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机行
来源:作者:闫宁时间:2014-03-14热度:0次
2011年7月25日至30日,我有幸随“河南省煤田地质局赴钻机演出队”到野外进行慰问演出,这也是我的第一次钻机行。
在去钻机的路上,我的脑海里呈现出很多画面和无数遐想:一座座钻塔矗立在蓝天白云下,一顶顶帐篷是钻工们野外的家,我们激情的表演、铿锵的语言、灿烂的微笑会给他们带去无尽的快乐和温暖……
带着美好的憧憬,经过几个小时山路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演出的第一站——位于山西沁水的豫中公司钻机。
下车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使我震惊了——在荒凉的山坡上,矗立着的钻塔显得分外冰冷,钻塔下的几顶帐篷里只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唯有钻工兄弟们那晒的黝黑的脸庞上露出的热情、期盼、稍显含蓄的笑容让我感到了亲切和温暖。
也许是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家乡的亲人,也许是第一次欢迎演出队的到来,他们有些忙乱的用长满老茧的手帮我们拿道具,平整演出场地,递上一瓶瓶矿泉水……他们质朴的话语、喜悦的眼神都在表达着对家乡亲人的想念。
在接下来慰问的几台钻机,大致都是这样的场景。唯有不同的是在演出过程中,我们已经不再用专业的水平去演绎作品,而是用心、用情去表达对钻工兄弟的敬意和祝福……
在演出结束后的攀谈中我才知道,钻机上吃水和储存蔬菜是最大的难题。因为所用的水都是靠拉水车送的,为了节约用水,除了生活基本用水外,他们一点儿都不舍得浪费。有时因雨、雪造成交通中断,他们每天吃的就是土豆、冬瓜、萝卜这些耐存放的蔬菜……
听着听着,我的眼睛湿润了……
但他们说最苦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长年枯燥无味的野外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孤独和寂寞,他们想父母、想爱人、想孩子,也想能为家做点事。
这时,一位项目部的经理走过来,给我讲起他和儿子的故事:他说自己的家在河南驻马店,6年来一直奔波辗转于洛阳、山西、陕北等地,如果不是单位或家中有十分紧急的事,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对于儿子的关爱更是严重地缺失。今年读四年级的儿子考试的成绩不理想,他就打电话给儿子谎称说已经和老师沟通过了,要他上课认真听讲,谁知儿子马上反驳说:“爸爸骗人,你如果真的和老师通话了,你告诉我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电话这头的他沉默了很长时间不知怎样回答。讲到这里他眼睛里闪烁的泪花和脸上尴尬的笑容让我品尝到了丝丝苦涩……
此刻,我不由想起了地质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我们是奉献了青春也奉献了子孙!
怀着对钻工兄弟的敬佩和牵挂,我们结束了6天的钻机行。如果说这次慰问演出是局领导体现以人为本,为一线职工送温暖的举动,我却更愿意把它看成是对我们青年职工的一次心灵洗礼,让我们在刻骨铭心的回味中体味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奉献!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