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的大年
?!》?/P>
吃过甜甜的腊八粥,小镇的沙河上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南北向的沙河,东边靠近冈子有一条细细的河水静静地流淌,除雨季发洪水外,常年以白花花的石头示人。这里就是家乡赶集的地方,一到年关,吃的用的穿的全部集中在这里,叫卖声和叫买声混杂在一起,迎接着农历新年的到来。
这边,高高的“亮子”上贴着色彩绚丽的窗花。那边,平展的桌面上摆着红黄蓝绿的各色布料。转过飘香的饸饹摊,绕过大堆的扫帚簸箕盆子桶,凹凸不平的河石上铺满各种年画,以大幅的漂亮明星画像居多,而我更喜欢看那些带有故事情节的像连环画的年画。于是,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穿过大人们之间的缝隙使劲挤到摊位跟前,眼前顿时一亮,《花为媒》《真假牡丹》《打金枝》《三关点帅》《樊梨花》《八大锤》等等,一幅幅精彩的戏曲年画,吸引着我的眼球,直到小伙伴们一再催促,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卖鞭炮的摊位最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大小小的孩子围在拉满鞭炮的大车周围,看那人站在车厢上,手里拎着几串红衣裹着的小鞭或者一墩红色的二踢脚,嘴里吆喝着,两只眼睛不时在人群中扫来扫去,有递钱的就顺手把手中的鞭炮递下去。车下有他的同伴,不时点燃几个拇指粗的大红炮,“咚——嘎”声响彻在沙河上空。不远处的炮摊也不甘示弱,“听听咱的响鞭”,说着点燃了一挂鞭炮,“噼里啪啦”声回敬这边的二踢脚。鞭炮竞鸣,引得我们一阵哄闹,嬉笑声不绝于耳,哪边响声大就呼啦一下往哪边跑。
捱着日子一天天期盼,大年初一终于来到了。父母亲早早地起炕,生着炉子,待炉火通红,家里有了暖意,再挨个把我们叫起来?!叭グ?,和你爸点旺火响炮去吧?!蹦盖装盐颐谴蚍⒌皆豪铮约毫粼谖堇?,打扫卫生,张罗拜年的东西。
父亲早早就准备好了一捆晒得正干的谷草,用细绳拢在一起,叉开立在院里。父亲用火柴点燃了谷捆下方正中间的谷草,伴随着“噼啪”声,红红的火苗一个劲地往上窜?;鸸庠嚼丛酱?,映红了一张张笑脸,映红了一身身新衣,映红了一间间房屋。
鞭炮声已然唤醒了整座静谧的村庄,夜空一片灿烂。父亲从窗台上拿起晾晒了多日的大红炮,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炮的上端,用香烟轻轻触碰一下捻子,右手马上伸展,“哧哧”几声,大红炮“咚”地炸了一响,紧接着“嗖”地一声冲上云霄,火光一闪,“咣”地一声在微曦的空中炸开了花。
我也多次想像父亲那样用手捏着响炮,终究没敢试,只好把二踢脚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看它稳稳妥妥地立在那儿不动,才放心。我点燃一根长长的麻杆,小心翼翼地伸向大红炮短短的捻子。麻杆在颤抖,我的心在乱跳:可千万别把大炮捅倒了!炮捻着了,哧哧地直冒火星子,麻杆“啪”地掉在地上,大炮也随着巨响腾空而起??志甯谢姑煌耆?,但听到炮声在空中响起,美丽的焰火在空中绽放,心中也便充盈着一份喜悦和自豪。
靠父亲一人的工资养活一家五口人,没有母亲的精打细算和日常节俭,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的日子,即便是过大年,也不例外。因此,买回的鞭炮不多也就不足为怪。我们兄妹几个拿着红红的挂鞭,舍不得整鞭燃放,就从挂鞭的头起处拆开,一个个地响,点着一个赶紧往空中一扔,“啪”地一声,再点着一个往空中一扔,又“啪”地一声,有截捻的,也都一一拾起来,重新装上捻子,再次点燃,听那一声低低地脆响,也或者掰开小鞭,把里面的炸药倒出来,用香烟点燃,哧地一下,红光一闪,腾起一团蓝烟,只留下一坨黑污在地面上。虽然没有整鞭放着过瘾,但有这脆脆的鞭炮声陪伴,我们还是感到很开心。
天色放亮,小巷里传来脚步声和说笑声,人们开始拜年了。约好小伙伴,大家一起把巷子里的邻居家转遍。感觉那时候的天气特别冷,尽管我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戴着棉帽和手套,小脸蛋和小手还是冻得通红通红的。
红红的春联是村里每家每户最靓丽的风景,彰显着节日的喜庆。
街门上的对子又长又宽,多为七字或九字。黑色的毛笔字有的一笔一划,有的龙飞凤舞,有的刚劲有力,有的东倒西歪。不论好看与否,都是主人家亲手书写的墨宝,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像现在,街上卖的对子全是千篇一律的印刷体。每走一家,我们都要对街门上的对子仔细端详一番,品评出个好坏,一看全部认识,就随口念出声来,一看有不认识的字,就简单的一个“好”或“不好”一带而过。
双扇堂门上大多是接近于方斗的长条形对子,分别从两边往里念:“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或者“年丰人增寿,春早福盈门”等等。单扇堂门上往往只贴一个方斗,正中间是一个倒着的大大的“?!弊只蛘呤恰凹槿缫狻薄巴蚴氯缫狻敝嗟募橛糜铩?BR> 对子的横批大同小异,无非就是“春回大地”“满院春色”“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庆有余”“六畜兴旺”等等,浅显易懂,通俗好记。
每户人家的窗棂上,都粘着带有梅花状圆孔的“长钱”和拥有两个小尾巴的“大字”,把院子打扮得五颜六色,有风拂过,哗啦啦直响。进了家,叔叔大爷姨姨婶婶们热情地招呼着我们,为每个孩子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红糖水。出来时,每个人的衣兜里无一不是鼓鼓囊囊的,装满了瓜子大豆花生和糖块。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那些新崭崭的面额不大却可以用来买糖买冰棍买冰糖葫芦的压岁钱。
整个正月,我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声笑语里。“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晶莹的雪花落在红红的灯笼上,落在静谧的小院里,落在安静的村庄,落在空旷的田野,把火红的大地妆点成圣洁的乐园,带来另一种美好情趣。孩子们笑了,可以玩堆雪人打雪仗。乡亲们笑了,写满岁月沧桑的脸上乐开了花,那是好预兆催开的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