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的春联
来源:作者:朱玉富时间:2014-01-21热度:0次
三爷的春联
(朱玉富)
又是一年春节至,望着家家户户红红的春联,我的思绪又飞回了老家那温馨的小山村。
三爷爱写毛笔字在方圆几里是小有名气的私塾先生。所以,一踏进腊月,亲朋邻里便把大捆小卷的红纸送到三爷家里,堆摞起来。三爷则认为这是借纸练习书法的良机,乐意去写,几乎天天裁纸、书写,乐此不疲。写好后,一家家地摆妥,等着人家来取。
裁纸要裁成条状,也要有方块,还得分清大门的、二门的、腰门的、双扇门的、单扇门的、上房的、过厅的、厦房的、厨房的各位神仙的,决不能混,贴井台、粮囤、磨盘的、水缸、树木、车辆的也应有尽有,千姿百态。
细心的人家,都是将纸裁妥,注清名称,包扎好,加个帖儿,写着“敬请书春”字样。有的人送来几张纸,注个姓名,扭头就走。这种情况,你不仅要写,还得剪裁。这姑且不说,最苦的差事是用墨锭在砚台内磨墨,一个年下,至少得用二十几块墨锭。写小字还好,要是给农村大车门写长联和方块大福字,蘸一笔得许多墨汁。这个苦差,三爷几乎让我承担,只要得空,都会自动来磨。我在磨墨时,三爷说:“磨墨嘛,也是磨人,时间长了会磨练你的耐力,只要静气,你的功课就会做好,否则什么事情也做不成?!?br> 我不仅磨墨,还替他拉纸。过去家里用的都是八仙方桌,对子长过90厘米时,书写时必须有人站在对面拉纸,一来纸平展,二来随着字数增多,得移纸后退,不然浓墨流淌,污染纸面,那是写字的最大忌讳。时间久了,我学会了裁纸的技巧,不用小刀用线绳,各种类型的大小尺寸都记住了,便慢慢替他做这些工作,让三爷更有时间写对联,他非常高兴。
曾记得在改革开放前全国上下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对联作为一种文字表达方式是不能随心所欲地写的,稍有不慎就会卷入文字狱。有一年,三爷家的对联写得非常巧妙、隐喻,至今还成为人们茶余饭的谈资?!岸奈?,六七八九” 横联;缺一少十。这付对联刚一贴出,大家都疑问三爷怎么今年的对联写平淡如水?三爷听后只是笑笑并不作答。后来人们才发现对联机关藏在横批里。他是运用了中国汉字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以产生辞趣。横批实质隐含的是“缺衣少食”。既讽刺了当年人民生活艰难,缺衣少食,又一泄心头之憋屈。谜底解开后,有个因屋基地与三爷家结了仇的好事者欲置他于死地,说三爷是抹杀社会主义大好形势,并把这事反映到公社革委会。然而,终因白纸黑字,查无实据而不了了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三爷的对联也越写越给力,总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弘扬美好的精神。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后,农民可以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发家致富了,才几年的光景,三爷等十几家村民就成为‘万元户’。三爷心里喜滋滋,乐呵呵的。这年的春节他一挥而就,写下了“包产到户千家乐;自留地里万户春。”横批:“勤劳致富”这一喜在心头、由衷而出的对联。2009年我国卫星上天,奥运夺金,喜事不断。这无疑激发了三爷的对联创作热情?!叭ニ晡佬翘皆?,访得嫦娥传喜讯;今秋奥运环华,迎来健将夺金牌”;“村新路新措施新新风阵阵,国好家好决策好好运连连”;“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这些短短二十余字的联语却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道出了新农村的大变迁。让人看在眼里,字字情浓,暖在心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愿意把对家庭对亲人的祈福写在春联中。今年春节中央八条规定下发,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成为最强音?!靶量嗯讨胁?,粒粒弃它可惜;香甜杯中物,人人酌量而斟?!比馄胶汀⑷敖肴嗣墙谠剂甘巢灰锞评朔训牧?,人们也乐于接受。春联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时代的艺术反映。从三爷撰写的不同内容的春联中,我们不难看出,30年来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及思想观念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不难看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之好之快。
现在为了简便,人们写对联采用机器印制对联,快是快了,但形式单一,内容贫乏,千篇一律。它弱化了春联的核心,或者说它弱化了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因为春联的文化是由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字体及书写风格综合显示出来的。品味对联的含义和字体,是一种美的享受。另外,全国亿万书法爱好者没有练字的机会,失去了用武之地,岂不令人扫兴。再者用红纸写金字,也好看,但清漆和金粉容易褪色,若纸质再差些,元宵节还没过完就变成旧的,哪胜红纸写黑字,再在对联上下端贴上金箔,红、黑、金三色搭配,红得鲜艳,黑得乌亮,金得发光,长期不变色,醒目受看,再欣赏各类联句,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如今三爷也上了年纪,兴趣减少。那颗纠结的心,有时想起那“手书对联”的璀灿时代。有了几分深深的留恋、温馨和怀念。
作者朱玉富 联系:电话:15550377716 QQ:1052171498
邮箱:zbwbzyf@163.com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