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为物累
来源:作者:杨必正时间:2014-01-21热度:0次
劳动创造了世界,人创造了万物,比如房屋、桌椅、汽车等等来供人使用,给人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和享受。但人往往又容易掉进物的陷阱,为物所累,成为物的奴隶。
因为全社会重视教育。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舍得在教育上花大把的钱,为了让孩子上各种文化补习班,美术音乐培训班,有钱人家庭做,没有钱的家庭忍痛也做,为的是希望后代改变贫困的命运,都认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让许多教师增加了可观的收入,当然是劳动所得。老师中买轿车玩玩的人越来越多。这不,住在小区的一对小学老师,工作没几年,这个暑假就买了辆几十万的日产轿车。这下出门访亲会友、市场买菜、接送孩子上下学,下河游泳都十分方便了,在小小县城,虽然只有几分钟的车程。我说的不是用车,而是保养洗车。夏天,每天下午看到小夫妻俩,一个在认真清扫洗车,一个站在车傍边认真指导。半个小时后男的已经满脸汗水,看到他俩清洗小车的认真劲还真有点感人。小车上路行驶,就是停在小区路边不开也会惹上灰尘。新小车要清洗是必要的。我想,问题是小车需要和家里的床铺棉被一样,不能留有一丁点灰尘么?九月份学??Ш螅娌恢勒舛缘崩鲜Φ男》蚱藁褂卸嗌倬褪奔淅幢Q陌慕纬?。
小姨子夫妇在永平工作,有一套单位分的房改房,二室一厅有卫厨条件不错?;辜绦碛械ノ坏乃缬呕?。早几年退休后,在县城又买了一套大商品房,据说有130平方米,包括装修花了十几万元。说是老了到县城来居住养老。虽然小姨子很少来居住,但每次见面都听她说,房屋面积太大了,搞卫生很累。
“那就不要搞的那么勤?!蔽宜?。
“那这么行??吹搅嘶页拘睦锞筒皇娣?。”
两个家都要搞卫生,那真是有点累的。
有一次,仅有的一次我和老太婆到小姨子家串门。进门要脱鞋换鞋,这是到许多人家里必经的程序。进得门,看到小姨子家的卧室、厨房、和卫生间门前分别放着三双不同材质的拖鞋。这是提醒客人,进门后换的拖鞋只允许在客厅里活动,越过客厅必须再换鞋??吹酱?,我只能摇头。离开时我在前面走,刚要出门,在后面送客的小姨突然弯下身,从发亮的地板捡起什么。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检起一根可能是我掉下的白头发。
“你这么爱清洁,累不!”
“地上有头发是扫不了也抹不去的。”小姨还不以为然的说。
“你这是洁辟,几累?。『慰喟。 ?BR> “谁还敢到你这里来玩?”我终于暴发了,说出积在心里的不理解。
人的生存离不开物,但人太容易为物所累。
现在生活好了:房子大了,家具多了,衣服鞋袜更多了。但我还常?;衬畲忧澳侵旨蚱拥纳睢D鞘焙虻娜俗裱恢忠晃锒嘤玫脑?。住在单位老宿舍时我家请人做了一条两用沙发,用铰链连接沙发的底面与面板,白天收起来是可坐人的软沙发,晚上打开就是小一点的床铺睡人。几十年了,现在放在我的书房做了一张舒适矮小的床铺,仍然发挥余热。那时住房面积小,我家还做了一张箱式床铺,床铺面板下是分格的木框,可以放许多暂时不穿的衣服和棉絮,真好。一件衣服也是两穿,衣服分成里子与面层。套上棉里子是冬装,卸下棉里子就是作单衫穿。现在人的衣服分春季的、夏季的、夏秋的,冬季的衣服分的清楚。因此存放的有箱、柜、架、橱。而且皮衣和毛料要晒,要打油,要烫,要送干洗店整理,让人一年到头来围着这些东西转。就像一头蒙上眼睛的骡子,日出月落的绕着磨台走,到头来还不是在原地打圈子。
多年前,听说过一位老作家生活十分简朴,他的居所是一间小小简朴的房间,只有一桌,一椅,一床。在他的桌上放着豆腐乳或者罗卜干下饭,这就他三餐的菜。早上吃过后,他用报纸一盖留着中饭吃,吃了中餐又一盖到晚餐吃。日积月累的过着这样简约的生活。可是他却获得了大量时间用在对文学的写作与追求上,每天在台历的空白处写下了满满的他的所思所得。他将住所取名“瓢斋”,数年间他在小小的“瓢斋”中写下了千余章富有哲理而意境深厚文字的诗章。
取名“瓢斋”,和辛弃疾将周氏泉改名为“瓢泉”有异曲同工之妙。辛词《水龙吟·题瓢泉》阕中云:“一瓢自乐,贤哉回也。”,就是取颜回洁身自好、安平乐道之意。他有一句名诗:“鸟儿带上了黄金的项链,它还能飞得很远吗!”我想他不但是看透了人生的大境界,而且他的生活态度是何等的潇洒:在多少人为物欲而累时,我只取其一瓢!
什么时候在物的面前能达到“挥一挥衣袖,我不带走一片云霞”的境界,那么人生才可以说真正达到了:“潇潇洒洒走一遭!”
(杨必正)
2013-12-16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