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不厌
来源:作者:王德亭时间:2014-01-27热度:0次
相看两不厌
这世上如果说还有什么东西能留下,金钱、名位好像是最廉价、最短命的东西,能够传世的,除了人的好名声,大概还有好书。好书谁都喜欢。这七本书是我的心爱,因为开胶和脱页拿去找人“修理”,游离于家外已将近百天,现在它们回到了我的怀抱。
按照我与它们相识的时间,我大体排了个先后:《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一分册,大约购于1981年,我的名字是用英文字母拼成的,蓝色墨水,当时追赶一种什么时髦,现在统统忘了。这本书,使我对能够印到书上的作家只有崇拜?!短剖偈紫晡觥?,1982年1月2日买,新年的第二天就去了书店,可见我那时对于爱好的痴迷和坚守?!队镂难敖沧允橛τ梦男醋鳌罚河?983年6月28日。《文学概论四十讲》,买于1987年8月22日?!妒芳侨拘伦ⅲㄒ唬?,1984年我在区委宣传部期间购买?!缎∷到沧?,则是文友马新亭1994年12月12日所赠。《崂山史海采珠》,是2002年10月19日去道教名山崂山的收获。这几本书,陪伴我时间长的已逾33年,三十年厮守,相濡以沫,让我每每以梅妻鹤子作比。
我手里有《中国文学家辞典》时,生产队还在着,我要挣工分生活。我读着书中的名字,亲近着书的气息,渴望自己将来有一天能修成正果。那时候,上工身上总要带一本杂志或一张报纸,生怕休息的时间失去控制地溜走,嘲讽我成为有些社员的话题,“猪八戒夹着半刀火纸——假充文人”这样刻薄的话,曾让我的心隐隐作痛。人们是多么看不惯升学无望,又不安分下庄户地的年轻人啊!对《唐诗三百首详细》的选择,是受老师“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溜”的影响,这里面有个熟能生巧的道理在,让我在那个文化生活还很贫乏的年代梦回唐朝,与杜甫李白白居易们晤谈。我曾经背过了其中的大部份作品,就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那样的长诗,只要有人提示几句,还能大段大段的背诵下来。《语文学习讲座丛书应用文写作》,是基于对基础知识的恐慌买的。记得读初一时,刚刚到手的《语文》课本,常常在老师的指令下,一次撕掉一沓书页,据说是为了“消毒”。这样的“跳跃运动”,使我与很多应当学习的东西失之交臂。我想从基础做起,为我的写作爱好增加一点底气?!缎∷到沧返脑魅寺硇峦ぃ谖业奈挠阎?,是一个把文学爱好和事业结合得珠联璧合的人。现在他是全国的小小说名家,出版有《迷人的笑》《人类起源》等小说集。这本书的赠予,记载着我们的友情?!夺郎绞泛2芍椤?,是我参加全区党委口信息员采风活动,在崂山邂逅的,内部书号,没有进入书店的通行证,拿到景区来销售,同样有如我一样有兴趣的读者。这本书印装差,因为散了架才拿去装订?!妒芳侨拘伦ⅲㄒ唬罚爻霭嫔绯霭?,共四卷。购买这本书时,我效命于宣传机构,未尝不做着从体制外进入体制的梦。这本书现在成了我的案头必备。鲁迅先生对《史记》有“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评价,一部《史记》,让我记起刑余之人的司马迁,受之父母的形体已经不全,但他的精神是健全的,他含垢忍辱著述传世,让我每每以他自励,此生一定要留下一些像样的文字,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叙说这段“书史”,拨去浮尘,让这些珍珠照亮我的人生路。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