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话说北京的门

来源:作者:关东人时间:2014-02-22热度:0

话说北京的“门”
江其田
    在北京逗留期间,不论到哪里去游玩,都能听到老北京人说老北京的门,这让我很感兴趣。
    北京的城区格局基本形成于明代,城区分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紫禁城有四门,即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门左右城墙向前伸出成凹形,上有崇楼五座,并有阁道相连,俗称“五凤楼”。
    午门城楼内原设有宝座,东西两侧有钟鼓明廊,每逢朝会或庆典等,都要鸣钟击鼓,出征将士凯旋归来,皇帝都亲自到午门正楼举行俘礼。在明朝,每年正月十五,还在午门上赐宴,在午门前悬灯扎彩,臣民可来门前观赏。
    午门共有五个门洞。清朝规定:正中的是皇帝出入的门,皇后在成婚日,入宫时经过一次;再是殿试的时候,考中了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个人,出来时候能走一次。平时文武官员只能走东偏门,宗室王公走西偏门。东西两拐角处左右掖门是矩形门洞,平时不开,只有在大朝的日子,文武官员分别由东西掖门出入。再是殿试文武进士时,按会试考中的名次,单数走左掖门,双数走右掖门。清朝还规定,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是常朝的日子。是日,如皇帝御殿,群臣在太和殿前行礼,不奏事。如皇帝不上殿,或不在京,王公大臣到太和门外,王公以下的官员,在午门长御路两旁,分东西班坐班,如果没有大事,纠仪官查过班后,王公等从午门出来,大家即可散去。 
    皇城有七门,即北安门、大明门、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北安门位于皇城北面城墙的正中,清代改为地安门,大明门为皇城的第一道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承天门是皇城的正门,清代改为天安门;东安门位于皇城东墙的中部偏南,与紫禁城的东华门相对;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墙偏北;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是皇城大明门的左右门,取长治久安之意。內城有九门,即正门阳、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现俗称前门,是北京最重要的城门,位于皇宫正前方。其宏丽的规模,使之成为首都最重要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巨大建筑之一。它是皇城的主要通道,是帝王禁苑与平民城市之间的巨大中间环节,也是北京内城九门中规模最大的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城门。正阳门作为京城正门,地位显赫,因此城楼和箭楼,都比其他八门高大。昔日正阳门只有皇帝龙车才能出入,如今已成为展示老北京风土人情的场所。
    崇文门称为税门。元代称文明门,光明、昌盛之门。俗称哈德门,是当时京城收税的总机关。
    宣武门,称刑门,元代称顺治门,宣武门外,称为菜市口,犯人行刑走此门,故称死门。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城内所需粮食都从此门运进,又称粮食门。
    阜城门,元代称平则门,京西的煤炭东,大多出入此门,故又称煤门。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商门、交易之门,九门中最贫之门,为木材进京之门,
    京城所有砖瓦以及皇宫用砖,都得经通惠河、护城河,捎来卸此,又称砖瓦门。
    西直门,元代称义和门,因皇帝御用之水取取自玉泉山,所有御水车都走此门,故又称水门。
    德胜门,元代称安贞门,品德高尚之门;此门为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得胜之师走此门,又称进兵门。出兵打仗必走此门,又称健德门,军门。
    安定门,元代称安贞门、生门、丰裕之门,皇帝每年去地方祈祷走此门。
    九门中有入门启闭有时,那时有句俗语叫:“城门响点不等人,出城进城要紧跟”。意思是说,如果你走慢了,城门准时关闭,无论进城还是出城都毫无办法。唯独崇文门通宵达旦地开着,因为此门为收税关口。外城有七门,这就是东便门,西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和广安门。
    说到北京的门,不能不说说北京的门墩。北京的门墩,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公元前206到220年的汉代。大规模出现是在元朝建元大都时。后来,朱元璋从元朝夺取政权后,把元代修建的北京城重新改建成都府时,又利用门墩表现新的统治秩序,满清政府入关后,像继承其他制度一样,把门墩象征地位身份的制度也原封不动的继承下来。因此,北京型门墩在明朝建都北京时就已经形成了。到了清朝,无论从形式,还是艺术风格都达到了顶峰。目前,人们看到的门墩大多为明、清保留下来的。
    北京型门墩形式多样,但根据特点,大致可分为五类,每一类别都有不同的作用,代表着房屋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狮子型门墩,代表皇族;抱鼓型门墩,代表高级文官,抱鼓型有兽吻头门墩,代表低级武官;箱子型有狮子门墩,代表高级文官;雕饰型门墩,代表低级文官,箱子型无雕饰门墩,代表富豪;门枕石,代表富家市民;门枕木,代表普通市民。
门墩的每一个类型都雕有寓意不同的吉祥图案,表达着人们的美好祝愿,如“九州同居”、“好事不断”、“并蒂同心”、“吉祥如意”、“八宝吉祥之一吉祥节”等,其雕刻工艺精湛,惟妙惟肖,堪称石雕工艺精品,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