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门前那张小条凳

来源:作者:紫藤时间:2014-02-17热度:0

    红砖平顶的三层楼院,被白色的石灰粉饰着,散落地分布这个村庄。寥寥可数的几棵树,还有纷杂的荒草将各家各户的楼院分开将近四五十米,这与我过去所见的村落有些迥异。我一直以为,今天的农村仍弥漫着热闹的气息,村民之间会一直保持着亲近的往来。眼前的距离,却弱化了我的这个印象。路上行人不多,村道上,田野里,只偶见几个老人或农妇。
    她的家也是三层,从外观看,大概不过十年的光景。这个房东家应该人丁兴旺吧,这么想的时候,我却发现,从我来的那天起,偌大的房子,房客除了我们V8电法所的队员,主人却只有她一个。房子的北面,有一大片地,白菜、大蒜、藠头等,在这个安静的地方悄然生长。
    她这么胖,胖得走路都很慢,谁帮她种了那么多菜?那些种菜的人呢?……我一看到她,心头就掠过这些疑问。
每天,一张小条凳,一篓子花生,她就这么静静地坐在门前,一边剥花生,一边看我们进进出出。
   那天徐师傅买了鱼,忘了买大蒜,我便想着能到她家的地里去摘几根。于是,我下楼,她仍旧默不作声地坐在小条凳上重复着一个动作。我说:“婆婆,我到你家地里扯几根大蒜,算我们买,好吗?”她摆了摆手:“你尽管去扯,不要钱不要钱?!?BR>    这天,我跟随V8电法所的队员们一起出野外,回来后,她依然是一个人坐在小条凳上。我向她打招呼:“婆婆。”她高兴地指了指身边的另一张小条凳:“坐,坐,坐……”然后说:“你们搞地质的蛮辛苦。你也要像这些丫仔一样到处跑?”我摇了摇头:“我是来出差的。我不辛苦,还是这些丫仔辛苦。”
    “婆婆,你有多大年纪啊?”我开始跟她拉家常。她说61岁。???我吃一惊,61岁,才比我大十几岁,我怎么叫了她婆婆?我有些不好意思。她笑了,说:“我很出老是吧?很多人都以为我有80岁了?!编?,是啊,我心里这么想,她确实挺出老,但没说出来。她说,过去她可能干了,种地、挑担子、打零工,样样会干。现在却落了一身的病,关节炎很严重,走路都走不了多远。有的时候疼起来,真想把这两个脚给剁了。她还有高血压,难受时恨不得死了算了。我一听,赶紧安慰她。我说:“现在医学这么发达,这些病可以看好的。”她说:“看不好。如果不是我身体不好,我都跟老头子出去打工了。这整天坐在家里,太孤独,闷死了。”
    是啊,我看出来了,她很想找人说说话。这不,她是哪里人,有几个儿女,有几个孙子,然后儿女的故事,孙子的故事都一股脑儿地说给我听。坐了一会儿,我站起来,走出房间,她也很费劲地站起来,跟出来对我说,她种了很多藠头,并告诉我,南昌生米镇这个地方盛产藠头,而且出口到日本。说,日本人最爱吃生米的藠头了。这时,正巧山东地矿局的同行从车上下来,她便告诉我:“我们生米的藠头,就像山东的苹果一样有名?!蔽倚α?。山东人没听懂她的话,问我,她说什么,我复述一遍,山东人也笑了。
    其实她的南昌话,我也很多听不懂,一半靠听一半靠猜,吃力。不过我想,我这么听得吃力只是暂时的。如果真的像她讲的那样,她得的那些病难以医治,整天只能坐在那张小条凳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们出行,那就不仅仅是吃力了。
后来,她家的地里来了一个男人。她高兴地对我说,那是她的老头子。“老头子”看起来大概五十四五岁,比她年轻,抬头看了我一眼,很客气地跟我说了两句话,然后继续低着头锄草。“我老头子在镇上给人家管仓库,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回家看我。”她说这个话的时候,眼里满是欣慰。第二天,男人又不见了。
    我归队时,向她道别。她仰着头问我:“你还会来吗?”这个物探项目做完了,项目组就得进入下一个地区,因此我不敢承诺我会再来,但又怕她失望,只能笑笑。
    不管我还会不会来,我都希望有一天她能从那张小条凳上站起来,就像她当年那样,利利落落、轻轻松松地迈开脚步,走出这个门口,在宽阔的天地间感受温暖与繁华。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