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站在岁末边缘,凝眸回望

来源:作者:岩鹰时间:2014-01-06热度:0

 

                                         ---轻握我的2013
    
  时光落过我挽留的双眸,清澈而透明;岁月穿透人间渺茫的烟雨,沧桑而决绝。2013,跳罢最后一支舞曲后,悄然落下了帷幕。站在岁末边缘凝眸回望,往事如一粒粒细沙,从指尖间轻轻地滑落,以一种安静的姿态沉入浅浅的流年。
                                                       ----题记
                                (一)最纠结的事儿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岁月如歌人如诗,深情如词爱如曲。深深浅浅的年轮里,那些蜿蜒崎岖的人生之路,是我们用人生的笔在时光中刻下的难以磨灭的记忆。
  20131023,是我在国土部门从事文秘工作满五年的日子?;厥孜迥?,县国土工作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文学道路上有了新的进步:200929,成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2009318,成为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期间,3篇散文,入选国家一级散文选集,并荣获中国散文学会大奖。
  政治思想上有了新的跨越:201110月,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局领导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正式成为中共党员。
  文秘工作上有了质的提升:经过前辈李主任的精心教导,我的公文写作,开始逐渐被局领导肯定,并多次给予表扬。在搞好公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内外宣力度,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往来关系及个人感情,连续四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信息工作标兵、优秀信息工作者称号。先后在国家、省、市、县媒体发表新闻稿件430余篇,其中,《迁西县国土资源局创新机制,积极为县域经济发展创优环境》入选《新时期经济发展与国土资源管理创新》(人民日报出版社);《勤廉为政,滦水河畔谱新篇》新闻稿件,被中宣部《中国企业党建》报刊发后,《中国党建网》、《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同时编发;《迁西县国土资源局六项举措,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在黑龙江省刊《新农村》刊发后,又被某学术团体评为特等奖。
  交际视野上有了新拓展:在国土工作五年期间,有幸结识了《中国矿业报》副总编赵腊平,《中国国土资源报》高级编辑李约翰,《河北日报》高级编辑储瑞耕、新闻部采编中心主任白志宏、新闻摄影部副主任徐铁标等老师;有幸结识并建立了深厚情感的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文秘同行好友。 在一起学习的交流中,有幸饱览了无锡鼋头渚、寒山寺、周庄、同里等江南风光,上海都市夜景以及山西红豆峡等奇山逸景,有幸平生第一次感受了坐上飞机的滋味。
  一路磕磕绊绊走来的五年,有着成功的喜悦,也有着失落的苦闷。临时工,犹如雨后飘零的浮萍,总是缺乏固定根基的。
  2013125,在微薄的薪水难以维持负重的生活压力情况下,在局领导多次真诚地挽留声中,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曾经工作五年,对那里的一人一物、一情一景都有着深深眷恋之情的---迁西县国土资源局。离开之后,我流泪了。那些朝夕相处的好哥们、好姐们的鲜活的身影和欢声笑语,在脑海里总是不停地萦绕。每次接到同事们及县委、县政府主管政务信息的领导打来电话,听着他们一次又一次对我不辞而别的抱怨,一遍又一遍的要为我践行,心里除了感动之外,也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为了避免见面后情绪失控,我假借新工作时间紧婉拒大多数的小聚,但这份真情却会让我铭刻在心,永不能泯灭。如果有机会,我还愿与你们朝夕相伴,同事共处。
                                     
(二)最心安的事儿
  2013年,家庭生活中最心安的事儿,莫过于老家危房翻建了。
  老家的房屋始建于1967年,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房屋是黄米草压盖的房顶,黄土加石块垒砌的墙体,老式的小方格窗户,没有水胶隔缝的木门,黄土夯实的坑坑洼洼的屋内地面。1990年,父母凭靠省吃俭用,在另一处又建起了一座新宅。按照农村传统风俗,娶新媳妇都要房屋的,父母考虑我们在外工作,兄弟结婚后便给了他们,自己又独自搬到当时分家给我的那栋老宅子里。随着年久,老房是年年漏雨,墙体多处出现了裂缝,每到雨季来临,外面下着大雨,屋内就下着小雨,真真正正地成了危房。
  过春节回家时,父母说他们干了一辈子,连新房都没住过呢,不如趁着他们还能操持,今年把分给我老房翻建了,当时我没有表态。农历三月初二,我再次回家时他们又提及此事,心想:他们操劳一生了,的确也是对不起他们,要他们来县城居住,他们说住的不习惯,再者说我们居住环境也很紧张,一直不肯来。为了满足他们的心愿,虽说我经济条件不好,但还是一咬牙建就建吧。
  在接下来的拆房、建房等一系列的工建中,可能是父母年迈体力不支,有些时候对某些小问题发牢骚、耍一点小脾气或者争吵,但还是在老家盯办建下来(我只不过是出资金,偶尔回家帮帮忙而已)。赶到中秋前,尚能赶得上农村时尚的新房,总算在父母昼夜操劳中竣工了。搬家的时候,我把母亲舍不得她那些老物件----她们结婚时的实木板柜和梳洗用的大镜子,特意安放在厢房的一个固定屋子里,以便母亲随时看看或者翻找她的心爱之物。
  前些日子回家,看到他们老两口住在新房里蛮开心的样子,心里才有些许慰藉,真心为他们能度过一个开心幸福的晚年生活而祝福。
                                     
(三)最幸福的事儿
  人最幸福的,并不是终于得到了一束花,而是永远被花包围着。人最富有的,并不是拥有一座金山,而是拥有一座金山买不到的东西。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乐,活的安静,活的真实,活的自然。有一个好的心境,风才会把清凉吹进你心里,奏响树枝上的无弦琴。要说2013年最令我感到最幸福的事儿,莫过于我的一双儿女。 
  经过十二年寒窗苦读,女儿终于在911步入了大学校门---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送女儿上学时,在石市的好友们聚在一起,热情的款待了我们一行,并嘱我女儿在他们那里,要我放心,有事打个电话就妥妥的了。我为自己能有这样两肋插刀的知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时隔不久,女儿打电话来说,她被校学生会选为信息部干部,班里的学习委员,在学校一切安好,要我们放心。同时,还告诉我们说,她和同学一起去了河北电视台参加了一场节目录制。听着女儿眉飞色舞的讲述,我们夫妻心里也美滋滋的,祝愿接下来的女儿校园生活,学习扎实稳进,生活更加充实,积极的多参加一些有意义、健康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提及到读小学六年级、即将十三岁的儿子,这一年来身体长的很快,身高都快和我不相上下了。我想,他将来不会因身高的问题找不到女朋友,而让我们老两口犯难了,那是后话,现在暂时就不操那闲心了,呵呵。目前,他除了贪玩之外,学习上还算可以。在前不久的学考中,除英语中等水平外,语文、数学都在年级前列的。工作之余,我总是尽量找机会和儿子多接触、多交流,即使工作上有诸多不顺心,在他面前总是能心平气和的和他交流生活或者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偶尔还开个玩笑或者幽默一下。老婆经常说我们是老的没老的样,小的没小的样。
                               (四)最悲痛的事儿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东西或者事情,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的。2013年,最令我悲痛的事儿,应该是三妗子病逝了。
  听说三妗子患肝癌病重的消息,大概是11月初,那时她已从市医院转到县医院了。在她最后的日子里,我天天去医院守护着她,四五天之后,她终于没有战胜病魔,撒手西去了。三妗子虽然走了,可她留给我太多的难忘。
  记得在县城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离舅舅家不过百步之遥。上学第一个周末来到舅舅家,舅舅得知我一周用了七角九分钱和一斤二两粮票生活费后,三妗子就赶忙催促舅舅骑车去市场买点猪肉给我改善一下生活,中午,吃着那喷香的炖肉和米饭,真感觉和过年似的---美!三妗子对舅舅说:大姐、大姐夫不在孩子身边,咱们就是孩子的父母,不能让孩子有半点差错的......”
  接下来,每周隔三差五,三妗子总是让正在上小学的表弟到学校找我,要我去舅舅家吃饭。那年冬天,三妗子说学校冷,硬是要我搬到她家去住。在舅舅家住的那段时间里,不管我每天上完晚自习回去多晚,他们总是把炉子烧的旺旺的,等我回去之后才睡去。
  令我记忆最深的是一次感冒,晚上躺在床山,我浑身发冷,头痛的厉害。三妗子找药给我吃了之后,又特意为我加了一床被子,晚上十一点多,她把我叫醒,不知啥时候做好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汤,端到我面前催我吃下后,然后帮我掩好被子,才睡去。
  再后来,我到了县城工作,舅舅有了辆80嘉陵摩托,为了方便我下乡,三妗子就把原来的那辆自行车送给了我,并叮嘱我,有啥缺东少西的,要我念语一声,有时间的话要多回家吃饭.....
  三妗子患病前,88高龄的姥姥一直是在舅舅家生活的,后来医院检查出三妗子已是肝癌晚期了,舅舅怕老人承受不了打击,就偷偷的把姥姥送回老家颐养天年了(姥姥至今也不知道三妗子病逝的消息)。由于三妗子在老人面前照顾的体贴、周到,老家的人把她一直作为楷模传颂的。
  按照农村风俗,逝后人的尸骨是要入祖坟的。三妗子下葬那天很冷,嗖嗖的北风吹得人直打寒颤。由于我负责整个丧事中的各项费用的收支和账目,在灵车送她尸骨回老家时,我没有能最后送三妗子最后一程,深感遗憾。后来,据跟随灵车回去的二舅讲,老家的人听说三妗子病逝的消息后,那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子,拄着拐杖80多岁的老人与其他的老、中、青一百多人,在村南半里地灵车必经之地迎风而站,早早的等候着为三妗子吊纸、送行。那源自心底泣不成声的场面,就是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禁不住潸然泪下的。
  好人不长寿,是老天不长眼。三妗子重返天国了,我只能默默地祝福她在天堂那里没有牵挂,永享安乐。希望我们活着的人,加倍珍爱生命,珍爱亲情,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
                                      
(五)尾  
  经历,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心境,在繁华与喧嚣中逐渐平和。经历了风风雨雨,是因为我真实地触摸到了岁月,尝尽伤痛,是因为我在成长。阅过沧桑,却从容了心境;经历了甘苦,却丰厚了底蕴;染上了世俗,却淡看了浮华;经历了风霜,却丰富了阅历。
  站在岁末的边沿,细细将生活中的点滴再次回味:人生的有些风景,远远地欣赏,更显风韵;有些人,只适合深藏;有些故事,只适合铭记。人生的落笔处原本就该色彩斑斓,生命里若没有遗憾,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刻骨铭心。打开记忆之门,偶尔翻起时那曾经的时光,若不再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也不再是一串惆怅的叹息,能微笑着忆起,便是无悔。生命中的那些暖,时光会记得。
  作别已飘零的岁月,将成殇的无言化作一缕明媚的曙光,照亮漆黑的夜,温暖这个有点冷的季节。别了,曾经的梦,别了,逝去的年华。轻轻挥挥手之后,让我在跌跌撞撞中,继续人生的风雨兼程吧。
    
  心灵札记:当断断续续的记述完自己2013年往事,新年的钟声早已敲响过多时,可我的心却久久的不能平静。我在想:若没有了文字,我的生活将会是多么的孤单?我在文字中爱着我爱的人,品味着生活带给我的美好。失落的时候,文字就会给我动力;伤感的时候,便在文字中疗伤。文字中写满了我的悲喜,记录着我的成长,陪伴着我的生活,装点着我人生的诗行。
  感恩今生能与文字结缘,让我平淡日子有了色彩,那如水澄澈的感念,便是藏在一朵花间的温润。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