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沈阳故宫探秘

来源:作者:关东人时间:2014-02-10热度:0

沈阳故宫探秘
                    江其田
    去沈阳,我必定要到被称作“盛京宫殿”——沈阳故宫去看一看的。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中心,这是一片红墙围绕的琉璃瓦建筑群,除北京故宫外,它是目前中国仅存的一座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在历史上,故宫曾被称作“盛京宫殿”、“陪都宫殿”。它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清世祖福临也曾在这里即位称帝。它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发祥重地”;是清朝对全国实施统治之前,东北地区局部政权的统治核心;是1644年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清朝皇帝十一次“东巡”的“驻跸”地和朝政的临时处理地。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建成于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到康熙、乾隆年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和增建,占地6万平方米,迄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沈阳故宫就成了陪都宫殿。
    沈阳故宫,以东路为中轴线,东西两路为两翼,共分三个部分,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大政殿,原是清太宗与王公大臣议政之处,顺治皇帝就在这里即位。这座大殿金顶彩瓦,殿前双龙蟠柱,殿内有漆金宝座。大政殿的两旁有十座方亭,亭内分别陈列着清代的铁衣、弓箭、盔甲和画卷。中路南端为大清门,是故宫的正门,其北丹墀上坐落着崇政殿,俗称“金銮殿”,为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清太宗、皇太极曾在这里接见臣仆朝贺,接见外国使者和边疆少数民族官员,处理军机要务。1636年,后金改清,大典也是在这里举行的。十王亭与大政殿的“君臣合署办事”于宫廷,也是宫殿建筑史上的独创。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它前有大清门,又是当年文武群臣的候朝之所。大清门东为太庙,独成一个院落,是祭祀爱新觉罗先的家门。大清门有御路相接,通过石阶为月台,台上正中为崇政殿,两侧为左右翊门。崇政殿是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在五脊和墀头上,嵌有五彩琉璃云龙与各种寓意吉祥如意的动物花草,生动活泼,装饰巧妙。殿前后围有石栏,正中铺有二龙戏珠。殿内正中有“凸”形堂陛,地坪上有宝座、屏风。殿外月台东西有日晷、嘉量,均是乾隆十三年增设的。殿内沏上明造雕梁画栋,不饰天花,显得龙骨鳞,高大洁雅。这里是清太宗皇太极日常临朝的地方。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正龙阁,西为朔凤阁。殿之东西还各有一组建筑群,俗称“东宫”、“西宫”,均为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建成。东宫包括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颐和殿、介祉宫是东巡时乾隆母后的住处。室内均为透雕嵌玉落地罩装修,豪华典雅,一应精美的陈设富丽堂皇。颐和殿中的凤纹宝座仍为乾隆东巡时的遗物,庄重古朴。西宫有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和崇谟阁,是“东巡”时乾隆、嘉庆等人临时办理国政和居住的地方。其中尤以继思斋的建筑,极为别致,它为勾莲搭卷棚式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乾隆东巡时,它是嫔妃们居住的地方,其中包括寝所、书房、佛堂、盥洗等房间,布局巧妙,就如“迷宫”,加之各种精美的陈设别具一番宫廷生活的情趣。崇谟阁是存放《满文老档》之处。
    崇政殿后还有一进院落,东西有师善斋、协中斋、日华楼、霞绮楼。其中协和斋、师善斋,是乾隆皇子在“东巡”时居住和读书的地方。
凤凰楼建在近四公尺的高台之上,台周有红墙围绕,台前有石阶上下。凤凰楼为三滴水式,建于皇太极时期,是清太宗宴饮和小憩之处。入关之后,这里存放历朝帝王像、行乐图、“太祖战图宝录”、玉宝、王册等。凤凰楼还是当年盛京(沈阳)城内的最高建筑,登楼可观日出?!胺锫ハ隆笔侵摹渡蜓舭司啊分?。凤凰楼的底层是联络寝宫的孔道。正门上方悬有乾隆御题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这是借道家语说明北京的清政权的肇始于其东的盛京皇宫的。越过门洞,便是四合院式的后宫所在。
    清宁宫,俗称正宫,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面阔五间,东次间开门。东间暖阁里,北间设有龙床,南间是休息与会见官员与处理政务之处。1643年8月9日,清太宗皇太极就是在这里“端坐无疾而终”的,卒年52岁,葬于昭陵(沈阳北陵)。外屋四间,是萨满祭祀的神堂。西墙上有神幔,下设神桌五供、糠灯等,都是祭祀用具。宫内还有两口铁锅,是祭祀过程中,用来杀牲(猪)煮祭肉的地方,青花瓷缸则是盛祭酒用的器具。宫内南、西、北相连的“万字炕”,保留着满族住室结构的特点。寝宫院内东南,竖有顶端按有钖斗的尖顶木杆,叫索伦杆(也叫索摩杆),是满族传统的祭天神杆。
    清宁宫前,东有关睢宫,是清太宗宸妃的寝宫,衍庆宫是淑妃的寝宫;西有麟趾宫,是贵妃的寝宫,永福宫是庄妃的寝宫。崇德三年(1638)正月三十日,清世祖福临(顺治)便出生在永福宫。
    故宫的西路,包括戏台、嘉荫堂、仰熙斋、文溯阁等建筑,建于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782年至1783年),其主体建筑为文溯阁。文溯阁是二楼三层建筑;黑琉璃瓦绿剪边。它仿明代浙江宁波大芷书法家范钦的天一阁而建,是专门收藏清代乾隆时期编篡的大型类书《四库全书》的。阁东有碑亭,内立乾隆亲撰的《御制文溯阁记》及《宋孝宗论》。阁后为仰熙斋、九间房等建筑,是皇帝读书的地方。阁前为嘉荫堂,两侧有抄手游廊,对面为戏台,是乾隆时期“东巡”赏戏的地方。
    沈阳故宫的太庙,位于大清门东侧,建于乾隆四十三年,它是祭祀爱新觉罗祖先的家庙,正南为太庙门,中央为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耳房二间,正殿前两侧有焚帛砖楼一座,它在沈阳故宫也独成一院落。如今,原状复原开放,是我国唯一的一处向国内外开放的“皇庭家庙”。正殿供奉努尔哈赤及皇后、配享功臣费英东和额亦都牌位。西配殿供努尔哈赤以上四祖及妣神位,武功郡王礼敦神位。东殿放置皇帝册、宝及香案等。
    在沈阳故宫里面还陈列着清代宫廷文物。如:《院藏清代兵器陈列》、《院藏清代乐器陈列》、《院藏宫廷陈设品》以及书法绘画、陶瓷、雕刻、织绣、漆器、珐琅器等陈列。
    《院藏清代兵器陈列》设在东路的十王亭。该陈列共分五组:第一组为清代八旗制度简介和八旗甲胄;第二组陈列为射远器弓与箭;第三组为长短兵器,有腰刀、剑、匕、矛、枪、钺、叉等;第四组为火药器,有火枪与火炮;第五组为作战辅助器,有金、云版、螺、锁子甲、信牌等。其中,较名贵的文物有清世祖福临幼年习武用的牛角桦皮小弓、乾隆的玉把腰刀,清太祖努尔哈赤御用剑、清太宗皇太极使用过的腰刀以及铸有“大金”、“天命”字样的云版等。这些文物无论就其制造工艺的精度,选料和造型的考究,还是它们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都堪称传世珍宝。
    《院藏清代乐器陈列》设在飞龙阁。主要是乾隆东巡时,带到故宫的乐器,有丹陛大乐,中乐韵乐、卤簿乐。丹陛大乐主要是在皇帝升殿、退朝时演奏乐曲而用,主要有笙、箫、方响、笛、拍扳、云锣等。中和韵乐主要用于宫中坛庙祭祀和殿陛典礼、礼仪等用,如:皇帝大婚 、颁诏、筵宴等,一般设于宫殿外东西檐下。主要乐器有建鼓、编钟、编罄、琴、瑟、笛、埙、枳、敔、博钟等。卤薄乐是皇帝卤薄中的乐队,共分四种,即大驾卤簿、法驾卤薄、銮驾卤簿、骑驾卤薄等。而这里陈列的主要是大驾、骑驾卤薄中,铙哥大乐队使用的乐器,有金、金口角、铜钹、点、大铜角、钲、画角等。这些乐器大都造于乾隆八年,也有改装康熙时期的。这些乐器制造工艺水平高,音质标准,造型美观。
    《院藏宫廷陈设品陈列》设在师善斋和协中斋。它以院藏宫廷中的大小陈设品,诸如插屏、座屏、条案、盆景、钟表等组成。用以介绍宫廷中,斋堂楼阁等次要建筑里陈设的概貌,籍以补充原状陈设的不足,其中,院藏皇太极御用的鹿角椅,为皇太极亲猎麋鹿之角制成,椅背正中阴刻一诗,出自乾隆之手。诗云:“弩弧兽逐鹿,制器樾乘龙。七宝何须落,八义良足隆。庋藏常古质,山善胜新茸。挑敢鏕然坐,千秋示俭恭?!?BR>在“衍庆宫”设有书法绘画陈列,明代山水画流派众多,华彩纷呈,浙派山水的雄健、苍峻见长;吴门派则以秀雅温润著称,戴进、吴伟、沈周、文征明等是两派大师,均有妙品佳作入藏。院藏还有四王吴恽六家作品和清初四僧、金陵诸家、扬州画派的作品也很齐备,其中髡残、弘仁、龚贤的山水,金农的梅花、郑燮、李觯的兰竹都是罕见的精品。院藏书法作品中,有堪称海内精品的文征明《醉翁亭记》行书长卷,祝允明的《洛神赋》草书长卷。而董其昌、张瑞图、倪元璐清家书作,意态万殊,各有千秋;清初王锋的作品,用笔雄奇姿纵,墨气淋漓自然,是他笔墨双绝的精妙之作,等等。书画藏品的陈列,为观众的艺术欣赏和美术工作者的专业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