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陈旧的书法作品
来源:作者:彭成亮时间:2014-03-26热度:0次
晓云去矿山已有一个星期了。他昨天特意传了一张照片给我,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2008年参加公司首届书法摄影比赛时贴在食堂外墙壁上的一幅参赛作品。仅管作品已经陈旧斑驳了,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让我感到特别的亲切,同时这也让我想起了当时创作这幅作品的一些点点滴滴。
那年我更换了工种,离开了纷繁复杂的办公室,来到了相对单纯的宣传科,心里顿时感到轻松了许多,我也因此能有条件过上了一种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我每天早上五点就准时起床,围着指挥部的办公楼跑上五六圈,风雨无阻。高原的空气好,边跑边呼吸新鲜的空,很舒服的。跑了下来,微微的出出汗,然后回到宿舍洗漱毕,便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练毛笔字。单位的条件好,除字贴外,笔墨纸砚都是单位提供的。当然,纸是以废旧报纸为主。每写完一张我就统一放在抽屉里,及至收队的时候便有厚厚的一摞。在收队的前一天,我会把这些练了字的报纸一张一张的烧掉。欣赏完一张,烧一张??醋抛约阂坏愕愕慕剑苡幸恍┑靡?。当然,我这样做的主要用意是不能让我练过字的纸因乱扔而被玷污了。我那时临摹的是《兰亭序》,所以,现在看那幅陈旧的作品虽然很稚嫩,但已有那么一点点味道。
众所周知,中国的2008年很不寻常,不仅因为成功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而且更因为在奥运会之前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大地震严重波及我们公司,根本无法正常生产。当时更为揪心的是我们公司有两辆车六位员工去往汶川的路上失联多日。后来公司成立了搜救队,我参加了公司的搜救队,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向着汶川方向沿路搜寻。我们一共去了两辆车,一辆越野车,一辆皮卡车。皮卡车上装满了一桶柴油,用帆布遮好,当时灾区的加油站已经全面瘫痪,我们只能自己给自己加油。车上还备了一些饼干、方便面、矿泉水之类的,这便是我们搜救队的全部口粮?;辜堑梦颐浅龇⑶埃负跛械墓驹惫ひ恢卑盐颐撬统隽舜竺磐?,真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感慨,那种纠结无奈无以复加。历经“5.12”之后,我们仿佛彻悟了许多,蓦然发现生命竟如此脆弱不堪,名利又算什么东西呢,平安、健康、团圆,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有一段时间我们变得格外的豁达,对于钱财几近挥霍的程度。当然,时间会冲淡一切,一切也会云淡风清。好像也没过多久,我们的生活又回归正常了。
但当时的确有那么一段时间,职工们的士气很是低落,我们都特别地想回家,想回到母亲的身边,想与妻儿团聚在一起。那时我想着自己在公司负责宣传工作,以为宣传鼓劲自己责无旁贷。于是我就向公司领导提了一个建议,搞一次职工书法摄影比赛来提振广大职工的士气,这个建议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一方面在积极筹备,一方面也在主动参与。我的书法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书写的内容大多是自己的,因为我喜欢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我的朋友们。我想,欣赏一幅字可能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但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可能更容易引起共鸣,作品的内容还可以克服章法之不足。所以那幅作品所书写的内容是我想起自己在高原的奋斗历程由感而发:“蓦然回首,奔赴雪域高原十八载,感慨系之矣。然创业维艰,奋斗维成,以杯水之力,尽尺寸之能,投身吨金矿山建设,繁荣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和谐,是故青春无悔。”落款是“戊子年季夏,成亮书?!?br>
我今天看着这幅陈旧的书法作品照片,依然是感慨系之矣。岁月飞逝,世事多变,沧海桑田。于我而言,2012年春天调回了老家后,让我过上了一种“回首往事如云烟,高原奋战若许年。而今还乡补欠缺,诗书为伴享清闲”的《还乡生活》。而我的战友们又在休整四年之后重新披挂上阵,重返高原战风雪、斗严寒了。他们的心情我最懂,但我不知道我能对他们说些什么。
我衷心感谢晓云还能记得我,能有心将我时隔六年的一幅陈旧的书法作品拍下来传给我。我也不知道我该对他说些什么好,但我还是很固执地认为,野外生活虽然单调,但野外的环境很适合看书、练字,我希望晓云能多看看专业方面的书,文学方面的书,能够坚持每天练一两个小时的毛笔字,这样坚持久了,一定会出成果,而且也会过得充实些……
——忽然发现,我变得哆嗦了,变得老气横秋了,一如我自己那幅陈旧的书法作品一样斑驳不堪。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