这些;千年间那些故事如朵朵花开,如今,只剩了这些。行走在其间那苍苍的悲悟,使得我几乎落泪:佛祖,佛祖,我们不过微塵沙砾,该如何成就?
  布达拉宫主供的是一尊天然成形的檀木圣观音像,不同于其他金砌玉雕的殿堂里金光闪烁的佛像,这只是一尊小小的不足一米高的朴素的观音像。隔着木栏与游人,久久望着慈悲含笑的佛祖,“你微微地笑着,不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很久了。”泰戈尔的这句诗,用来形容我彼时的心境再合适不过。此刻,我虽不如当年在普陀山朝拜时那般贪婪地求一个来路与去路,但仍然自知错误又固执地问佛祖:佛祖,婆娑世界,这森罗万象你是如何安放?而我,因妄相执着不能证得,又该如何依往?
  
  带着未平的心走近大昭寺,有“先有大昭寺,才有拉萨城”的古语。大昭寺有许多虔诚叩拜的信徒,我很想与其中的人群交谈,想问他们拜的是佛祖还是来世,还是兼而有之?最终还是做罢。在大昭寺里亦步亦趋地拜佛,望着人流觉得有种不能言的感觉。
   大昭寺主殿的栏杆、门上的装饰、凡是能用手摸到的地方全被摸的亮光光的。每个人来这里都想沾点福气回去,殊不知没有一颗干净的菩提心如何承载这福气呢?什么时候她们才能明白佛祖教给我们的真谛是付出而并不是索取呢?佛祖您高高在上,低垂眼帘,面带微笑,您是怎样渡化这世间的丑恶和贪、嗔、痴、慢的?
  看完后,惭愧至极,我这般执着地在佛前求一个缘满与答案,更是贪念大盛,却自以为清平,还妄想抱揽诸尘的渡化,真是……
  
                           漫步在云端
  
    隔天,从拉萨出发去日喀则,先是看到曲折婉然的拉萨河,然后是岗巴拉雪山,站在山上俯瞰羊卓雍错,一派圣洁的风光,而更高处,是广袤的雪山,云雾弥漫,但其实山下的人望我们也是在云端行走吧。顺着盘旋的山路,走近三大圣湖羊湖。那日一如在青海湖般幸运的是个好天气,湛蓝的湖水平铺在群山间,这微醺的阳光不知有多适合它,在这蓝色的丝绸上洒下跳跃的光团,和着清风自在地在碧波间荡漾。湖旁都是玛尼堆,来,看看,人间有多少心愿。我亦从圣湖中捡了块石头诵了六字真言,将其放在玛尼堆上。
  从羊湖到卡若拉冰川就是一直驱车在喜马拉雅山脉上了,车窗外都是刀削斧砍般的雪山,心情多少都是澎湃的??ㄈ衾ㄊ恰逗旌庸取放纳愕牡胤?。那山顶终年覆雪,似闪光的云团离开原本浩渺的苍穹来到人间。而这霭霭的冰雪匍匐在山脉上像是造物者寂寥的涂鸦,沟通了人间与天地的美。西藏的景都是这样,带着壮阔的神秘,有仿佛净化人的力量,让你忍不住就想朝拜它们,似乎能够汲取泯然的佛缘。
  走近了,看着这高高的有着“心形”的雪山,我惊愕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那是一座雪山吗?分明是一颗高原培植出来的心----我再次读到了你的坚强与坚韧。而一切坚硬最后都必将化作柔软的水。一如你铿锵的誓言似湍急的河流,在我的心头撞击出巨大的回声……
  被你爱着,犹如漫步在云端!也只有在这样的湛蓝里,才会有青云出岫的轻盈和美丽!默守着心中这片圣洁的天空,我一直不肯远离--------不是说好了吗,要一辈子相爱?
  离开卡若拉冰川,来到日喀则之行最重要的扎什伦布寺,布达拉宫是达赖喇嘛的寝宫和活动的地方,而后藏的政治中心就是班禅行住的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没有布达拉宫那般华丽璀璨,自有一派古朴的气蕴,逸散着佛法的芬芳与正法的威严。这次带着内省的心去仰望佛祖,敬拜灵塔,听着那一个个或悲或喜的故事,最有大智慧的是四世班禅,最传奇的是十世班禅………靠近五至九世班禅灵塔,僧人的诵经远远的传来,酥油灯的微光照耀佛殿,墙壁上未完成的佛像,用手轻轻触摸着灵塔,用头敬叩着佛案,那些历史上闪光的智者以残缺的肢体静静的躺在里面,聆听着我们心声,无言却如一道光芒闪烁在信徒的虔诚里。
  从日喀则回来后,我们取消了林芝的行程,改为在拉萨的自由行。穿越在拉萨的大街小巷里,随波逐流在人群里,呵,忍不住想多年前那位带着假发穿着凡服的年轻六世活佛是否也是这般行走在八廓街上,好奇又兴致勃勃地看着一切。。。。那两日我们享受着仿若十一月的阳光,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流逸的云团,想到自己站在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上,就有大欢喜。前一晚在叶子姐夫妻的帮助下在八阔街买了绿松石和发晶,后来自己穿行在八廓街的小店珠宝有欢喜的不敢买,收了条手工披肩,是店主从印度收来的,满满的金丝绣夹杂着弹簧绣与珍珠,看到便觉得它与我有缘。逛累了便坐在拉萨街头就着阳光写明信片。暮色降临,兴起随着藏民转经。这两日便闲散地过去了。
  
                            高原上一株哀婉的水仙
  
  沿着藏北草原,经过念青唐古拉山,迎着五彩经幡来到我心驰神往已久的纳木错。
  这是我们西藏之行的最后一站。纳木错又称纳木湖、纳木错湖。藏语中,"错"是"湖"的意思。“纳木错”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
  去的是微雨天,纳木错不似青海湖与羊湖来得热烈与明媚,但她却是最神秘。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当时在微信上这么描绘她,虽然不是海,但还是想用那句歌词来形容她:不断演变的海岸线,长出了,最哀艳的水仙。
   站在湖边用目光顺着起伏的波浪深深浅浅地抚摸着这水这山这风这天空……不知怎么想起简祯的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不禁一默再默,如果不是跟团,如果不是游人如织,真想在这湖边静静坐着,与这最洁净的风景欢喜相拥。
  纳木错的湖水是由深灰、浅棕、浅蓝、淡绿、深蓝等种种颜色层层铺染而成,当浪潮向前袭来,那些颜色也抖动着奔腾如各色缎带舞蹈,而远处那些环绕它的山也似烟雾中的蜃景,不真实到仿佛随时会随着浪潮的涌动如泡沫般破裂消失,让人不禁屏息凝神不敢抬手隔空去触摸那山-----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临摹这惊艳的美。站在这湖边,听着浪潮声,有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空旷,不敢凝神细想,心里却又沁出泪来,那刻的心情实在是又回到了年少不能说的自怜……
  回来的飞机上,很多人讲他们的故事他们看到的风景,还遇到了错那湖,十分美好。因为公务缠身,此次西藏之行就这样缭草结束,实在是不惯也几乎没写过游记,而我这些梦呓般胡乱的断言断语也权当做一个给自己的凭记。
   虽然每段景都行程匆匆,但我的心有随每寸每寸山河脉络寂寂悸动。很多人去过西藏都说会上瘾,西藏大抵就是这样,如同你真心地爱过的那个人,你要么爱他,要么恨他,但绝不会只是喜欢他!那里,那些被时光雕刻敲打出来的一草一木都像是古老的语言,隐隐地透着断除无明,拂尘去垢的大自在,而那,可能正是我所神往的。我想,我肯定还会再去。
  世间所有的邂逅总会有重逢的时候,不管是一段风景还是一个人!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