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西行三记

来源:作者:詹海燕时间:2014-03-28热度:0


  大中国西北腹地,是一片黄色而辽阔的土地,西北,那是一片悠远又神秘的疆域。当我把目光注视到西北,那丝绸古道的驼铃声便回想在脑海,那壮怀激烈的大漠风情就浮现在眼前,如一幅定格的胶片清晰地呈现。

玉门关

  荒漠深处孤立的小小土城,看起来欲坠颓倾。如果不是事先知晓,我不能相信这就是曾诵读了千年的玉门关。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西北70公里。远远望去,历经千年风雨的侵蚀沙土垒就的土城,曾经因玉而兴繁极一时的玉门关,现在好似衰朽的老人等待着将逝。
  矗立于辽阔无际的荒漠,孤傲中仍透着霸气,那是大汉朝出关的国门,堂堂凛凛,深处匈奴之地,绝然中彰显大国风采。近两千年时光的磨砾,玉门关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风采。四垣看起来保存尚好,西北两墙各有一门,因墙土剥落,城门已不能称为门,形如土洞。进入城内,东南角一条马道靠东墙向南逶迤而上直达顶部。站在虽然塌落了的城楼顶部远眺,四野平坦无垠尽收眼底,马鬃山脉遥遥在望,哈拉湖水碧波荡漾,古长城烽燧断续向西北延伸,沙丘、戈壁、大漠、烽燧和谐统一,谁能想到这里曾人欢马嘶、驼铃叮咚,商队不绝,使者往来的繁荣。脚下的每一步都能延伸到两千多年的幽远。张骞两度出塞,玄奘也从这儿西行求取佛法,一条丝绸之路成为历史兴衰演变的见证,就这样走过了秦汉明月,走过唐风宋韵。遥望千里戈壁黄沙漫漫,大地苍茫,人迹罕至、鸟兽绝踪,踏着前路上累累白骨而行,会是怎样的悲壮,怎样的豪迈。
  荒草之下,凌历风中,抚着粗糙的一捧捧沙土,似乎还能感受到生命的烙印。这垒土积沙还能听到祖先粗重的呼吸,和簌簌作响的凛冽西风,还能看见祖先滴落下的晶莹剔透的汗水,和着毒辣的阳光。从遥远的西域运送和田美玉一路苦旅的商人们,在昏暗的大漠夕阳之中,瞥见小方盘城的孤影一定激动万分?;厥滋魍鲁?,依然能体会到漫漫凄旅的那份慰藉,商队叮叮铛铛的驼铃似乎还回响着。大漠风声依旧,景致还是原来的景致,多少人从这道关门就走进历史深处。
  千年的时光让玉门关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然而时光虽然打磨着你的棱角,萎缩消减,你却任风吹雨蚀,物是人非,始终方方正正,不肯倾斜。

莫高石窟

  随着人流走过宕河,转过山坳,迎面进入眼帘的是一幅熟悉的画面,一幢红泥石柱翘角飞檐的九层楼高耸于山壁之上。这是莫高窟的标志,看到它,就如同看到古老的中华文明史。
  敦煌,中国西北的偏远之地,四周被沙漠戈壁包围,曾经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文化交汇的中心,当时空坐标转换,你已很难找寻原有的国际大都市的模样,只有绵延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之上的石窟,这一个个层层叠叠、形如蜂房累卵的石窟告诉今天的人们,这儿曾有的繁华富丽和发达文化。
  二千多年前的一天,手执锡杖云游的沙门乐僔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时分。也许走得累了,也许有些渴了,总之他想歇一歇,想到宕河边喝水。就是这一转念之间,成就了敦煌莫高石窟。他转过身来,看到鸣沙山断崖之上华光闪烁,犹如万千佛光跳跃,他不由得放下锡杖,顶礼摩拜。一心修行的乐僔内心澎湃汹涌,认为这是佛给他的暗示,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便发下凿窟的宏愿,于悬崖峭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其后凿窟不止是为兴盛。现在看来,乐僔看到闪耀的佛光只是太阳照射下矿物的光学反应,是沙漠中常有的现象,常居沙漠的人是不会见怪的。凿窟塑像,累年积月,今人大多会将此视为傻事而不为。虽然如此,但我知道,在每一个石窟背后,都有颗虔诚信奉的善心,他们一定相信,这座神秘的断崖有着通往天界佛国空灵境界的道路,以达成他们的心愿;而同时他们还有颗坚韧不悔的恒心,在坚硬的石壁凿窟绘画,靠着原始的工具,需要多少人力财力不说,更需要多少年始终如一不弃。上至王公,下至平民,集资散财,一千多年叮叮铛铛凿壁不绝,当年这里该是多么喧闹的建设场景,又有多少画师终日在逼仄狭小洞窟中就着昏暗的灯火描绘他们内心的天堂,寄托美好的愿望,希冀安宁详和的来世。
  在形如蛇曲的栈桥之间,穿行于一个个幽暗的洞窟,如同朝圣的信徒,面对千年的文化瑰宝,内心充满了敬仰,面色肃穆而凝重,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游览莫高窟,相对于其他的旅游地,仅仅只能说是浏览,不可以随意停留,不可以伸手触摸,甚至于讲话和呼吸都有要求。身不由已地跟着人流,随着一束束电光所指,听讲解员讲述佛经故事。老实来说,这些佛经故事于我很陌生很遥远,既使是满壁生风精灵飘逸的飞天,在不通美学的我来说也只能做看客。幽暗的洞窟传达一阵凉意,看着一幅幅模糊不清的壁画,或清秀洒脱或清癯枯瘦不同的塑像,不知怎么,仿佛对话一般,内心升涌出天籁般的召唤,忘记了喧嚣和一切纷扰,平和而安祥。
  走出石窟,碧天如洗,层层累累的石窟笼罩在夏初热烈的阳光之下,一片辉煌,宕河水金光闪闪,绢绢细流汩汩有声,有如中华五千年文明绵绵不绝。

胡杨梦想

  在外旅游,总是会遇到各种突发的事,比如天气。前两天还是热辣辣的阳光,就突然的变了,天空阴郁,大漠戈壁,没有阳光照射,温度很快降了下来。从南方来的我们显然准备不足,一下车我们便感到衣服的单薄,大家伙忙不迭地照相之后,都想回到温暖的车里。就在要上车的时候,不知谁说了一声,看,那是胡杨。
  胡杨,我寻思着四下张望。同伴指着,在那儿。
  就是那柳树似的,我刚从旁边走过,根本没有看上眼,那么矮小,那里有传说中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气势。
  一眼望去,稀疏的芨芨草、梭梭间,胡杨孓然一身站立在荒丘之上,阴云笼罩下,更加萧索而寂莫,枝条上挂满绿绿的柳针似的叶片,只是不象柳叶那般娇柔,似针叶般僵硬直立,叶面象是积了灰有些发白。在沙漠特殊的环境之下,而为了锁住珍贵的水,又会生长出两种叶子,大的叶片用于吸收阳光,小的叶片会分泌出腊质。这真是一种有智慧的树啊,不论环境的严苛,顺应自然成了胡杨唯一的选择。
  这是沙漠中最美的树啊,一树浓浓的绿荫覆盖大地,一树枯而不落的金黄象燃烧的火炬,可是谁看见它那扭曲如盘龙挣扎的根须,深深地扎进地下深外汲取水份,谁又注意它褐色的树皮皲裂露出深深的口子,犹如撕裂一般。一轮轮酷日寒夜的折磨中,万千次朔风沙砾的击打下,锻打出这骨骼般的树皮。胡杨就这么带着粗大的口子求生,不过是要让种子发出它应有的绿色,开出那一树紫红的花朵,而这条梦想之路是如此艰难和曲折,我深深地为胡杨顽强的生命力而震撼。从一粒种子到站成风景,漫长得让人落泪的光阴,曲折中饱受摧残的经历,只为那与生俱来的梦想,叶红叶绿,始终站在风里。
  根,深深地扎进大地,而生命却永远高高地歌唱?;哪瓯?,与环境抗衡,与命运抗争,一树沧桑的胡杨,无论柔弱,无论苍老,总有一抹生命的绿色点染着枝梢。就如脚边一丛丛高高低低的芨芨草,在春天到来时,又探出从不屈服的绿色。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徐州匆客

下一篇: 清明怀古寄幽思