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跃龙门
来源:作者:wubin时间:2014-03-27热度:0次
暖暖的阳光,让我有了拜会朋友的冲动。
弋作锋,我高中时同铺同桌的好朋友,已经20多年没有见过了。他在故乡的河津铝厂工作。于是我们全家,驱车40公里,来到了河津。
河津,我们在读高中的时候就来过。那是一个春季,我们参观了陕西的司马迁祠,后又折回了河津铝厂,参观了这里的生产车间。我们在禹门渡也拍了几张照片,但我翻遍了我所有的相册,仅仅找到那次出行的一张照片,还是在司马迁祠里的??吹降蹦晡颐堑那嗌?,遥想过去的往事,不免自己都笑出了声。
我和弋作锋相见是在铝厂的一个十字路口,厚厚的衣服包裹着肥胖的他。我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因为我们都还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同学说我长胖了。我们来到了他的家,家很小,我们坐在里面都有些拥挤。弋作锋似乎明白了我们的意思,也没有等我们来问就告诉我说,单位已经在修建房子了,十月份就可以搬进来。明年回来就可以到新家了。他的爱人,一个故乡地道的妇女,跑前跑后招呼着我们全家。匆匆吃完饭,我给同学提议说我们再去下禹门渡,重温下我们过去的岁月。
禹门渡离铝厂并不远,就十几分钟的车程。禹门渡古称龙门,因为大禹治水的功绩,而改为“禹门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据《名山记》载:“河水至此山,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清乾隆《韩城县志》载:“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惫赜凇坝碓淞拧?,《吕氏春秋》说:“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薄度磐蓟帷芳窃兀骸按舜α缴奖诹ⅲ映銎渲?,赛约百步,两岸断壁,状尽斧凿,形状似门,故称“龙门”,亦称“禹门渡”。
现在,这里拥有了铁路桥、公路桥、高速公路桥,废弃的铁索桥只有在北风中晃晃悠悠,似乎依然重复着过去的功能。当我看到一面是“山西界”一面是“陕西界”的牌子时,感慨自己多年在这样的牌子下经过,多少离家的忧愁,和归家的欢喜,交织在一起。如今,和故乡同学全家一起游览我们曾经来过的禹门渡,又是一场人生相逢的盛宴。20年前,我和同学,还有我们的老师,在这里一起留了张合影,也不知道那位同学还保留的有,我那张在家多次的搬迁后,不知放到了那里。当年的铁索桥还是依旧,当年的这个公路桥也依旧,但现在增加了铁路桥和高速公路桥,我们也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一个四十岁的人。它们横跨黄河在晋陕大峡谷的最窄处—龙门,这里也是黄河的古渡口之一,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战役在这里展开。我现在站在有着恢宏历史的古渡口。
这里黄河的两岸,均竖有“大禹庙遗址”。伟人的功勋和现代的宏大工程同时呈现在我的面前,一样心生崇敬之情?;坪铀谡饫镄谟颗炫?,冲出窄窄的龙门,向下游奔去。
和许多归家的游子一样,对黄河有着割不断的情结。每一次我都要来看黄河,触摸她的玉体。孩子们早就跑下了桥,从旁边的小道下到了黄河边。我和作锋还怀念我们过去的岁月,迟迟不肯离去。等我们来到河边,孩子们欢快在沙滩上跑着,画着她们心中的画,垒起一个大沙包,别提多高兴,那爽朗的笑声飘荡在风中,掠过我们的耳边。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闭馐抢畎酌栊凑饫锏氖渎穑?BR> 是??!这里就是龙门,这里就是“鲤鱼跳龙门”典故的出处地方,我们就站在鲤鱼变成龙的河水边。
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清李元《蠕范•物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焙笠浴袄鹩闾拧北扔髦芯佟⑸俚确苫铺诖镏?。后来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我们已经不能“鲤鱼跳龙门”,我们的孩子,她们应该能跳过龙门,有一个属于她们的美好前程,有如这片土地上的薛家。
在河津县,薛仁贵家族的就是“鲤鱼跳龙门”的典型。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薛仁贵家就在现在的修仁村外,那里有他们生活的寒窑。这孔坐东向西,长、阔、高均不过3米多的土窑,传说是薛仁贵与柳英环夫妇当年住过的地方。洞的东墙嵌置有大清乾隆六年的碑碣,上书“虎岗首有一仁贵窑,创造不知何季,曰虎岗。天造地设,境巍势险。登临远眺,汾水如虹,贯凤山于东峙”。又称“窑即平辽王夫妇贫居之所”,平辽王是薛仁贵的封号。
孩子们还在黄河的沙地上玩耍着。我凝望着黄河,凝望着远方,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这里。
我们站的地方,是神前村的遗址。由于黄河的不断冲刷,村里的人远走他乡,只留下寂寂的巨石,代替远去的人守望着黄河。我们也要离开了,对黄河暂时的守望是我对故乡长久的眷恋。
我想我不是黄河鲤鱼,那样跳跃着离开故乡。无论如何,耳畔总有故乡的召唤!
龙门,禹门渡,黄河,我割舍不断的情怀!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